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TXT下载>>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七 放下烦恼的包袱(5)TXT下载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七 放下烦恼的包袱(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卷七 放下烦恼的包袱(5)

        习禅与获得财富并不矛盾。

        佛经里有一个词,叫“皆大欢喜”,是说要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处处都要想到皆大欢喜。禅者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应处处充满“欢喜心”,获取财富要以给人欢喜为原则,尽量做到大家都欢喜,不结恶缘。例如:发财,我很欢喜,可是不能为了妄想发财,就去偷、去骗、去抢;这是别人不欢喜的!如果将自己的欢喜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势必遭受痛苦的果报。

        在佛陀眼里,世间有两种财富:外在的财富和内在的财富。

        珠宝、项链、黄金、白银、土地、名誉、权利、资产……这些都是外在的财富。内在的财富是经由佛陀的指导,我们得以放下烦恼的包袱。

        佛陀告诉我们:“外在的财富并不真正属于我们,它非常容易失去,被偷窃、掠夺及其他的苦难所损毁,更有甚者,外在的财富带有潜在的伤害性,与我们为敌,给我们带来灾难。内在的财富不会对人造成伤害,不会让人哭泣,也不会让人笑出来,因为哭与笑不能和解脱的智慧相比。”

        五、积累财富的方法:布施波罗蜜

        回顾柏林禅寺中兴过程,净慧老和尚说:

        “杨钊居士和杨勋居士捐助建楼净资一半以上,万佛楼能如期顺利落成,杨氏昆仲功居第一。”

        那么,杨钊、杨勋兄弟是做什么的?他们为什么如此积极地赞助佛教事业的发展呢?

        杨钊是香港旭日集团的董事长;杨勋是旭日集团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真维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

        香港旭日集团创建于1974年,是一家以香港为中心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经营产业有服装产销、房地产、金融等,在香港地区及内地纺织服装行业有较大影响。

        杨勋先生和他的几位兄弟不仅是事业有成的实业家,而且是精进勇猛、有师承、有修学的佛教徒。每年他们都要在大江南北、在海内外做大量护持寺院、救济贫困、奉献社会的功德慈善事业。

        杨勋先生及众多信众为柏林禅寺中兴捐资捐物的行为,名为布施。

        “布施”即是把自己拥有的收获与他人共同分享。布施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财物。最为理想的僧俗关系是在家人施财,出家人施法。把佛法给更多的人,称为法布施,也是布施的一种。僧人得到布施,衣食住行有了保障,不应再存杂念,要努力修行,将修得的佛法施予在家人。

        佛教的发展一直与信众的布施紧密相连。

        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院是印度的竹林精舍。当年,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征得佛陀的同意,计划在国都王舍城近郊修建一座寺院。恰巧,迦兰陀长者有一合适的竹园。经协商,长者愉快地献出竹园,与国王共同修建了竹林精舍。

        将竹园精舍献给佛陀之日,佛陀对频婆娑罗王与迦兰陀长者说:“布施乃大德。”

        竹林精舍落成之日,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佛陀借此机会告诫人们:“布施可消除贪婪,培育慈悲之心。”

        当年,前来聆听佛法的人中间有不少家境贫寒、无力布施的人。

        佛陀安慰他们,没有金钱、财物没有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赞扬布施者的善举,有一颗与布施者相同的敬佛之心,也能积累功德,所谓“随喜善”、“随喜功德”。

        《杂宝藏经》中详细地讲述了“无财七施”。

        七施包括:以自己身体成全他人的“舍身施”;耐心听对方发牢骚,施以同情的“心虑施”;待人和颜悦色的“和颜施”;目光慈祥的“慈眼施”;循循善诱的“爱语施”及诸如雨天施伞于人的“房舍施”;乘车途中为老人让座的“床坐施”。

        偶逢雨天,一些带有雨具的人会为自己有先见之明而沾沾自喜,进而指责未带雨具的人马马虎虎。这种态度与布施所必需的精神境界格格不入。布施并不是有目的地主动为旁人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心中种下一颗慈悲的种子。

        面对伸出双手,向行人乞讨的乞丐,你作何感想?如果能为自己工作顺利、妻儿老小健康而欣慰,掏出一些钱分给他们,你一定会因此获得一份快乐。

        有时,对别人微笑一下,也是布施,因为你给了对方一份好心情。

        布施要求三轮清净,即布施者与受施者的心灵及布施之物均应清净。佛经中有一则《布施偈》,对此做了概括:“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三轮清净也要求受施者的清净之心。对他人的援助,受施者如果不思感激,只是抱着“乐善好施者大有人在”的念头暗自得意,施舍则有害无益。帮助好逸恶劳的人,只能使他们依赖旁人、投机懒怠的恶习更加顽固。

        布施不是给予,是恳请对方接受。布施波罗蜜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并非是给别人些什么即大功告成。因此,即使受益者在接受大量施舍后无任何感激之情,布施者也不应动怒。“我的布施微不足道,请帮我积累功德,收下吧!”以这种心情布施,方才符合三轮清净的原则。

        在菩萨六波罗蜜中,布施排在第一。

        其他的五波罗蜜依顺序为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智慧波罗蜜与布施有密切关系。无论布施的形式如何,一旦唤醒对方的依赖心,则布施有害无益。而如何判断布施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智慧波罗蜜的修习水平。

        比如,坛子里有个别人赠送的苹果。手伸进去紧紧抓住不放,自然拔不出手。松开苹果,则可顺利拔出。贪得无厌,举止失当,自然受折磨,举止得体,放开苹果,表面似乎有些损失,但实际上获得的是一种解脱。智慧波罗蜜的修习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这种判断力。</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小说《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会吃饭,你就会成佛 卷七 放下烦恼的包袱(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