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TXT下载>>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科学、技术、教育、婚俗……(2)TXT下载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科学、技术、教育、婚俗……(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科学、技术、教育、婚俗……(2)

        婚礼上的“年轻公爵”和“年轻公爵夫人”

        封建农奴制时代,俄罗斯人的婚姻受社会等级门第的限制,贵族不与平民、农奴通婚。子女婚姻由父母包办,自己没有婚姻自由。农奴命运更悲惨,他们的婚姻要由农奴主来决定,农奴主随心所欲,乱配鸳鸯,有时故意拆散相爱的男女农奴。彼得大帝改革时期,在涉及婚姻家庭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这使得俄国人的婚姻习惯和家庭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卒。

        在彼得大帝改革之前,每个村庄和地区都有职业媒婆,她们以说媒为生,都是些善观颜色、口若悬河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对周围各家未婚男女青年的情况及其家庭财产情况、家长的脾气特点了如指掌。男方家长如要娶儿媳妇,就把她找来出主意,举荐未婚妻。也有男方已看好了谁家姑娘而找媒婆的,男方如不用媒婆,也可以请亲戚、教父、教母充为媒人。媒人受男方委托,到女方家庭去提亲,去的时间一般是逢单的日子(但绝不能在每月13号或星期三)的晚上。媒人进入女方住家后,先要隐瞒自己的身份和来访目的,称自己是猎人、朝圣者、商人等等,过一会儿才花言巧语起来:“你家有只小鸽,我家有只小鹰,你家有只小貂,我家有个猎人,你家有个姑娘,我家有个小伙,咱们来结个亲。姑娘是支花,为什么耽误在家里……”经过一番说服,如女方父母同意考虑这门亲事,他们便与媒人绕桌走三圈,然后商定相亲日。

        相亲主要是双方家长见面,主要内容是讨论嫁妆,如果谈得投机,就可以进行订婚仪式了。订婚的时候未婚男女是不能见面的,婚约有一式两份,一份是未婚夫或他的父亲签字,而未婚妻的则是他的父亲签订,她没有签字的权利。这样的订婚更像是一种物质交易,婚约上注明嫁妆和如果男方违约的话的赔偿金额。如果到了结婚的时候新郎不来迎娶新娘,那么就由教会或当局强制未婚夫妻结婚。

        结婚那天新郎被称做“年轻的公爵”,新娘被称为“年轻的公爵夫人”。婚礼的准备工作是从为新床开始的,而包括被褥在内的嫁妆通常结婚前由新娘家送来,新房的布置和古代的狩猎和农耕生活相关,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喜宴通常邀请不多的人参加。人们往新郎和新娘的身上撒啤酒花和小硬币,以祝福他们往后的日子能够富裕。

        闹罢洞房,众人退出,把一对新人锁在屋里,而有些人守在门外聆听屋内动静。次日晨,新娘的母亲向新郎家族和未散的宾客出示新娘于新婚之夜染了血迹的内衣,证明自己的女儿婚前贞洁无疵。

        早婚现象在俄国十分普遍,宗教教义要求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后不碍他们结婚。教会曾经规定,“为人父母者都应在自己的儿子满15岁、女儿满12岁时让他们结婚”。17世纪中期,出现了提高婚龄的趋势。法典规定,保护人应让他们的养女在15岁时结婚。早婚现象延续了很久,在贵族阶层中间,这种风气尤为盛行。对嫁妆的企望是促使贵族家庭娶年子的原因,而一般农民为孩子结亲则往往是出于生活的需要:娶一个发育成熟、健康有力的媳妇应付繁重的农家劳动。

        政权认为,强制的婚姻不利于出生率的增长,所以要用有助于增加人口的更为自由的婚姻来代替。1702年,彼得一世颁布专门法令,主张禁止由父母包办的契约婚姻。求婚男子和崔女子的会面应是订婚的必要条件,即使在订婚之后,如果未婚夫妻中有一方不愿结婚了,他或她也是自由的。这个法令是对传统的风俗和习惯的否定。原先,家庭竭力不让未婚夫看到为他挑选的未婚妻,现在,未婚男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拒绝已经订婚的未婚妻。原先,少女不可能在决定她的命运的时刻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她也获得了使自己不满意的包办婚姻不能成功的法律权利。

        各个社会阶层对这个法令的理解和执行是有一个过程的。新制度在城市居民中较快地得到了推广。

        正因如此,1722年,彼得一世指示参政院和最高宗教会议作出决定,禁止实行由父母或监护人强迫缔结的婚约以及由具有各种官爵的主人迫使男女奴仆结合的婚姻。尽管参政院在涉及到农奴的条款上表示了反对意见,彼得一世仍于1724年1月签署了这项法令,规定在全俄国禁止父母和主人在他们的孩子或奴仆不愿意或害怕受惩罚的情况下强迫他们结婚。

        为了使青年人在缔结婚姻时能真正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后来在婚礼仪式中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父母必须在神父或最高宗教会议成员面前起誓,以证明他们的孩子不是被迫娶妻或出嫁的,但这种规定很长时间内只是在达官显贵和城市知识阶层中得到执行。

        农村中强制婚姻的非人道性曾引起杰出的民主主义者拉吉舍夫的愤怒抨击,而罗蒙诺索夫则从学者的立场指出,这种做法妨碍了俄罗斯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为这里没有爱情,生殖力是没有保障的”。据此,参政院决定要找出那些不能学习和工作的“白痴”,不让他们结婚,以免产生低劣的后代,损害“国家利益”。对于愿意工作的“傻瓜”,可给予其一个“规定年限”的试用期,如果他能表明自己是胜任工作的,便能得到结婚许可。

        彼得时代,教会在婚姻问题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它的职能完全服从于世俗政权的目标。所以,世俗的婚姻制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小说《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科学、技术、教育、婚俗……(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