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TXT下载>>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逐渐被拜占庭文化浸润的罗斯人(2)TXT下载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逐渐被拜占庭文化浸润的罗斯人(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逐渐被拜占庭文化浸润的罗斯人(2)

        古典文明的光辉正照耀罗斯教堂的尖顶

        雕塑和绘画是与教堂直接联系的艺术形式。在所有的教堂里,圣像画以及宗教题材的壁画、镶嵌画、雕塑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装饰,其中尤以圣像画最具特色,也最为普遍。所谓圣像画,就是把基督、圣母或其他圣者的形象以及圣经故事中的情节用油彩描绘在木板或金属板上的画。早期的罗斯圣像画从画面布局,人物形态到描绘手法全部模仿拜占庭圣像画,绘画技艺也都是由来自拜占庭的画师传授的。拜占庭艺术的特点是,既继承了希腊罗马的传统,又开创出一种新的美学理想。古典时代的艺术刻意追求精神与的和谐,喜用来表现美;而拜占庭的艺术则强调灵魂应该超越,因此不注重自然美而追求某种意境。拜占庭人把人体美视为撒旦的化身,即便在艺术中也必须遮掩。这种艺术观就如同把罪恶的尘世与完美的天国对立起来的正教神学一样,旨在使人超脱现实而实现精神的升华。随着圣像画传入罗斯,这种美学思想也同时渗透进来,对罗斯艺术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就圣像画本身而言,摆脱单纯的模仿而开始具有罗斯自己的风格已是13世纪的事了,而且,即便那时圣像画创作流派众多,拜占庭的风骨也仍存于其中。

        集建症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教堂,在丰富人民的审美感受、激发人民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教堂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中心。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拜占庭的宗教艺术在罗斯迅速发展,促成了罗斯艺术风格的形成。

        罗斯受洗后,弗拉基米尔立即下令在原先树立多神教偶像的山冈上建造圣瓦西里教堂。其他地方也相继建起了拜占庭风格的教堂。989年,弗拉基米尔下令用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建造圣母教堂(又称什一教堂),996年建成。据编年史记载,他派遣使者从希腊招募工匠,工程完成后请赫尔松的阿纳斯塔斯装饰教堂,圣像、器皿和十字架都由阿纳斯塔斯带来,教堂的神职人员也都是赫尔松的神父。这座教堂在1017年毁于火灾,1039年由雅罗斯拉夫重建,1240年被蒙古军队破坏。1938—1939年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装饰教堂用的大理石、水彩壁画和镶嵌画的残块。

        到11世纪初,据说仅基辅一地就有400座教堂,基辅城内众多教堂金光闪闪的圆顶使过往旅客叹为观止。当时一位西方作家,不来梅的亚当,认为基辅可与君士坦丁堡媲美。11世纪上半期,雅罗斯拉夫在基辅城中心建造的富丽堂皇的索菲亚大教堂,是在1017年焚毁的木结构圣索菲亚教堂的基础上重建的石结构建筑,它从外形到名称都和君士坦丁堡的大教堂一样。这座高大教堂有5个中殿,顶端是13个葱头形的圆顶,与诺夫哥罗德木质索菲亚大教堂13顶结构相似。环绕周围的外廊是11世纪末加建的。教堂的墙壁是按照拜占庭方式,用石块和烧砖相间砌成的。内部以大理石和水磨石装修,并饰以浮雕、镶嵌壁画和彩色壁画,其中一面墙壁上绘有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一家人的群像。现在的索菲亚大教堂经过了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的两次翻修,因而外貌上具有17世纪乌克兰巴洛克的风格。17世纪下半期游历过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的帕维尔·阿列普斯基表达了他在基辅看到索菲亚教堂废墟时的感受:“由于其多种多样的大理石色彩及其组合、建筑部分的对称布局、大量高大的圆柱、崇高的圆顶、它的宏伟及众多的回廊和门廊,人的智慧无力领悟它。”雅罗斯拉夫在其他城市和地方也广建教堂,派去神父,并从自己的财产中为他们支付俸禄。

        建筑工匠、圣像画家和其他各种手艺人辗转于基辅罗斯各公国之间,他们的流动性促进了统一的基辅罗斯建筑艺术发展,但又因各地不同的条件而各具地方特色。11世纪初,弗拉基米尔的另一个儿子姆斯基思拉夫在切尔尼科夫建造了救世主大教堂。这座雄伟的大教堂有3座中殿,5柱结构,西北角有一座圆柱形塔楼。

        在北方的诺夫哥罗德,最早的教堂是第一任诺夫哥罗德主教约阿基姆·科尔苏尼亚宁在989年建造的木结构索菲亚教堂,这座在当时堪称壮丽的13顶的教堂,后来在1049年毁于火灾。1045年到1050年,在这里建起了巨大的石结构的索菲亚大教堂。这是诺夫哥罗德城市的基本建筑中心,也是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国库的所在地。与基辅那些精致豪华的大教堂比较,诺夫哥罗德索菲亚大教堂显得简洁紧凑、庄严肃穆,宏伟的直角形建筑,墙体用大石块砌成,有5个中殿,西南角建有塔楼,宽阔的螺旋形阶梯供唱诗班使用。大教堂共有6个圆顶,5个在教堂主体建筑之上,一个在塔楼上。整个建筑形式简朴,比例协调,线条明晰,敦实厚重。大教堂的外墙几乎没有任何装饰,坚固的白色墙壁与金色的中央圆尖顶互相辉映。这座教堂奠定了诺夫哥罗德建筑简朴明快的风格特征的基础。

