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和古人一起玩游戏TXT下载>>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4)TXT下载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4)

        既然是娱乐,那必然在娱神的同时也娱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娱人的成分自然越来越大,并最终成为一种纯粹的游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种游戏的骨子里仍然遗存着文化气息。曾在南京流行的游戏“打梭”是击壤游戏的一个变种,这个游戏用“斗一”“斗二”“斗三”来计数,这样的计量无疑包含着对土地的谢意和对来年丰收的期盼。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外,有些学者依据《高士传》中对“壤父”击壤的描述,认为击壤和投壶一样,原本都是士大夫的一种休闲习艺方式,因娱乐性强而传入民间。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击壤最初可能源于一种巫术或者预测农业收成的占卜活动,但这仅仅是一种推测,没有确实的证据。

        总而言之,击壤起源和文化内涵众说纷纭,而学者们都带着自己的困惑在不断探索。

        历史上的击壤

        击壤的历史悠久,对于远古时代的这种游戏,人们只能通过古籍上的只言片语了解情况,例如通过晋代皇甫谧的《高士传》中的一小段话了解到帝尧时期就流行击壤。

        到三国时代,击壤游戏大为盛行,算得上是当时的第一大运动,也就是说与现今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一样的。吴国盛彦《击壤赋》记载:“论众戏之为乐,独击壤之可娱,因风托势,罪一杀两。”不难看出,当时人们把击壤放在娱乐方式的首位。句子中的“罪一杀两”很可能是当时的游戏规则。

        两晋南北朝时,民间的击壤仍然十分流行。西晋张协《七命八首》中有“玄龆巷歌,黄发击壤”的句子,意思是说当时黑发童子在唱歌,头发泛黄的老翁在玩击壤。

        南北朝之后,击壤活动在历史上的记载突然消失。有些人认为,因为击壤过于单调,所以被人们逐渐抛弃。但事实并非如此,它只不过变了样子而已。在唐朝有一种叫做“木射”的游戏,它的玩法就很像击壤,被认为是古击壤的变易。它产生于唐代,而且在唐代十分盛行。

        击壤不但没有被抛弃,而且被进一步发展。唐朝之后的击壤发展成为击砖游戏,而且也完善了比赛规则,成为少年儿童们是十分喜爱的游戏。后来宋代儿童的“抛堶”和明清儿童的“打柭”“打瓦”都可以说是击壤游戏,只不过它们用瓦块和石头代替了“壤”。

        宋代的“抛堶”游戏出现在张侃的诗作中,里面有“五五三三抛堶忙,柳丝深处映陂塘”的诗句。可见当时这种游戏是普遍流行的。当时还有一种游戏与“抛堶”相似,叫做“飞石”,也很可能是击壤的变易。

        明清时候的“打柭”“打瓦”游戏是击壤的新发展。“打”就是从“击壤”发展起来的。在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小儿以木二寸,制如刺核,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古称击壤者耶!”可见,当时打柭在全国各地的儿童中十分流行。

        明清之后,类似击壤的游戏仍存在于儿童投掷游戏中,比如“打瓦”,至今仍可以在北方一些地区见到。20世纪60年代,在上海有一种叫做“笃棚门板”的游戏,它也是由最初的击壤演变来的。

        简单好玩的游戏

        远古先民喜爱的击壤游戏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是没办法知道了,但是从“尧民击壤”的记载中,不难看出,当时八十几岁的老人都玩得不亦乐乎,想必是十分好玩的游戏。</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和古人一起玩游戏,小说《和古人一起玩游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