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不愿说谢谢的人TXT下载>>不愿说谢谢的人>> 士兵突击,啊呸TXT下载

    不愿说谢谢的人: 士兵突击,啊呸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士兵突击,啊呸

        《士兵突击》最火的时候,铺天盖地都是群众的叫好声。和葛优不同,我从来不相信群众,所以我拒绝观看。但这种趋势越演越烈,乃至于当我蹲在厕所拉屎的时候,隔壁坑位的老兄仿佛都会从下面给我塞进来一张光盘,上面金灿灿地晃着四个大字:士兵突击。

        后来我终于在网上看了这部电视剧,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就想操起键盘骂人了。但是为了使我骂得更有底气,我不得不硬挺着把它看完。有人说这部电视剧宣扬了某些在这个年代所稀缺的玩意,比如什么真男人啦、坚持啦、理想啦、信念啦,他们说得好听极了,我连复述一遍都很困难。还有人宣称自己中了“兵毒”,心潮澎湃地幻想自己究竟应该选哪个兵哥哥当老公。而在百度的士兵突击吧里,有人则发帖询问:45岁以上的女突迷有吗?结果是7000个回帖大妈、大婶、大娘们,你们不是导演派来故意玩我的吧?

        那么我对这部电视剧以及所引发的热潮到底是个啥看法哩?突击犯们,很简单:啊……呸!

        我可以把这部电视剧恶心的地方挨个写出来,但我没那个闲工夫,我只列举两个情节。首先让所有“兵毒分子”们热泪盈眶的情节发生在第十二集,班长史今退役了,他说自己没啥心愿,就想看看自己保卫的伟大首都北京是个啥模样。连长高诚同意了,然后车子载着史今和高诚,沿着长安大街缓缓行驶,一路经过了故宫、、画像、中南海,史今坐在车里看着这一切……那一刻,他嚼着大白兔泪流满面。说真的,当时我并不想笑出来,因为我觉得抛开个人立场和艺术美化,一个人因为某种激荡的情感而哭,这种泪水都是纯洁的,这种纯洁并不因为他所哭泣的原因而改变。但我当时就是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无意于扮演一个清高的独立人格的人,在众人皆哭的时候保持一种故意的理性。我发笑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我看到一个被朱军、倪萍感动哭的观众,或者被《闪闪的红星》、样板戏感动哭的群众,我相信我也会笑出来,因为这种哭泣不见得会有什么自我意识可言。我承认,这剥夺了我很多乐趣。我也很想把我的立场扔到一旁,选择被那些煽情小品所感动的心情,选择因为朱军倪萍而湿润的眼眶,选择跟居委会大妈一起,被史班长打动的泪腺。我想这么做,但事后我会为自己流的眼泪感到羞耻,说白了就是丢不起那人。不管史今这个人物塑造得多么亲切,多么像你邻家的大哥、远方的兄弟,他都是一个被利用或者可能被利用的军人请原谅我这种邪恶卑鄙的念头。他的哭泣,在我眼里,跟党卫军看见希特勒而哭泣没什么区别。他们的泪水何尝不是纯洁的发自肺腑的?所以,当我看到史今因为见到了他所保护的一个政权的象征而哭了出来,以及想到背后的导演试图用这种场面来打动观众,这时候不笑难道我还真哭?

        我对这部电视剧的反感以及厌恶在后半段到达了顶点:许三多在一次剿灭毒贩的过程中,间接杀死了一个人。一个纯朴的农村出身的孩子,在这个时候,被军队化和制度化了的人性复苏了,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这种不明就里的正义,于是想退伍。袁朗给了他一个月时间,让他出去走走。然后他到了城市,在编剧的笔下,他变成了一个手足无措的低能儿,由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而变得茫然无助。而这时,他的前战友、前连长,则百般劝诫,并理直气壮地质问他:你觉得你现在这个样子还能回到以前那样吗?这里有你亲爱的战友,有你已经适应的秩序,不抛弃,不放弃,回来吧,回来哟,浪迹天涯的许三多。最后的结果,当然就是许三多带着愉快激动的心情选择重新回到了军营,并自豪地向袁朗汇报思想动态:我已经么事了!

