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养生保健>>和古人一起玩游戏TXT下载>>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5)TXT下载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5)

        人们看到“击壤”两个字,往往以为“壤”就是土,这很可能是它最初的形态,但在汉代不是这样。汉代邯郸淳《艺经》记载:“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原来这“壤”是用木头制作的块状物,形状是前宽后窄,长一尺三四寸、宽三寸,很像是一个鞋底。看来这击壤的器材还是比较简单的。

        上面还记载了击壤在当时的玩法,就是:先在远处放置一个“壤”,然后在离它三十四步的距离用手上拿的“壤”去打它,谁打中了就算赢。可见,击壤在古代是有比赛、分高下、力求准确的投掷游戏。

        唐代的木射也是一类击壤游戏,它对击壤游戏进行了大规模改进。在这种游戏中放置的“壤”和手中的“壤”不再是相同的,分别被木柱和木球代替。游戏玩法是:在远处放置十五根瓶子一样的木柱,其中有十根用红笔分别写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另五根用黑笔分别写着“慢、傲、吝、贪、滥”;玩的人将手中的木球抛滚出去,击打那些木柱;打到红字的人为胜者,打到黑字的就为负者,分别赏罚。这种游戏很像现在的保龄球。

        唐代之后的宋元也出现了一种新的击壤形式,就是“抛堶”,其实与后来明清时代的“打瓦”是同一种游戏。明人杨慎《丹铅余录》说:“宋世寒食有抛堶之戏,儿童飞瓦石之戏,今之打瓦也。”它的玩法与古老的击壤相似,只是用砖瓦块代替了“壤”。另外,原始形态的“壤”也被改进,清周亮工《书影》:“秣陵童谣有‘杨柳黄,击棒壤’。”这里的“壤”已经由鞋底状变成圆棒状。

        明代还出现了一种叫做“打柭”的游戏,它对击壤的玩法进行了改进。这种玩法中“壤”是二寸梭形的木块。游戏的玩法是:首先把“壤”放置在远处,然后玩家用手中的“壤”去击打放置在地上的“壤”;地上的“壤”被击中弹起来来,玩家再迅速捡起抛出去的“壤”去击打弹起来的“壤”,打不中就算输了;如果打中还要比远近,打得远就算赢,打得近就算输。这种游戏要求速度敏捷,比起抛木块或砖瓦块要复杂多了,但也更有趣。

        除了上面介绍的玩法之外,最初击壤游戏还要求边玩边唱,唱和玩互相配合。南宋王灼的《碧鸡漫志》说:“昔尧民亦击壤歌,先儒为搏拊之说,亦曰所以节乐。”“搏拊”就是打拍子,意思是说击壤的时候要依据节拍边唱边打,这无疑会让游戏的娱乐性更强。

        奇趣小贴士

        《击壤歌》

        在关于击壤游戏的最早文字记录中,还记载了一首配合击壤游戏的民谣,它就是《击壤歌》。它的内容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意思是说:太阳出来就辛苦劳作,太阳落山就回家休息;自己凿井得到饮水解渴,自己耕田得到粮食填饱肚子,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有什么用?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远古帝尧时代,天下太平,先民们生活无忧。当时人们每天劳作,生活必需品自给自足,反映了远古农耕时代人们自食其力的生活面貌。民谣中的“帝力于我何有哉”的“帝力”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帝王的力量”。歌者反问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是强调人们靠自己劳动过活,跟帝王没有什么关系。另一种解释是“天帝的力量”。歌者感叹老天爷对我来说没什么用,带有明显的反“天命论”色彩。无论哪一种解释都突出了同一个主题,那就是颂扬劳动,轻视“帝力”。</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和古人一起玩游戏,小说《和古人一起玩游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和古人一起玩游戏 第八章 洒脱不拘大肆恶搞--荒诞爆笑篇(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