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TXT下载>>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从口头创作到书面文字(1)TXT下载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从口头创作到书面文字(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从口头创作到书面文字(1)

        口头创作“壮士歌”

        俄罗斯音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6—9世纪东斯拉夫部落生活时代。原始氏族公社制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当时出现的偶像崇拜的“仪式歌曲”就是这种文化之一,其中包括崇拜太阳等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年历仪式歌曲”和崇拜氏族祖先的“家族仪式歌曲”。前者与农业劳动密切关联,属于一种劳动歌曲;后者与婚丧礼仪紧密相关,或为欢乐的歌舞,或为哀伤地哭腔。这些歌曲由于与一定的祭祀仪式结合在一起,带有戏剧表演的性质,其旋律音域较窄,以自然音列为基础,带有五声音阶特征。以后又产生了不依赖于任何仪式的“抒情民歌”,其旋律较为开阔,更具有歌唱性。同时,在古代斯拉夫人中,器乐也开始传播。当时采用的乐器有:古斯里(多弦弹拨乐器)、古多克(弓弦乐器)、杜德卡(竖笛)、索别尔(横笛)、罗格(号角)以及一些打击乐器等。

        9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还没有文字。他们唯一的精神产品是口头文学。由于没有记载,大部分口头创作已经失传。保存下来的,有的后来被收进古代罗斯文献,有的经过长期流传到18世纪才开始被学者搜集,整理出来。

        东斯拉夫人有着深厚的口头创作的基础。创作的形式有俗语,谜语、神话、劳动歌曲、诗歌、传说、轶事。口头诗歌是流传最广泛的文学作品。传说、轶事是古代编年史编纂的重要依据。原始的多神教对东斯拉夫人民间口头创作的发展以及音乐、戏剧、舞蹈艺术的萌芽有很大的影响。在节庆时,盛行唱歌,念咒,群众性的舞蹈和化装游行。唱歌和跳舞多伴以乐器,所用乐器有古斯里、笛、号角等。死人时要举行安葬,追悼仪式,唱哀歌、诀别曲。

        9世纪以后,口头创作进一步发展。最流行的形式是壮士歌。壮士歌是以英雄史诗和传说为内容的。它是一种朗诵性质的叙事歌曲,词曲紧密结合,旋律从容庄重,由民间弹唱艺人演唱,常用古斯里伴奏。壮士歌繁荣的原因是封建关系的发展和罗斯国势的强盛。自古罗斯封建国家建立以来,为宫廷和国事服务的音乐获得了很大发展,如在王公贵族的登基典礼、出征归来和庄严集会时,常唱奏“光荣颂”;在军队的行进和国家仪式上,用长型的直管号和纳克雷鼓等乐器的演奏来助停壮士歌中不少充满了对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斯维雅托斯拉维奇的颂扬,如称他是“可爱的红太阳”。壮士歌之所以得以发展和流传下来,还因为当时大公、王公、亲兵同广大群众还没有完全脱离联系。壮士歌中的主人公往往既是农民又是亲兵,如伊里亚·穆罗美茨,多勃雷尼亚·尼基吉奇,米库拉·谢里亚尼诺维奇,都是农民或非显贵出身。多勃雷尼亚·尼基吉奇是真实的历史人物。据编年史记载,多勃雷尼亚是大公弗拉基米尔的舅父,他的姐姐是弗拉基米尔的母亲。他不仅力大无穷,而且智慧超人。据说他曾战胜毒蛇,帮助弗拉基米尔大公夺得未婚妻。米库拉·谢里亚尼诺维奇是壮士歌中最鲜明的形象。他被描绘成参加盛典的劳动农民,有一匹淡黄色的牝马,马的脖子套着丝的绳圈,犁的部件有白银,黄金的装饰。伊里亚·穆罗美茨是一个戍守边疆、坚贞不屈的战士的形象。他是壮士中具有神奇力量的首领。壮士歌说:

        站着那五个战士:

        第一个——伊里亚·穆罗美茨,

        他们不放过一个骑马的,

        既不放过一个骑马的,又不放过一个步行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小说《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从口头创作到书面文字(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