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魂归何处TXT下载>>魂归何处>> 3.红楼梦魇TXT下载

    魂归何处: 3.红楼梦魇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柏克莱加大的中国研究中心是由著名的美籍华人陈世骧教授所主持的中文研究所。进入了中国人办的中文研究所,张爱玲才感觉到自己在同胞的中间,有一些温暖,开始潜心研究《红楼梦》。但1971年陈世骧去世后,她在柏克莱没有了靠山,研究期限也结束了。她无处可依,加之北加州气候寒冷,水土不服,常患感冒。这年秋又移居较温暖的洛杉矶。从此后她在洛杉矶举目无亲,再也领不到一份奖金,又没有工作,日常生活全靠稿费维持,拖着疲病的身体为一日三餐忙碌。不仅感冒照旧,牙齿也永远看不好,骨质脆弱,动不动就骨折。最可怕的,患了奇痒的皮肤病,常常怀疑屋中有跳蚤,为了避免“虫患”,必须常常搬家,永远没有固定的家。事实上她早已没有家,她的家只在“红楼梦”里。

        失去了小说创作的光彩,对一个以写小说为生命的人是一大可悲,张爱玲的难堪与落寞是可想而知的。她很无奈。她从《红楼梦》里又有安慰。因为她对《红楼梦》有着终生难解的“情结”,从七八岁时,第一次看此书开始,她就直觉地感到八十回以后,忽然一个个人物都变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只抱怨“后来怎么不好看了?”这种对《红楼梦》的悟性之高,使她迷上了红楼,以后每隔几年都要从头开始再读一遍,十三四岁时学着《红楼梦》的笔调写了《摩登红楼梦》,她对这本小说简直是着了迷,一遍一遍地看,每次印象皆稍有点不同,跟着自己的生命阅历在变。但反应都是所谓的“揿钮反应”,一揿电钮红楼里的一切都奔凑而来,而且对前后两部分的感觉永远相同,很久以后才听说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的,她兴奋地感叹:怪不得觉得不好。不过当时没有时间去深究。

        到1954年左右,才在香港第一次看到根据脂批研究八十回后事的书,在她实在是个直觉与感情上的经验,真是石破天惊,惊喜交集⑩。她对曹雪芹《红楼梦》未能完书她一直心里难过。《冷斋夜话》载彭渊材有“五恨”之说:“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太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诗。”而张爱玲却说“三恨红楼梦未完”(11)。这种对红楼不能释怀的情绪,使她立志研究此书,看清这书上哪些是曹雪芹的原意,哪些是高鹗的误解,哪些是后人的窜改,还《红楼梦》以真正面貌。

        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和柏克莱加大,有机会看到脂批本《红楼梦》等多种版本,高鹗续书的原本,曹雪芹生前几个友人的诗集,以及近现代人胡适、周汝昌、吴世昌、俞平伯、冯其庸等人的红学著作,还有大陆与港台的文学刊物。她都是站着看的——来不及坐下,贪看了许多书。她不必查原书,因为对《红楼梦》读得实在是太熟了,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一点的字自会蹦出来。她谦称自己研究红学的“唯一资格实在是熟读《红楼梦》”,事实上她的资格也实在不止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她的悟性与思考。她是在看了两大图书馆能见到的各种版本的《红楼梦》、红学研究书籍之后才做起红楼学研究的。

        张爱玲说《红楼梦》与《金瓶梅》“在我是一切的源泉,尤其是《红楼梦》,《红楼梦》遗稿有‘五六稿’被借阅者遗失,我一直恨不得坐时间机器飞了去,到那人家里去找出来,抢回来”。既然现在不可能,只有对各种版本多加研究,从中发现曹雪芹原著的真貌。她对这些版本着过之后,得出一个结论,《红楼梦》的一个特点是改写时间之长——何止十年间“增删五次”?直到去世时为止,大概占作者成年时代的全部。她认为,此书改写二十年之久,为了省抄工,不见得每次大改几处就从头重抄一份。当然是尽量利用手头现有的抄本。而不同时期的早本已经传了出去,书主跟着改,也不见得每次又都从头重抄一份。所以各本的内容新旧不一,不能因某处某回年代早晚判断各本的早晚,这个看来是“常识”的发现,是她研究《红楼梦》的一个要点。有些改写的地方看似荒唐,令人难以置信,例如许多本子的改写常在回首或回未,张爱玲认为,因为一回本的线装书,一头一尾换一页较便。难道曹雪芹写作态度这样轻率,张爱玲看出,“缝钉稿本该是麝月名下的工作——袭人麝月都实有其人,后来作者身边只剩下一个麝月——也可见其他体恤人。”