        香蕉你个芭拉啊!一个被体制化的人试图寻求自由,远离被摆布纵的命运,却被硬生生地摁回了体制之内!这么无耻的王八蛋剧情,居然有那么多的白痴吹捧叫好。各位,或者任何一个正常思维的人,你们能想象《肖申克的救赎》的结局是安迪最后在狱友深情的呼唤和殷切的期盼下,沿着脏兮兮的下水道爬了三个足球场又爬回了监狱,然后一帮人在里面抱成一团,开香槟庆祝?如果是这种结局,你们不会觉得这真的荒诞吗?你们难道不会破口而出:这是什么垃圾鸟电影啊?

        在这部电视剧里,充斥着这种畸形的扭曲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被隐藏在那一个个鲜明的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身后,那一坨坨打包兜售的所谓坚持理想执著和信念的背后,让那些个中年大妈、文革遗老、白领、二文女青年,那些试图在士兵身上寻找人文精神的教授,以及那些被浮躁社会冲击得上吐下泻而开始生殖崇拜的残废,让那些奄奄一息的灵魂集体找回了失落的自我。

        我不喜欢军人,憎恨战争,同时我也承认程序正义和理性决策并不是万能的,出于功利主义想法而追求实体正义的战争,我也不那么反对,比如伊拉克战争。这种不反对的态度,是非常痛苦的,并不值得高兴,或者作为立场鲜明的标志而沾沾自喜。军人的存在以及战争的发生,哪怕最后导致了一个良好的结果,都不是一件让人欢庆的事情。当然,军人也是个体,挖掘个体身上的光辉,不管这种个体是汉奸还是禽兽,在任何时候任何文艺作品里都没有错。而如果有人却要以军旅题材的名义宣扬附加在军人这种职业上面的美,鼓吹一种并非独立的理想信念,或在战争里歌颂杀人犯的友谊,赞美刽子手的坚强,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无耻。就如同为了战争需要,“绝对服从”在军队里被作为一种必需的畸形手段,但是如果要从这种服从里挖掘什么积极的意义,就像在《士兵突击》里,服从命令被一群有人格魅力的军官使用出来而产生一种正面的效果,那我除了破口大骂之外没什么好说的。

        最后我想说说我当年军训的时候,北航是个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军训非常正规和严格。训练的地方在大兴,刚开始多数人都适应不了这种毫无人性化的训练,但是待了一个月之后,大家宛如脱胎换骨般,感觉自己在里面学到了啥东西,对军营恋恋不舍起来,有些学甚至对班长产生了感情。最后正式演练的时候,由于有军队领导来视察,每个人都沉浸在一种集体的兴奋之中,都要抢夺胜利的红旗,然后他们戴着白手套一本正经地踢着正步经过主席台,领导们则点头嘉许。而我当时哮喘病犯了,待在宿舍,所以没能参与这样神圣的仪式,当时居然还十分地后悔。离开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当然我没有。我想说的不是这些,而是这段回忆的结尾:在上车之前痛苦流涕的同学们,上了车之后冲教官拼命挥手,满脸悲伤的表情,然而车子在驶出了训练场之后,当大兴在身后渐渐远去,眼前出现了宽阔的高速公路,车厢里却发出了沸腾的欢呼。到了学校下车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给我带来的启示就是,人们可能在军队里获得某种使命感和认同感,以及服从时带来的信任或者训练中自我的升华,他们有时候甚至会感谢这段被命令被安排没有自我的生活,就像有些人会感谢“文革”,回忆燃烧的岁月,但没有多少人会真的热爱这种生活,他们最热爱的,还是自由。当然也有很多人还想回到这样的生活中去,这些人里面有些只是为了缅怀重温,跟自己消逝的青春再打个招呼,而有些人是真的想回去。对于后面这种人,我恶毒地希望他们统统死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不愿说谢谢的人,小说《不愿说谢谢的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不愿说谢谢的人 士兵突击,啊呸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