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载道: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
2006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望青年学生,与大家共度五四青年节。在与学生的亲切交谈中,温总理说道:“有人认为启发式教育是苏格拉底的发明,其实应该是孔子的发明。孔子出生早于苏格拉底八十二年,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不愤不启’,就是当学生还没有搞通问题时,教师要给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所谓‘不悱不发’,就是当学生对问题尚未考虑成熟难以表达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思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启发式教育的好处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会动脑,还要会动手;不仅要教他知,还要教他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原句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对他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启发式教学法的表述。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孔子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朱熹认为,“愤”是指学生心里想把问题搞懂,却又自己搞不懂;“悱”是指学生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却又表达不出来。这其实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经的心理活动。“启”即是在学生思之而无所得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发”就是在学生有所得却不会表达时帮助学生确定思路,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方形的物体有四个角,举出一个角就可以推知出其他三个角,因此“反”是指反复推求,反证。“复”则是指重复,再次举例教导学生。
因此整句话我们可以解释为: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仍然想不通的程度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难以表达清楚的程度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在指导之后,学生仍然不能举一反三,说明他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那就不要再举例子了。同样是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朱熹还引用了程颐对这句话的理解:“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用现代白话来说就是,“愤悱”是学生迫切求知心理的具体表现,只有当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后再点拨开导他。而且在简单的指导后,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等他自己有所收获时再进行教导。而且程颐在《二程集》里说道:“盖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固,待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大意是说,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老师才加以启发指导,学生才会真正深刻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主张至今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辉和睿智的光芒,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他在那个奉行“学在官府”的时代就提出了“有教无类”,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从教的角度,他提出“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等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从学的角度,他提出“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事半功倍的学习途径。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我们可以得出,作为老师来讲,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适当引导,有的放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填鸭式”地单纯由老师灌输知识,甚至搞“一言堂”,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