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TXT下载>>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铁蹄尘烟下的罗斯文化(3)TXT下载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铁蹄尘烟下的罗斯文化(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铁蹄尘烟下的罗斯文化(3)

        承载传统的诺夫哥罗德建筑艺术

        蒙古人的入侵延缓了罗斯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罗斯的文化发展停滞、衰退。直到13世纪末、14世纪初,才从鞑靼蒙古的蹂躏中开始得到恢复。各种形式文化的发展,是和罗斯经济的振兴、城市的重建同时发生的。

        在蒙古统治时期,诺夫哥罗德是罗斯建筑艺术的主要体现者。诺夫哥罗德编年史中对于与艺术有关的事件有许多详尽的记载,如教堂的建造、穹顶的装饰、屋顶的改建、壁画的绘制、墙壁粉刷、教堂火灾等等。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实构成了诺夫哥罗德艺术史的重要篇章,并且已被考古研究证明具有准确性和完整性。诺夫哥罗德没有受到蒙古入侵者的直接奴役,但受到日耳曼骑士团等来自西方的威胁,尽管如此,它的文化发展却没有像罗斯其他地区那样,一度被中断。它的建筑艺术虽有时缓慢,但始终在向前发展着。

        13世纪末,诺夫哥罗德宗教建筑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以往正方体的四柱单顶形结构与正方形布局相结合,用三叶形的顶盖,代替了沿半圆形穹顶的旧式屋顶。建于1292—1294年的尼古拉教堂,是蒙古入侵后的第一座石制建郑14世纪中叶,诺夫哥罗德建筑艺术的代表是1345年建成的救主堂、1352年建成的圣母升天堂。由诺夫哥罗德伊利英街居民倡议建造的伊利英救世主教堂是14世纪诺夫哥罗德最具装饰性的建郑就类型和规模而言,救世主教堂与稍早建造的费多尔·斯特拉季拉特教堂相似,但结构更加协调,外观和内饰更讲究视觉效果。它的外墙装饰吸收了俄罗斯民间雕刻的成分,简单的花纹和质朴的处理手法却造成了非同寻常的效果。这也是这座教堂脱离诺夫哥罗德建筑通常具有的朴素、简洁、严谨的风格的最明显表现。建于1352年的沃洛托沃圣母升天教堂位于沃尔霍夫河支流沃尔霍维茨河畔,其建筑构想接近于里普纳的尼古拉教堂,简朴、平常,每一个立面都建有雅致的三叶形拱顶,4根立柱支撑着一个圆顶。

        这些建筑的风格,反映了新旧两种建筑艺术思想的交替。14世纪后半期的代表是菲奥多尔·斯特拉季拉特教堂、伊林街上的救主堂。这些建筑,无论在实用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15世纪30年代,叶夫菲米大主教在诺夫哥罗德内城修建了宏伟的大主教宫,企图以此提高诺夫哥罗德的地位。

        叶夫菲米二世倡导修建了许多新的建筑,包括教堂、宫殿和其他军事和民用建郑为了给自己建造石结构的宫殿,他专门从海外请来了日耳曼工匠。叶夫菲米时期的建筑风格显然也反映了当时诺夫哥罗德不同于莫斯科的文化倾向。他的大主教宫就结构和装饰而言,具有西欧建筑的特点,后来被称为多啦宫。叶夫菲米还大规模地修复了12世纪的旧教堂,并将此与建立对维击诺夫哥罗德独立的已故诺夫哥罗德主教们的崇拜结合起来,试图从诺夫哥罗德的历史中为自己的反对莫斯科的统一倾向寻找精神依据。有学寻认为,就结构的匀称和形式的完美而言,15世纪中叶夫菲米时期的建筑主逊色于14世纪的诺夫哥罗德建郑

        普斯科夫的建筑艺术也有较大的发展。在宗教建筑方面,与诺夫哥罗德的风格接近,但更简单古朴,尤其是精美的钟楼别具一格,最著名的是建于14世纪中期的市内的大教堂,其他著名的教堂还有扎普斯科维耶主显教堂、恪奥尔基教堂、耶稣升天教堂。在世俗建筑方面,最著名的是石结构的军事工事、堡垒,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在扎普斯科维耶四周建起了石墙;特维尔的建筑同样以石结构为主,独具特色,代表性的建筑是米哈伊尔·亚历山德洛维奇王公的宫殿及教堂,以及米哈伊尔·阿尔汉格尔教堂等。

        在莫斯科,石结构建筑大致是从14世主上半期开始的,普遍采用的白石砌块表明它是与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的白石建筑之间有着风格上的联系,其代表性作品是14世主20—30年代伊凡·卡利达时期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建造的几座石结构教堂。1326年,莫斯科建造了第一座石砌的教堂圣母安息大教堂,即乌斯宾教堂,它取名于弗拉基米尔的同名教堂,是当时克里姆林宫新修的四座教堂中的一座。另外的三座是伊凡·列斯特维奇尼克教堂、博拉救世主教堂、大天使教堂,建于1329—1333年。

        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建筑这种最能反映中央集权国家和东正教会的威严和地位、最能满足王公显贵享受的艺术在沙皇宫殿和皇室教堂上得到最充分的表现。来自普斯科夫、罗斯托夫、特维尔和意大利等地的建筑师及罗斯各地的能工巧匠云集莫斯科。罗斯与意大利以及罗斯各地建筑师、工匠之间的交流、切磋,对于提高罗斯建筑艺术水平,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5世纪末,克里姆林宫已经建起了接近意大利风格的大墙和塔楼,塔楼之间由城墙相连。为了加强克里姆林宫的军事防御功能,还挖了护宫沟,建起了城墙,作为第二道防线。事实上,在旧划上新建并不断扩展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就是国家形成和发展的标志。1516年,克里姆林宫的主要建筑基本完成,高耸的圆形塔楼、曲折的防御线、宏伟庄严的殿堂、厚厚的城墙,它已成为莫斯科的象征,同时也是欧洲最强大的城堡之一。

        16世纪上半期,俄国建筑艺术的一个特点是砖石结构建筑开始摆脱拜占庭式的厚重,而吸纳了民间木结构建筑的形式和原则,出现了采用四坡顶结构的建郑建于1532年瓦西里三世时期的莫斯科近郊科洛缅斯克的基督升天大教堂是这类建筑的代表作。这座高达58米的宏伟建筑矗立在莫斯科河岸的高岗上,其高耸的囚坡顶犹如一座方尖碑。

        这一时期俄国建筑艺术的基本趋势是莫斯科的建筑风格逐渐取代各地建筑特色,成为全俄统一的建筑基调。</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小说《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铁蹄尘烟下的罗斯文化(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