        从1967年开始,张爱玲花了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对之废寝忘食,她把关于考据《红楼梦》的大纲寄给好友宋淇,宋淇戏称之为“红楼梦魇”,在写信的时候就问“你的红楼梦魇做得怎么样了?”张爱玲觉得“红楼梦魇”

        这个词很好,很能代表她对红楼的情结,因而把她的七篇红学考据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梦插曲》以及“五详”《红楼梦》,合称为《红楼梦魇》,1976年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

        从入哈佛算起,到1976年《红楼梦魇》出版,整整十年。陈世骧教授去世之后不久,她结束了在柏克莱加大的研究工作,但《红楼梦》的考据工作仍在进行,1973年,她又移居到洛杉矶,更完全与世隔绝,她基本上没有写任何其他东西,一心一意地研究红学。

        她进入《红楼梦》的世界,“像迷宫,像拼图游戏,又像推理侦探小说,早本各各不同的结局又有‘罗生门’的情趣”,真正地到了着魔一般,梦魇一般。生活中所有的孤单冷落,因为有红楼的庇护,她可以躲进红楼成一统,不管外界的风风雨雨的凄寒,也不感到寂寞,因为有红楼中那么多熟悉的人物在书里书外陪着她,这些熟人在红楼中早已下落不明,早已死了心,通过仔细研究,又有了消息。

        红楼就是她精神上的家园,“偶遇拂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红楼梦》就好了。”

        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游戏般地一层一层地在迷宫里绕来绕去,曹雪芹构建的这座迷宫,经过许多人的纂动修改,已经很难分辨哪些是曹雪芹原来的,哪些是别人添改的,她要在这里寻找真正的曹雪芹的手笔,谈何容易。

        她把这本《红楼梦魇》视作自己的“长途探险”,读者有兴致的话可以从头起与她同走一遭。但这一层套一层的繁琐游戏难免会把人绕糊涂了(12)。

        《红楼梦未完》是比较曹雪芹前八十回与高鹗续的后四十回的异同。前八十回虽然并不隐讳写满人,但曹雪芹写法是含蓄的,十二钗的缠足与天足,她们是满人还是汉人,故意用了模糊的手法,显示没有一定的时代性。如写林黛玉的衣着只写“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一色的大红外衣,没有满人的骧滚,没有时间性。写她弱不禁风的娇弱,但不写她缠足,连面貌也是纯情的“薄面含嗔”,——世外仙姝寂寞林,一种飘渺的美。

        到了后四十回,高鹗把《红楼梦》坐实为写满人,坐实缠足,旧本中的“姐姐”也变成“妞妞”。张爱玲发现了高鹗续书中的潦草,对人物的服饰与原书不吻合,对贾家的庄园也有所改动。但是,高鹗对曹雪芹的家世与满人习俗是相当熟悉的,他知道曹家出过一位姑奶奶,作了讷尔苏的福晋,并把她写入续书内,成为元妃。元妃册立以后,身体发福,中风而死,这是任何人都编造不出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人们只知秦氏死得蹊跷,只有高鹗知道她是自缢。高鹗显然与曹家有点沾亲带故,最了解荣宁二府的家丑,又续书中极力把小说中写宁府的丑事加以遮掩,为贾珍私通儿媳、诱奸小姨袒护,把原书中这些话转嫁于“不得志的奴仆们”的“造言诽谤”。

