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孔庆东谈文化TXT下载>>孔庆东谈文化>> 第三章 文化缺失与精英养成(5)TXT下载

    孔庆东谈文化: 第三章 文化缺失与精英养成(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三章 文化缺失与精英养成(5)

        今天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北大要培养的理想人才应该是分层次的,因为北大不可能完全培养精英。在最底端应该培养普通的人才,有一半或者说三分之二的学生跟其他大学优秀的学生是一样的。他们属于合格的社会实用型人才,能为社会作贡献,有一技之长,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与生活问题。还有一部分(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应该就是真正的精英,他们拥有综合性的视野,超越个人生活需要与所学专业,在个人生活不成问题之后,能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当然,自身的专业就是帮助自己悟道的一条途径。最后一部分就是顶尖的精英,他们是为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比如以前我们有王选这样顶尖的大师,有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样顶尖的科技突破,未来的规划中应该培养出匹配的顶尖精英。

        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的著名演讲里一再重申泥土比天才更可贵,所以我们北大的教学要为培养这三种人才去设计一个有层次的平台,其底线是要保证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至少是一个优秀的实用型人才。当然要留出一些空间来,并且要创造对应的条件,为那些有可能成为特殊型、卓越型顶尖人才的学生提供沃土。

        理论上,从中国悠长的历史和深厚的积累来讲,顶尖精英应该是能培养出的。除了文化与科技的割裂,还有什么原因阻碍了顶尖精英最终没有出现?时代英才辈出,包括八十年代很多的杰出人才其实都是在毛时代受的教育,陈景润、王选就是典型。我们不禁发问,1978年以后培养的人才现在都在干什么?令我们汗颜的是,竟然说不出几个名字来。三十多年过去了,应该出顶尖精英了,可是没有出,应该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可是只有一堆尴尬的论著。

        在技术层面上我们都超过了老师,因为八十年代大学生受教育的环境好,古今中外的资料都可以接触,但是现在没能做出比肩前人的成就来,简单地发牢骚,骂国家不好、政府不好都无济于事。虽然我们很多物质条件都比前一代强,但是有一条绝对不如前辈们,就是我们现在没有闲工夫。钱理群、洪子诚那一代老师年轻的时候,精神上是一种贵族状态,过得有滋有味的,我们现在就没条件提供这样一个有闲的精神空间。中文系刚出一本《筒子楼的故事》,很多老师回忆住在筒子楼的时代,那个时候没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他们埋怨自己住得窄,天天都是锅碗瓢盆的事儿,但是那时候的生活其实是很丰富的,大家会考虑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一点,我现在特别羡慕他们,他们曾经沃土啊。有了沃土,还愁不出天才吗?

        原载《绿叶》2010年第7期</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孔庆东谈文化,小说《孔庆东谈文化》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孔庆东谈文化 第三章 文化缺失与精英养成(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