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TXT下载>>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绿茶 第三章(3)TXT下载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绿茶 第三章(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绿茶  第三章(3)

        江山绿牡丹茶对于采制技术要求很高。其茶树的芽叶萌发早,芽肥叶厚,持嫩性强,故当地茶农有早采嫩摘的习惯。雨露叶不采、瘦小叶不采,病虫叶不采,紫色叶不采,是牡丹茶采摘的特点,清明前采摘,谷雨后结束。

        江山绿牡丹茶的炒制工艺主要分鲜叶摊放、杀青、轻揉、理条、轻复揉、初烘和复烘等几道工序。一人炒制,一人在旁摇扇是炒制牡丹茶的特点,利用扇风,迅速降低杀青叶、初烘叶、复烘叶的叶温,加速水分的蒸发,减少茶多酚等内含成份在湿热条件下继续氧化,是保证牡丹茶色泽格外翠绿、香气清鲜的关键技术。

        金坛雀舌

        人在瑶峰十二层

        金坛雀舌茶创制于1983年,是江苏省新创制的名茶之一,因其形似雀舌而得名。茶区主要分布于金坛市西部方山、茅山东麓的丘陵山区,茅山山麓年平均温度17℃,年降雨量1064毫米,无霜期230天,境内山峦起伏,苍松翠竹连绵,水库塘坝密布,山青水秀,景色秀丽。茶园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生态环境良好,适宜茶树生长。

        金坛产茶历史悠久,据县志第一卷《舆地志》中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1923年的《金坛县志》记载:“茶叶,出郁冈山者佳,出方山者尤佳。”1982年,金坛县有关科研人员在总结传统茶叶和名茶采制经验的基础上,研制成金坛雀舌茶,根据当时的金坛县名和茶叶形状命名为金坛雀舌茶。金坛雀舌茶研制成功后,在多次名茶评比会中获奖,并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金坛雀舌茶要在谷雨前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3厘米以下,通常加工500克特级雀舌茶需采4.0万~4.5万个芽叶。要求芽叶嫩度匀整,色泽一致。不采紫芽叶、雨水叶,防止芽叶红变。采回的芽叶进厂后均匀摊在竹匾上,经3小时~5小时的摊放,方可炒制。炒制工艺分杀青、摊凉、整形三道工序。

        金坛雀舌的外形扁平挺直,条索匀整,形似雀舌,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滋味醇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明亮。内含成分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经常饮用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

        茶  会

        茶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茶会是为了进行交易和买卖。后来,茶会推而广之,成为一种用茶点招待宾客的社交性聚会形式。茶会既属于宴请的一种形式,又属于会议的一种,因而它具有宴请和会议二者的特点,从而在形式上较为自由,在气氛上更为融洽。在公务活动中,茶会主要是用来交流思想、联络感情、洽谈业务、开展公务等。

        南山寿眉

        撞钟山鹤起,煮茗石罂香

        南山寿眉茶产于江苏省溧阳市横涧李家园茶场,溧阳市地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处,是江南的一座古城。这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适合种茶,放眼望去,真是“春茶满山山入匀,半山翡翠半山银”。由于该场地处溧阳南部山区,茶似老寿星的眉毛,故名“南山寿眉”。

        溧阳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开始出产茶叶,元代溧阳人仇远在《广教寺》中写道:“撞钟山鹤起,煮茗石罂香。”

        南山寿眉茶讲究嫩采精拣,清明至谷雨前是寿眉茶采摘的黄金季节。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采回的芽叶必须经过精拣细剔,达到嫩、匀、净的目的。拣剔后的芽叶放置在竹匾上摊放2小时~4小时后再行炒制。整个过程工艺繁杂,技术精湛,连续操作,一气呵成。</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小说《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绿茶 第三章(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