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闲情偶寄TXT下载>>闲情偶寄>> 音律第三(10)TXT下载

    闲情偶寄: 音律第三(1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音律第三(10)

        韵脚犯重,犹是小病,更有大于此者,则在词意与人不相合。何也?合前之曲既使同唱,则此数句之词意必有同情。如生旦净丑四人在场,生旦之意如是,净丑之意亦如是,即可谓之同时,即可使之同唱;若生旦如是,净丑未尽如是,则两情不一,已无同唱之理;况有生旦如是,净丑必不如是,则岂有相反之曲而同唱者乎?此等关窍,若不经人道破,则填词之家既顾阴阳平仄,又调角徵宫商,心绪万端,岂能复筹及此?予作是编,其于词学之精微,则万不得一,如此等粗浅之论,则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矣。后来作者,当锡予一字,命曰“词奴”,以其为千古词人,尝效纪纲奔走之力也。

        【译文】

        句子末尾应该押韵的一个字,称为韵脚。一支曲子里面有几个韵脚,前后的韵脚各有区别,不能重复。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呢?有谁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不能了解透彻因而容易犯错,只有“合前”的几个句子。

        现在我先说“合前”的原因。用同一个曲牌名写几支曲子的人,只在第一支曲子的前面写出曲牌的名字,后面的曲子,在南曲中叫做“前腔”,在北曲中叫做“幺篇”,就像诗歌的题目中有“其侗、“其三”、“其四”一样。曲子里的最后几句话,有的和前面的曲子不相同;有的和前面的曲子都相同,不再另外写,这就叫做“合前”。这虽然是填词的人偷懒的做法,但是交给演员表演时,实际上有两个好处。最初熟悉曲词的时候,可以少读几句新台词,省去很多记忆的功夫,这是第一个好处;演员登台演唱时,前边的曲子各人唱各人的,“合前”的曲子要全场人合唱,这样既省力,又不寂寞,这是第二个好处。

        然而“合前”的韵脚最容易写重复。为什么呢?大多数人写第一支曲子的时候都知道查找韵脚,用过的字他们就不愿意再用了,等写到第盯第三支曲子时,就只图省力气,只顾前边的韵脚,不顾后边的韵脚,早把“合前”的几句话放在一边了,认为前边的曲子中已经有了,不必再费心了,而哪里知道这几句话的韵脚虽然在前面的曲子里各不重复,但凑到这支曲子,谁会知道没有偶尔重复的呢?所以写“前腔”曲子,如果有“合前”的句子时,一定要把最后几句的韵脚牢记在心,不能重复使用;写完之后,又一定要再检查一遍,才能不犯这种错误。以上是我就韵脚而言的。

        韵脚用重复了,还是小毛病,还有比这大的毛病,就是语言与角色不合。为什么呢?“合前”的曲子既然是让所有角色一起唱,那么这几句话的意思必定能表达出这几个人共同的情感。如生、旦、净、丑四个角色同时在场,生角、旦角的感情是这样,净角、丑角的感情也是这样,就可以说他们有共同的情感,就可以让他们一起唱;如果生角、旦角是这种感情,净角、丑角不全是这种感情,那么两种感情不一样,就没有合唱的道理了,更何况还有生角、旦角的感情是这样,净角、丑角的感情全不是这样的情况,那么难道有把情感相反的曲子让几个人合唱的道理吗?这个关键,如果没有被人说破,那么写曲词的人既要顾阴、阳、平、仄,又要协调角、徽、宫、商,心绪万端,哪能顾得上这一点呢?我写这篇文章,其实对于戏曲创作的精微之处,我不知道万分之一。像这种粗浅的话,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后来的作者应该赐给我一个名字叫“词奴”,因为我曾经为千古词人填词的法式出了大力。

        ○慎用上声

        【原文】

        平上去入四声,惟上声一音最别。用之词曲,较他音独低,用之宾白,又较他音独高。填词者每用此声,最宜斟酌。此声利于幽静之词,不利于发扬之曲;即幽静之词,亦宜偶用、间用,切忌一句之中连用二三四字。盖曲到上声字,不求低而自低,不低则此字唱不出口。如十数字高而忽有一字之低,亦觉抑扬有致;若重复数字皆低,则不特无音,且无曲矣。至于发扬之曲,每到吃紧关头,即当用阴字,而易以阳字尚不发调,况为上声之极细者乎?予尝谓物有雌雄,字亦有雌雄。平去入三声以及阴字,乃字与声之雄飞者也;上声与阳字,乃字与声之雌伏者也。此理不明,难于制曲。

        初学填词者,每犯抑扬倒置之病,其故何居?正为上声之字入曲低,而入白反高耳。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捻髭之际,大约口内吟哦,皆同说话,每逢此字,即作高声;且上声之字出口最高,入耳极清,因其高而且清,清而且亮,自然得意疾书。孰知唱曲之道与此相反,念来高者,唱出反低,此文妙曲利于案头,而不利于场上之通病也。非笠翁为千古痴人,不分一毫人我,不留一点渣滓者,孰肯尽出家私底蕴,以博慷慨好义之虚名乎?

        【译文】

        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只有上声一音最特别。把它用到词曲里面,它和其他三个音比较起来有些低;用到人物宾白(注:戏曲中的说白)里面,它和其他三个音比较起来又有些高。填词的人每次用上声,一定要好好斟酌。上声适合用在幽静的曲词里面,不适合用在激昂的曲词里面。即使是幽静的曲词,上声也应该偶尔用一次、分开用,切忌在一个句子里面连续使用两三个甚至四个上的声字。曲子唱到上声字时,不需要把声音唱低,声音自然会变低,声音不低就唱不出来这个字。如果连续十几个字都是高音而忽然有一个字是低音,这样也会让人觉得抑扬有致;如果连续几个字都是低音,那么不仅没有声音,也没有曲词了。至于激昂的曲词,每到紧要关头,就应当用阴声字,在这里换阳声字尚且发不出高音,更何况用极细微的上声字呢?我以前认为万物有雌雄的分别,字也应该有雌雄的分别。平、去、入三个声调以及阴声字,是字和声音中的雄者;上声和阳声字,是字和声音中的雌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就难以写曲词。</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闲情偶寄,小说《闲情偶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闲情偶寄 音律第三(1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