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文学艺术>>魂归何处TXT下载>>魂归何处>> 2.香港梦回TXT下载

    魂归何处: 2.香港梦回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张爱玲与姑姑住在静安寺旁赫德路(今常德路)口的爱丁堡公寓。她没有自己的家,父亲的家她是永远不可能再回去的了,母亲也随着她的美国男人去了新加坡。她与姑姑住在一起,姑侄二人相依为命。

        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然而她对于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姑姑张茂渊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女人,很有文学上的天赋。与姑姑在一起,确实给了她不少的抚慰与温馨。姑姑洗头发,头发太脏,水都显得有些黑了,张爱玲在一旁看着笑,姑姑说:“好像头发掉色似的。”以前姑姑在无线电台上当播音员,报告新闻,播诵社论,每天念半个小时,工资颇高。她感慨地说:“我每天说半个钟头没意思的话,可以拿好几万元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说着有意思的话,却拿不到一个钱。”张爱玲有一次把上海“爱德华七世路”弄错了,说成“爱德华八世路”,姑姑说:“爱德华八世还没有来得及成马路呢。”

        张爱玲对姑姑说:“姑姑说话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姑姑照例说她不懂这些,她不喜欢文人,对“周作人他们的”也不感兴趣,所以要处处撇清。

        但姑姑说起话来实在很有情趣,像炎樱一样。有一次说到子静站在她面前,“一双大眼睛吧达吧达望着我”,张爱玲觉得“吧达吧达”形容得真好,姑姑也颇自负,说自己是文武双全,“文能写信,武能纳鞋底”。⑩与姑姑在一起,就像是自己的家,比自己的家里更有情趣。姑姑脾气与她相近,两人像一对朋友(就像与炎樱)一样地相与笑乐。张爱玲说,姑姑“对于我们张家的人没有好感——对我比较好些,但也是因为我自动地粘附上来,拿我无可奈何的缘故。就这样她常常抱怨:”和你在一起,使人变得非常唠叨(因为需要嘀嘀咕咕)而且自大(因为对方太低能)。‘“张爱玲说:”她的家对于我一直是一个精致完全的体系,无论如何不能让它稍有毁损。前天我打碎了桌面上一块玻璃,照样赔一块要六百元,而我这两天刚巧破产,但还是急急地把木匠找了来。……近来不知为什么特别有打破东西的倾向。(杯盘碗匙向来不算数,偶尔我姑姑砸了个把茶杯,我总是很高兴地说:“轮到姑姑砸了!’)上次急于到阳台上收衣裳,推玻璃门不开,把膝盖在门上一抵,豁朗一声,一块玻璃粉碎了,膝盖上只擦破一点皮,可是流下血来,直溅到脚面上,搽上红药水,红药水循着血痕一路流下去,仿佛吃了大刀王五一刀似的。给我姑姑看,她弯下腰去,匆匆一瞥,知道不致命,就关切地问起玻璃,我又去配了一块。”(11)爱玲与姑姑、炎樱或后来的苏青,不管是再近的亲戚,再好的朋友,在钱财上照样是分明的,这是她做人的原则。因为她已自食其力,赚了钱,再不像从前那样寄生于父母家中了。

        她感到钱的重要,从不讳言她喜欢钱。姑姑说她是个“财迷”,常常说她“不知道你从哪来的一身俗骨?”张爱玲总是笑嘻嘻地承认自己是个俗人,甚至怀疑这俗是天生的。

        在这所大伙杂居的公寓里,左邻右舍,楼上楼下发出各种嘈杂声,有的讲外语,有的弹钢琴,有的说闲话聊天,还有人在楼顶溜冰。开电梯送报送豆浆的老头也知书达理,有涵养。她每一听到楼下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便抓起一只碗,蹬蹬奔下六层楼梯,在远远的街边臭豆腐干担子旁买了,再乘电梯上楼。虽然似乎总有些可笑,这里却是最世俗又合乎理想的隐居地。

        每当晚上姑姑早早钻进被窝“视睡如归”了(这是她姑姑的名言),爱玲躺在枕上,听邻近电车进厂的声音。“电车回家”了,一辆衔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愉快地打着哑嗓子的铃,“克林、克赖、克赖、克赖”……她是非要听见电车声才睡得着觉的。“城里人的思想、背景是条纹布的幔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驰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汩汩流入下意识里去。”(12)在这嘈杂世俗的中国,享受这世俗的安稳。

        但不知为什么常常梦回香港,她常常回想起在香港的那一段时光,在香港所见的各色人、所历所闻的各种事,纷坛、刺眼、犯冲,回来的两年时间,她都不能抹去脑海中香港的印像。甚至自来水管訇訇的响声也使她每每魂飞魄散,疑心是港战时飞机掷的炸弹。她常常做梦,有次梦见又回香港了,船到的时候是深夜,而且下着大雨。她狼狈地拎着箱子上山,管理宿舍的天主教僧尼,她又不敢惊醒她们,只得在漆黑的门洞子里过夜(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是这么可怜,当初她们也不曾对我这样的苛待)。风向一变,冷雨大点大点地扫进来,她把一双脚直缩直缩,还是没处躲。忽然听见汽车喇叭响,来了阔客,一个施主太太带了女儿,才考进大学,送女儿来住读的。汽车夫砰砰拍门,宿舍里顿时灯人辉煌,她趁乱向里一钻,看见了舍监,就像见了晚娘一样,嘻嘻地陪笑上前叫了一声“sister”。舍监淡淡地点了点头,说:“你也来了。”她也没多寒喧,径自上楼,去寻找自己的房间……梦到这里她醒来了。她把自己的冷梦告诉姑姑,一面说,渐渐地涨红了脸,满含眼泪,后来在电话上告诉了朋友,又哭了。在一封信里提到这样的梦,写着信忍不住还要落泪,长大后她已经很少流泪了,不知为什么还会这样。(13)

        香港的回忆在她的思想感情里酝酿发酵,使她不能自己,一吐为快。

        在这样一种感情驱使下,她写了一系列的“香港传奇”,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小说,她写的是感情上属于上海的人在香港的经历,试着用上海人的眼光感受香港。因此,她的小说只是写给上海人看的,也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它们。(14)

        于是,她告别了《二十世纪》,告别了她的英文读者,因为那些对中国文化、中国人一知半解的刊物与读者写文章,只能是粗浅的评介,目的是卖文;而真正抒写自己的真性情、真感受,还是写给自己的上海同胞看的纯文学作品。</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魂归何处,小说《魂归何处》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魂归何处 2.香港梦回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