        12世纪初期,在诺夫哥罗德王公与教会的关系中,由于王公政权政治影响及其封邑经济地位的下降,大主教在城市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提高,索菲亚大教堂也从一个王公教堂变为诺夫哥罗德大主教的主要教堂。而诺夫哥罗德王公也一再另建新教堂试图表明自己的力量。

        12世纪初,诺夫哥罗德王公姆斯基思拉夫时期,建了一些著名的教堂。1103年,他在自己位于古城遗址的宅第内建造了宏伟的报喜教堂。1113年,他又在与索菲亚大教堂相对的沃尔霍夫河畔,建造了尼古拉教堂。1116年,在城市北面、沃尔霍夫河下游,建起了安东尼修道院的教堂。安东尼修道院是诺夫哥罗德的北方前哨,修道院的教堂建在沃尔霍夫河河湾处,从北方驶向诺夫哥罗德的船只远远地就能看到它。

        1119年,弗谢沃洛德在城南靠近伊尔门湖的尤里修道院中修建了格奥尔基教堂,它曾是诺夫哥罗德的南方前哨,它那闪闪发光的圆顶,是船只驶向诺夫哥罗德的路标。格奥尔基大教堂厚实而又高耸的巨大墙体、稳重而又挺拔的3个圆顶,使之成为12世纪罗斯建筑艺术的优秀代表作之一。

        安东尼修道院教堂和尤里修道院的格奥尔基教堂虽然在空间上相隔有一段距离,但在建筑风格方面是互相对应的,他们具有相同的建筑形式,都是3个圆顶,都有守望耍诺夫哥罗德教堂虽然就其形式而言极为简朴,但在俄罗斯北方的田野和湖泊之间,在城市低矮的木结构建筑中间,教堂以其简洁的轮廓线条、不加修饰的白色墙面、高耸的圆尖顶表现出自身美学的特点。

        从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蒙古入侵之前,东北罗斯的弗拉基米尔成为罗斯国家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古代罗斯建筑艺术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1108年,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的王公、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之孙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在克利亚济马河的河岸上修建了一座有石头教堂的城堡,并以自己的名字将其命名为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之孙安德烈于1157年继任基辅大公后,没有迁居基辅而留在苏兹达尔公国,把弗拉基米尔城作为新的首都。安德烈从1158年开始动工修建弗拉基米尔的城墙,1165年完工。城墙的部分残垣和城西的“金门”保留至今。金门是一座白石建筑,主体为立方体城楼,凯旋门式的圆拱高达14米,巨大的橡木门用镀金铜板包面,因此而得“金门”之名。圆拱门上面是战斗平台,城楼最上端是带有葱头形镀金圆顶的教堂。这座集举行庆典、军事防御和宗教仪式等功能于一体的古罗斯建筑,构成简洁,特色鲜明。

        安德烈在弗拉基米尔大兴土木,他调集了成千上万的建筑师、石匠、画匠、雕刻匠和首饰匠,建起了壮丽的教堂和用雕塑和彩绘装饰的宫殿,并因此而形成了古代罗斯建筑艺术中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流派。这一流派继承了拜占庭的艺术传统,其特色是一般采用白色石块砌成,结构匀称,立面有白石雕刻,内部用壁画装饰。

        弗拉基米尔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坐落在克利亚讲马河岸上,建于1158—1160年,是12世纪罗斯建筑中最杰出的创作之一,并成为此后罗斯教堂建筑的楷模。教堂建于1158—1160年,使用白石砌造,最初为六柱三中殿单圆顶建筑,1185年大公弗谢沃洛德三世重建圣母大教堂,在其四周建起了两层封闭式回廊,并在四角竖起四个圆顶,与中间的圆顶组成了镀金五圆顶。这一模式影响了以后几个世纪罗斯东正教教堂的建筑形式。大教堂白石墙面以石刻浮雕装饰。15世纪初期著名的圣像画家鲁布廖夫曾为教堂重新绘制了壁画。

        建于1194—1197年的底米特里大教堂,为四柱单圆顶白石建筑,结构简洁匀称,形态宏伟壮观,墙体立面的上部有数百个石雕作为装饰。

        在弗拉基米尔北面30公里处,坐落着俄罗斯古城苏兹达尔。1113年莫诺马赫继任基辅大公后,苏兹达尔由其幼子尤里·多尔戈鲁基治理。12年后,尤里·多尔戈鲁基将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国的都城从罗斯托夫迁到苏兹达尔,从而使苏兹达尔成为东北罗斯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苏兹达尔坐落在卡缅卡河两岸,其内城中心的圣母圣诞大教堂是苏兹达尔哈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222—1226年间,原为3个圆顶,15世纪中叶曾因战火而部分受损,16世纪上半期改建,形成5个圆顶。在12世纪以后的几个世纪中,苏兹达尔不断修筑的教堂和修道院,使它成为集合俄罗斯建筑艺术、宗教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圣地。</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小说《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寻找自救的文化苦旅 逐渐被拜占庭文化浸润的罗斯人(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