        接下来,张爱玲在《红楼梦插曲之一》中,勾出高鹗的生平的一件事及时“续书”的影响。高鹗在中举前曾纳一歌女畹君作妾生子,但因他家中婆婆刁难,加上他一直不第,畹君后来就离开高家,重入风尘。高鹗当时仍有相思之情,想让畹君回来,但到了中举之后,尽管自己年纪也不轻了,但想到自己的无量前途,便与畹君断绝了往来。

        畹君在高家的身份,与《红楼梦》中袭人在宝玉房里的身份相仿。畹君为父母卖身,与袭人当年被父母卖进宁府也相仿。在高鹗续书中写袭人再蘸失节,也与畹君一样。高鹗把他与畹君这一段经历写到后四十回的袭人身上,他对袭人“势利”的责骂也是冲着他的畹君来的。

        《初详红楼梦》的副题是“论全抄本”。比较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本,与其他抄本的异同。《二详红楼梦》是关于甲戌本与庚辰本的年份的考证。

        《三详红楼梦》的副题为:“是创作而不是自传”,张爱玲钩稽不同本子的脂砚的评语,结合曹雪芹的朋友明义等人的记载,得出这样的结论:宝玉大致是脂砚的画像,但个性中也有作者的成份在内。他们共同的家庭背景与一些纪实的细节都用了进去,也间或有作者亲身的经验,如出园与袭人别嫁,但是绝大部分的故事内容都是虚构的。延迟元妃之死,获罪的主犯自贾珍改为贾赦贾政,加抄家,都纯粹出于艺术上的要求。金钏儿从晴雯脱化出来的经过,也就是创造的过程。黛玉的个性轮廓根据脂砚早年的恋人,较重要的宝黛文字却是虚构的。正如麝月实有其人,麝月正传却是虚构的。《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性小说。

        《四洋红楼梦》是考据《红楼梦》的改稿和遗稿,从曹氏以及他的朋友脂砚、畸笏的改槁与批注的异同入手,看《红楼梦》一书内容上的演变。

        《五详红楼梦》是还原曹雪芹最早期原著的真面目。她得出的结论重要的有:一、早本写室玉与史湘云偕老,贾宝玉并未出家,二、贾家出事是由于甄士隐家被抄家,贾家因代隐匿财产获罪,但是并没有抄家之事。三、贾家最初只有贾政一房,所以第一个早本没有贾赦与宁府,也没有贾雨村与甄家。这是曹雪芹初写时的样子。第一个早本是性格结局,将贾家的败落归咎于宝玉自身。但这样不大使人同情,也有些地方如史湘云以后“穷无所归”

        等有叙述上的漏洞。他最初十年内五次增删,最重要的是双管齐下,改结局为获罪与出家。但一写获罪,又太有点像曹雪芹自家,所以为避文字狱,他添了贾赦宁府作为祸首与烟幕,改写出家。袭人在第一个早本内并没有迎养宝玉夫妇,改出家后终于添写袭人迎养宝玉宝钗。使宝玉出家后不会弃宝钗于不顾。

        张爱玲在沉入《红楼梦》的世界的时候,有一位漂亮的美国太太来拜访她,这位太太很年轻,面貌很像女电影明星,她读中国史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人的侠女崇拜——兼论“中国功夫”与女权运动》。她问张爱玲:中国人这样注重女人的幽闲贞静,为什么又这么爱慕侠女?那时,张爱玲还在柏克莱,正研究史湘云这个人物,《红楼梦》五十七回湘云要替邢岫烟打抱不平,黛玉笑她“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她想起来,便与这位芳名唤作若克三。卫特基的太太谈起《红楼梦》来。这位太太与她的丈夫都是新左派,对中国很赞美,过后给张爱玲寄了一本《革命性的不朽》书,作为对张爱玲的报答,她不禁哑然失笑,只好“笑纳”了,也没有道谢。一两年后,若克三。卫特基夫妇一同到北京访问一周,见了,她还访问了,大陆文革结束后,张爱玲才在美国的电视上看到当年访问录像。卫特基把视为被压迫的女性一类,这是她在美国感到滑稽得可笑的事。</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魂归何处,小说《魂归何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魂归何处 3.红楼梦魇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