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TXT下载>>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红茶 第二章(2)TXT下载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红茶 第二章(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红茶  第二章(2)

        生产宜红工夫茶的民族很多,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宜昌市的五峰、长阳两县为土家族自治县,宜都市潘家湾为土家族民族乡,恩施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居住的地方多半出茶叶。

        五峰县水烬司是集中产茶区,也是宜红工夫茶主要产区之一,家家有茶园,户户会做茶。凡遇到茶农喜摘新茶时,就像过节一样,邀请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去帮忙采茶开园,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有的茶户还请当地的锣鼓队来助兴,敲锣打鼓唱土家人的山歌。这时在茶园采茶的姑娘们穿新衣,花围腰,打扮靓丽,随着锣鼓唱山歌,此起彼伏,甚是热闹。中午开餐时,除有香喷喷的纯包谷饭外,还炖有火锅豆花,香味十足的腊肉,男士们还大口大口喝土家人的包谷烧酒,高谈阔论,好不热闹。

        不少学者认为,我国的红茶生产源于17世纪中叶。那么宜红工夫茶究竟起源于何时呢?1953年曾有学者专门到宜红茶区收集资料,并在1982年撰文《宜红茶初考》,文中提到:“清代湖南《巴宁县志》记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与外洋通商,广人挟重金来制红茶,农人颇享其利。日晒,色微红,故名红茶。”清代《宁乡县志》(1867年)中也记有载:“广人贩红茶,按谷雨来乡,不利雨而利晴,不须焙而须曝,乡园获小济焉。”

        据我国著名茶学家吴觉农先生分析:“当时(指19世纪)湖南有了红茶,湖北和湖南邻近,这个时期红茶制法可能已传人湖北。”《湖北茶业贸易志》上说:“19世纪以后,大批广东商人到鄂南采制出口红茶,进一步促进了鄂南茶叶生产的发展。到鸦片战争前夕,羊楼洞不仅成为国内著名的边销茶区,而且成为著名的出口红茶产区。”在鄂南茶叶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广东茶商到鹤峰、五峰一带改制红茶,也促进了鄂西茶叶生产的发展,五峰、鹤峰、长阳生产的宜红茶,很受英商欢迎,成为国内著名出口红茶产品。《鹤峰县志》(清光绪十一年续修本)也有记载:“邑自丙子年广商林紫宸来州(注:清雍正改容美土司归流,建鹤峰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茶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所以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等各个方面可以推断,宜红工夫茶的诞生在19世纪中期前后。大量出口外销则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

        据中国茶叶公司资料显示,1876年我国茶叶出口曾达213.2万担,其中红茶出口170.9万担,占茶叶出口总额的80.16%。当时由汉口出口茶叶57.4万担,其中红茶47.8万担,占出口总额的83.2%,其中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极盛时期是1886年,当时我国茶叶出口达268.2万担,其中红茶200万担,占出口总额的74.6%,曾为我国换回6310万银元。1949年我国茶叶出口仅19.84万担,其中红茶出口只有1.65万担,只有1886年的0.825%,宜红工夫茶几乎全面停产。

        宜红工夫茶的收购、加工、集散中心五峰渔洋关,抗日战争前有茶厂十多家,1949年已全部关闭。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红茶才又有了销路。1951年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设立,9月建成投产。根据国家对外贸易的需要,1954年以来,在宜昌、恩施两地区及湖南石门改制红茶,扩大宜红工夫茶的生产,并且新发展了大片新茶园,建立国营茶场,如宜昌的邓村茶场、鹤峰的走马茶场等。后来又大量发展集体所有制的社队茶场,到1959年,宜都茶厂收购加工出口宜红工夫茶已达到3.9万担。</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小说《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红茶 第二章(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