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实用皮肤美容学TXT下载>>实用皮肤美容学>> 第一章 皮肤知识与皮肤美容科学(31)TXT下载

    实用皮肤美容学: 第一章 皮肤知识与皮肤美容科学(3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皮肤知识与皮肤美容科学(31)

        3.社会文化因素

        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有关,而且受到社会的制约,与一定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神经性厌食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病,没有崇尚女性苗条为美的文化审美观,就不可能有此病的存在。

        4.生物躯体因素

        虽然心身疾病强调心理社会心理因素在其发病过程的重要影响,但是现在的认识倾向于多因素发病。如果不考虑生物一躯体因素,则无从解释为什么在同样的心理应激场合下,有的人罹患心身疾病,而有的人却没有。除了个体的人格、行为的差异外,生物躯体因素无疑也是重要的参与者。

        (三)损容性皮肤心身疾病的分类

        损容性皮肤心身疾病是一类可以明显影响人的外貌的心身皮肤病,它们具有较为明显的心理致病因素,治疗也往往比较困难。在临床工作中对这些病的心理治疗尚不够重视。这些病主要包括:脱发、银屑病、黄褐斑、酒渣鼻、痤疮等。

        1.脱发

        脱发(alopecia)也称秃发病,在医学上可分为暂时性脱发和永久性脱发两大类。头发的生长与精神因素关系十分密切。精神压力过度可导致精神性脱发,这是因为,在精神压力的作用下,人体的立毛肌收缩,头发直立起,并使毛囊输送养分的微毛细血管收缩,使头发营养供给的数量受到了限制,造成头发生态改变和营养不良。精神压力还可引起出汗过多和皮脂腺分泌增长,产生严重的头垢,降低头发生存的环境质量,从而导致脱发。

        除了精神性脱发,可以看作为心身疾病的脱发还有斑秃、雄激素源性脱发、休止期脱发,以及典型心理异常导致的拔毛癖等。

        斑秃的发病率为1.13%,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曾昭明等对510例斑秃患者进行观察,发现该病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情绪因素影响,其中受家庭、个人、疾病、工作等因素影响者145例;病前伴有失眠多梦者363例,提示精神因素与斑秃的发病关系密切。巩杰等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社会适应状况问卷对108例斑秃患者和108名正常对照组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内倾个性的人发生斑秃的机率高于稳定型个性的人4倍;具有不稳定型个性的人发生斑秃的机率高于稳定型个性的人3倍;有心理社会因素的人发生斑秃的机率高于无心理社会因素的人3.33倍,提示斑秃患者的个性和心理社会因素在斑秃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还从心理生理学方面探索了斑秃发病机制。mathero在性格的神经生理学方面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个性的外倾—内倾与大脑皮质血流之间呈反相关的关系。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斑秃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可以推测,社会生活事件使个体处于紧张状态,对个性内倾或不稳定型的个体来说,这种紧张反应可能更强,导致脑血管紧张强度持续增高,使头部供血相对不足,头皮毛囊的营养供应不良,加之持续紧张的情绪促进了包括内分泌、代谢、免疫机能等的一系列异常改变,促进了斑秃的发生。

        对斑秃心理治疗时,应寻找病因,然后采用精神疏导等疗法。

        2.寻常痤疮

        痤疮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一般认为皮脂分泌增加、痤疮丙酸杆菌活性增强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遗传、内分泌及免疫紊乱是痤疮发生的三个环节。心理因素正是通过第三个环节对痤疮发生作用的。</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实用皮肤美容学,小说《实用皮肤美容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实用皮肤美容学 第一章 皮肤知识与皮肤美容科学(3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