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禅堂夜话TXT下载>>禅堂夜话>> 第五讲 以无住心对无住境TXT下载

    禅堂夜话: 第五讲 以无住心对无住境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讲以无住心对无住境

        (2005年12月14日)

        一切万法的本相都是不住、无常,所谓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意思是说,一切法没有住相。其过程虽有生住异灭,但是这四相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在一念之间,同时展现,并没有前后与阶段性。因为生住异灭都是刹那进行,一切诸法究竟是无常、无住。

        我们凡夫的心有我执、法执,其本质就是把一切看成固定、不变、常。正因为如此,在物我之间产生根本对立,不能协调一致。我们的心与一切迁流变化的万法现实是冲突的,所以有矛盾、问题、争斗。我们方寸之间总在打仗,人我关系也不安宁。国家、世界都是由于方寸乱了,才有种种问题产生。

        我们修行参禅开悟,就是要证得无住之心,以无住心对无住境,以如如之智照得如如之理,这就是禅宗、佛法要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听到这八个字,豁然大悟。天下多少修道人听了这八个字,打开了智慧之门,解决人生根本问题。人生的根本问题在于物我对立,自他对立,要消除对立,要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来处理这本不存在的问题,而又实实在在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当下这一念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金刚经》讲破相、破执,最终目的在于显示无住之心,就是要让众生契入这颗无住心。我们修行人破我执、法执,其目的亦在于此。怎样才能使当下这一念心不生不灭,呈现出新的最原始的状态?我们在修行用功中,就是要把握这件事,参话头、起疑情,疑到山穷水尽,转身之时,便呈现这一念不生的新境界。

        《宗镜录》说:“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原。”我们这一念心,不生不灭,前际即前念,后际即后念,前念、后念之间没有缝隙,根尘相脱,这时造体独立,灵明觉照如灯,历历孤明,通天彻地。这种境界若能持续,则能达到物我皆如,我也如,物也如,如禅堂的这副对联“身如口如心也如”,以如如智契如如理,“无智无得,不取不舍,无对无修”。能够呈现这种心灵境界,只有自我的受用,自我的欣赏,这是不共的。

        所谓自受用,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修一切法门所要达到的都是这样,有的是弯路,有的是一超直入。直指人心,唯一捷径只有禅宗一法。禅宗的根本生命在于顿悟顿证,不立阶级。若离开顿悟顿证,就不是禅宗,是其他法门。

        一念不生这种境界,百丈禅师有几句话,非常重要。“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灵光就是真如佛性,在用功用到山穷水尽得转身时,根与尘相脱,即前后际断。众生之所以迷,在于根尘相接,产生贪嗔痴慢疑。根尘相脱,无有妄想,只有灵光独耀,这就是真心的显现。

        “体露真常,不拘文字”,本体显现是无法表示的,是语言文字所不到的。“心性无染,本自圆成”,我们这颗心清净平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无欠无余。我们见到这颗心以后,该怎么办啊?“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要好好保任,在二六时中,一切妄想自然与心不相干,心不受染污,即如如佛也。第一个“如”是形容词,第二个“如”是名词,自己的心就像如如不动的佛。如去如来,如者不变义,我们的心只要没有外在一切烦恼所染污,所谓在尘不染尘,就能当体证到如如之佛,见到如如之佛,经验到如如之佛。这种境界是开悟者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参话头时,真正参起疑情,不管有多困难,都不要放过。久而久之,自然有好消息出现,这个好消息就是百丈所说的“灵光独耀”。

        历代祖师开悟,悟此一点;我们想要开悟,也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历史上有一个张拙秀才,他想去参拜石霜庆诸禅师,张拙在功夫上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想找一个师父捅破窗户,亲见本来面目。石霜禅师见到秀才,问:“秀才何名?”张拙说:“我姓张,名拙。”石霜禅师用一个反激法,说:“觅巧尚不可得,拙从何来?”这一问把张秀才逼到无路可去,一击之下,一念契入无生。然后,他写了非常有名的张拙得道诗,得到石霜的印证。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我们这颗心是光明寂照,充满恒沙,凡圣都在其中。“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一念不生时就会全体呈现,根尘相接,妄念纷飞,光明就没有了。“断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成邪”,想要断除妄想反而会增加妄想,真如就在当下,所谓“平常心是道”。道是现成的,想趣向真如亦是邪知邪见。“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证得如如之理,随缘任运,无挂无碍,生死涅槃一切对立的东西都不存在,当下即是大涅槃、大自在。

        这首诗在禅门传诵很广,全文如下: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断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成邪;

        随顺世缘无挂碍,涅槃生死等空花。

        (大喝一声)参!</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禅堂夜话,小说《禅堂夜话》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禅堂夜话 第五讲 以无住心对无住境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