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正说成语TXT下载>>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三章(6)TXT下载

    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三章(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正说成语 第三章(6)

        很多人把这个成语理解为“惊讶到了极点”,当贬义词用,显然是错误的,文头例子即是。我们再看一例:“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也是这样误解的。还有媒体上经常报道的诸如“交通堵塞令人叹为观止”、“贪污令人叹为观止”、“小偷跳车令人叹为观止”,都是不妥当的用法。

        前几年,网上就以“令人叹为观止的计划生育口号”为题挂了一些从我国各地搜集过来的标语,如云南楚雄某地的:“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山东某农村的:“能引地引出来,能流地流出来,坚决不能生下来”;四川某地的:“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安徽某县的:“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 江苏某农村的:“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湖南某县的:“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广西某景点路边的:“一胎环,二胎扎,三胎四胎杀杀杀”。这些计划生育口号,可谓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毒,但没有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细想一下,这样让人瞠目结舌的“血腥”口号怎会让人“感叹说是可以停止观看了”。

        徐迟在《牡丹》篇中写道:“她不仅把包厢中那些迷恋她的野心家征服了,便是后厅、楼座、阁楼那些后排听众,他们是真正爱好戏剧艺术的,也莫不叹为观止。”说“她”的戏剧表演艺术让人们“叹为观止”,确实是很准确的。

        正说成语之二八

        豆蔻年华是多大

        《文摘报》曾发文说:“经过挑选,66名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踏进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的大门,她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1995/6/8)《人民日报》也曾发文说:“在灯与人的海洋中,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是最神采飞扬的一群。”(2002/2/16)这里都用到一个涉及年龄的词,叫“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到底是指男性还是女性?具体是指多大年龄?要想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了解这个词的相关典故。

        唐代大诗人杜牧写有七言绝句《赠别》(二首),其中第一首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杜牧在大和九年(835年),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歌妓的分别之作。诗中杜牧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这位体态轻盈、芳龄十三有余的少年。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中注解道:“牧之诗,本咏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经事人,如豆蔻花之未开耳。”

        豆蔻,俗名草果,是一种多年生草木植物,高约丈许,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有香味,果实和种子入中药,春末夏初开花,花成穗状,初为嫩叶所卷,叶渐展而花渐开。二月豆蔻正值含苞期,加上豆蔻本身又有爱情的象征意义,所以,杜牧用“二月豆蔻”来比喻他所爱的少女,是十分恰当的。正是因为杜牧《赠别》诗,人们才常常用“豆蔻”来形容十三、四岁的少女。

        所以,“豆蔻年华”是指女性,而且是特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因此,文头《文摘报》用“豆蔻年华”来形容平均年龄已有22岁的大姑娘是不妥的,而《人民日报》用之来形容“少男”就更显不妥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正说成语,小说《正说成语》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正说成语 正说成语 第三章(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