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禅堂夜话TXT下载>>禅堂夜话>> 第二十九讲 为法出家(1)TXT下载

    禅堂夜话: 第二十九讲 为法出家(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十九讲为法出家(1)

        (2008年1月11日晚)

        三个七马上也要结束了。在这个忙碌的社会,能够集中时间专修二十一天,对于在家居士们来说,很不容易。出家人以禅坐为本,除了常住的必要公事以外,就是以坐禅为业,所以叫“禅业”。寺院有禅堂,出家人就是以坐禅为本业,为根本。

        古代禅宗丛林过的是农禅生活,亦农亦禅。以农养色身,以禅养法身。养色身的目的是为了养法身。出家学道,是为法出家,不是为衣食出家。古代祖师说,要以法为食。要在道业上用功夫,不要在衣食上花的时间太多。食能果腹,衣能蔽体遮寒,就可以了。出家人称“衲子”,衲子就是以穿着补巴摞补巴的百衲衣为标志。袈裟本来就是用几块布缝连在一起而成的坏色衣。我们现在的袈裟是用新布做的,佛陀时代的袈裟不是用新布做的,是到尸陀林中把送死人卷尸体的布拾回来洗干净,然后做成袈裟。吃的药是陈弃药。比如说中草药,在家人熬了一次不要了,出家人就把药渣子捡回来再熬了治病,这叫陈弃药。树下坐,没有房屋,以树下作为居住的地方,而且一棵树底下不能连续住三个晚上。住了三个晚上舍不得走,就是起了贪心。每个出家人一个钵盂,到了吃饭的时候,托钵乞食。乞者,乞讨。上乞诸佛之法以养法身,下乞众生饮食以养色身。佛陀时代的出家弟子,比丘、比丘尼,生活很简单,有充分的时间打坐修行,思维正法,深入禅定,证果成道的人多。

        法久弊生。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出家的人越来越多,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佛法传到中国来,中国气候与印度不同,中国的风土人情与印度不同。在中国不能仅仅只有三衣,在中国也没有尸陀林,捡不到裹尸体的废弃布,化饭吃没有人给,在树下住太冷了吃不消。所以从佛法一传到中国开始,先是有石窟之类的房子可以居住禅修。就像现在敦煌这些地方,所谓丝绸之路,那是古代佛法初传东方的地方。为什么开那么多石窟呢?一是有佛像,二是僧人可以禅坐。石窟一般都很小,一个小石窟也就能够坐三五人。后来,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来到中国洛阳,政府就以鸿胪寺招待当时这二位佛教界的外宾。鸿胪寺就是外交部的招待所,现在就是国家宾馆。然后就以白马驮经的意义,把鸿胪寺命名为白马寺。所以现在一般都说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所寺院。

        有了寺院以后,出家人的生活就比较稳定,修行更加有条件。因此,佛法在唐以前很兴盛,出了很多人才。一直到唐朝,那真是高僧辈出,人才济济。佛教的一切仪规、思想、宗派、教义研究,都是在包括唐朝在内的唐以前形成的。宋以后,佛教就慢慢衰微下来。衰微的主要原因还是出家众道心不够、人才难出,还是寺院太富有了,生活太优裕了。加上国家有徭役,老百姓每年要给国家无偿地做苦力,要修水利,不堪疲劳,到寺院当和尚就可以免除徭役,所以出家的人越来越多,素质就会下降。到了近现代,佛教就更加衰微,其原因和历史上差不多。出家众的整体素质下降了,修行上不去,经典研究上不去,佛教文化上不去,因此遭到社会的诟嫉,社会上的人就瞧不起佛教僧侣。

        在解放前,社会上对出家人有种种不恭敬的说法。解放后,虽然宗教政策的落实有时候会有一些问题,总的来说,社会人士对出家人没有像解放前那么多不好听的话。现在信息资源这么发达,有一点事情全国、全世界马上就知道了,网络上都曝光了。国家对宗教,特别是对佛教,可以说是保护备至,关怀备至。所以我们僧人要自爱自尊。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修行要上得去,学习要上得去,要有学风和道风。学风道风上不去,国家再怎么保护我们,我们拿不出东西来,这就是大问题。</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禅堂夜话,小说《禅堂夜话》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禅堂夜话 第二十九讲 为法出家(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