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婚姻恋爱>>再婚书TXT下载>>再婚书>> 再婚书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10)TXT下载

    再婚书: 再婚书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1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再婚书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10)

        那天晚上,苏瑾和伍华还是同床共枕,但第一次谁也没碰谁。而在此之前,无论两个人多么不愉快,也会有一个拥抱,有一个亲吻,似乎这拥抱、亲吻能挽救两颗日渐荒芜和厌倦的心。

        苏瑾忽然特别想问一个问题:两人如此费尽心机地展开离婚大战,最终和自己相爱的人在一起了,可到头来发现新生活也不过如此,甚至比过去还累人。对于这样的局面,各自心里到底有没有一丝悔意?然而,这个问题苏瑾始终没有勇气问伍华,因为她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答案是什么,她害怕印证后得到的是与自己一样的想法。

        从那天开始,苏瑾和伍华都特别关心起各自的孩子来,他们会分别把一部分时间用在探视孩子这件事上,他们不再交流,也不再相互质疑。苏瑾和伍华都觉得太累了,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是否再婚已经没什么特别的不同,干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苏瑾和伍华还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彼此深爱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但却偏偏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幸福地生活,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婚外恋转正,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但转正之后要面对的问题实在不是只有爱情就能够解决的。或许,转正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幸福邮轮的再次启航。又或许,转正是一种终结,是噩梦的轮回。

        “征”来的姻缘

        “某男,四十五岁,离异,带一男孩,有住房,工作稳定,现寻觅三十五至四十五岁之间的女性为伴,要求温柔贤淑,能与孩子愉快相处。”

        这是时下电视、报纸、网络、杂志上最普通的征婚启事,并无任何特殊之处。短短一两百字的征婚启事,看似简单却也经历了一段从无到有,从被非议到颇为流行的过程。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征婚这种行为和择偶方式是被人们不屑甚至有所歧视的。在传统文化看来,婚姻大事不应当由婚姻当事人自己来过问或亲自操办。自己选择配偶、对象,自己提出结婚要求,特别是将自己想结婚的念头公开化的举动是一种没有出息的表现,因而也是为人所不齿的。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人,根本用不着为自己的婚姻问题操心,尽管去做那些大事、正事就行了,只要能有一天“金榜题名”,也自然会有“洞房花烛夜”。相反,如果一个人一门心思光想着结婚,那多半会被认为成不了大气候,是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征婚启事的出现,一举颠覆了人们将“征”的举动视为不光彩、不荣耀的行为的传统观念,并迅速发展成为被大众认同、接受的择偶婚配方式。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则征婚广告,出现在一九八一年一月八日当天北京出版的《市场报》上:“丁乃钧,男,四十岁,四川江津地区进修学院数学教师。欲求……”。谁能想象到,这个仅仅七十五个字、毫不起眼的征婚广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月之内,征婚人丁乃钧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信件三百多封。不久,他便娶到了一位东北姑娘,喜结连理的照片还被刊登在了《市场报》上。

        丁乃钧征婚的成功使这种征婚方式迅速风靡全国,刊登征婚的人数急剧增多,可以刊登此类广告的媒体也纷纷开辟了这项业务和相关版面。纵观现代社会,凡涉及到青年、妇女、工人、农民等生活类、通俗类的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的相关节目,几乎都刊登过征婚广告。而差不多所有开办了这一业务的媒体都毫无例外的“生意兴隆”,尽管此类广告的收费标准一升再升,从几十元上升到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但客户仍是络绎不绝。</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再婚书,小说《再婚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再婚书 再婚书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1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