•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山高水长TXT下载>>山高水长>> 第二章 张中行先生不为人知的一些细节(3)TXT下载

    山高水长: 第二章 张中行先生不为人知的一些细节(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 张中行先生不为人知的一些细节(3)

        张先生道出原因:“你这斋名,跟我的老师太接近了,他是苦茶庵,苦雨主人,本着先入为主的道理,体例是后来者要改。”

        他这么一说,我也不好说什么,就问:“张先生的老师是……”

        张先生微微一笑:“我的老师很多,其中一个,当数周作人先生。”

        我大吃一惊,这还了得,我这无知小子,竟然盗用周作人的斋名,实在惭愧得很!那这斋号怎么办呢?

        还是张先生有办法:“我给你改一个字吧,品茶斋,一来有清新之气,二来也避开了周先生的斋号。”

        只改一字,尽显风流,我连连称好,大家都皆大欢喜,张先生这才提笔,题上“品茶斋”横幅一桢,字字秀美,温润有骨,我很满意,拿着这题字,直接就挂在门上,然后后退几步,欣赏起来。

        孟老师提醒道:“时间不早了,开饭吧。”

        我笑道:“开饭开饭喽。”

        几年后,篆刻家孟久先生来访,见我喜欢书画,提出要为我治一方闲章,我讲了张先生为我改斋名的故事,并说可不可以刻“品茶斋”,作为我习作的启首章,孟久先生赞道:“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值得入文坛轶事的,我在这方印的边款上,为你记下此事,作为永久纪念。”

        议而未决的张中行研究会

        张先生的书,越来越风行了,说是洛阳纸贵,似乎也不为过。你到书店里问:“有没有张中行的新书?”按正常情况,店里应该有,也一定有。但是店里如果真没有,店主就不好意思说没有,因为他知道行情,如果没有张先生的书充门面,这个书店,也太落伍了。所以机灵的店主,会说:“卖完了,您过两天再来吧。”趁这两天,他会跑到图书城,进得张中行的作品,摆上书架。

        我到北京的书店,就遇到过这类事。更有有心的店主,还会把跟张先生的合影,放大,摆上店面,以扩大宣传效应。

        同时,出版社也纷至沓来,加入到出版张中行作品的行列中。争得先机的,出版单行本,一印就是数万册。落后了的,哪怕出个选本,也认了。甚至还有的出版社实在没辙,拿不到张先生的原作,干脆从张先生已经出版的旧作中,定个题目,不管是否重复,也只管出版。

        而张先生的稿费,也终于可以正常拿到了,而且多是按版税制,这样有效地保证了他的合理收入。有些出版社开出的版税,高达15%。要知道,出版随笔散文类的文集,开出这样高的版税,可不是个容易的事。张中行先生的自传体文集《流年碎影》,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版的。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张中行先生的黄金时代。

        于是,呼之而来的,是张中行研究会的成立。

        发起之人,当然是京城铁杆“张迷”靳飞了。

        靳飞之人,可称为“京城遗少”,喜写作,喜京戏,喜书画,喜交友,娶日本女子为妻,做跨国文化交流,更加之有闲,所以他的这些爱好,就可以得到发展。他可以说是张中行的铁杆粉丝,对于张中行的所有著作,他不光收藏,而且研读,看到张中行作品如此风行,靳飞便萌发了筹建“张中行研究会”的想法。

        靳飞把电话打到我这里,征询我的意见,我当然是无条件支持,但是我有担心,就是成立个人研究会,有关手续是不是能批下来。

        事情果然朝我担心的方向发展了。靳飞去北京有关部门询问,人家回答说是没有上级部门的文件,个人研究会是不能成立的。但我们知道,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张先生是布衣学者,一生没有担任过重要职务,名声不够显赫,加之张先生的文章,语锋里颇多刺芒,估计会有人看了不舒服,所以这研究会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靳飞在信里对我说:“对张中行先生的研究,估计在若干年后会继续。时间会证明张先生的作品和思想。”

        和张中行先生互赠“礼物”

        又读到张中行先生的新作了,是名为《蟋蟀》的一篇。先生忆起年少时在田野玩蟋蟀的情景,语气之中,颇多感叹:“一想就想到蟋蟀。想到它,主要是由耳之官出发的,是秋凉叶落的时候,在草丛,在墙角,听到蟋蟀的断续鸣声,我会暂忘掉烦嚣,忘掉利禄,而想到往昔,想到远人,想到流水落花春去也,以及领悟,多种执著、多种斗争的没有意味。这忘掉,这领悟,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价值吗?曰有,不过是离人生的深处近一些而已。”

        我读过之后,一时忽发奇想,是想投其所好,给先生寄送一对蟋蟀去。

        想法有了,但如何实现,却成为难题。去捉,城市里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再说活的蟋蟀寄到北京,恐怕也成了标本了。

        不过我有办法,那就是适时大街上正有一种玩具,“电蟋蟀”,长方形的小纸盒内,有两只金黄色的电蟋蟀,各伏在两片绿叶上。打开盒子,蟋蟀立即发出悦耳的鸣叫,合上盖子,鸣叫停止,原来这是用感光原理制造的。

        我把这电蟋蟀送到邮局,寄给张中行先生一盒,附信说:“即便十月蟋蟀不能入床下,听听电声,也是聊胜于无吧。”

        我也留下一盒,放在书房,夜晚时,读书倦了,在灯光下打下这小盒子,蟋蟀展翅鸣叫,清脆亮丽,使人宛如置身于田野,也似乎相信,眼前这两只蟋蟀真的有了生命。《诗经》有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我住的小区里四围环水,有时也偶能听到蟋蟀的叫声,现在这电蟋蟀一叫,声音与真蟋蟀难辨真假,这也引得我对小区里的小河产生联想,有人书联云:“门前一湾金沙水,我当五湖四海看。”此联深慰我心,时常书写送人。</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山高水长,小说《山高水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山高水长 第二章 张中行先生不为人知的一些细节(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