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爱喝的100种名茶: 绿茶 第二章(4)
绿茶 第二章(4)
六安瓜片茶的主要产区位于安徽省六安地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之品质最佳,尤以金寨齐云山周围的瓜片茶为珍品。长江以北,靠长江边大边山北麓淠河上游的天然腹地,高山环抱,云雾缭绕,青山碧水,竹大成林,为六安瓜片茶的生长提供了先天性条件。
六安瓜片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六安产茶,始于秦汉。唐宋年间,产茶甚丰。在唐代,《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六安瓜片茶,诗云“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给予其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茶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曾月奉慈禧太后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的《红楼梦》里竟有八十多处提及六安瓜片茶,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清代诗人潘世美曾作赋《云雾茶》盛赞六安瓜片茶。前有小序:“齐头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叶甚壮而味独淡……”
关于六安瓜片茶的起源,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六安有个祝财主与袁世凯是亲戚,他常以土产孝敬。袁饮茶成癖,茶叶自是不可缺少的礼物,但祝家进贡的当地所产的菊花茶、毛尖等,均不能使袁满意。为取悦于袁,这个祝财主不惜血本,雇用当地有经验的茶农,炮制贡茶。1905年前后,终于有人制成形质俱丽的新茶,获得袁的赞赏。当地茶商也悬高价收买,促使周围茶农仿制,六安瓜片茶由此声名远扬。
六安瓜片茶的采摘时间必须在“谷雨”前后十天,鲜叶必须长到“开面”时采摘,以保证茶品茶味。早上采,下午“板片”、“去梗”、“去芽”,以“片”取胜。炒制时,分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大火,竹篓装茶等步骤。炭火猛烈,火苗盈尺,抬篮走烘,一罩即提,二、三付烘篮,交替进行,一抬一步,边烘边翻,节奏紧扣,配合默契,如跳古舞一般,次数在八十次以上,直至起霜有润,清香扑鼻。
六安瓜片茶既是消暑解渴的饮品,又是清心明目、提神消乏的良药,更是消食、解毒、美容、去疲劳的保健佳品。而且茶叶中的无机矿质元素约有27种,包括磷、钾、硫、镁、锰、氟、铝、钙、钠、铁、铜、锌、硒等多种元素。茶叶中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有机酸、色素、香气成分、维生素、皂苷、甾醇等。这些物质,都是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的。
六安瓜片茶的贮存,与品质的高下密切相关,要求干燥密封。目前,普遍采用镀锌铁皮茶桶包装。每桶装干茶25千克左右。老火茶下烘后趁热踩桶,用锡焊封。
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他是我国明朝末年优秀的科学家,他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数学、天文、历法、农艺、生物等领域都称得上是专家。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徐光启生在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法华汇一个小商人的家里。徐光启在万历九年中秀才,但直到42岁时,他才在翰林院做了个小官。短短的7年时间,徐光启的官运三起三落,最后离职回家。从此,他更加专心致志地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几年间,他与好友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科学著作。徐光启在我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和农学方面都有着重要贡献,后人将他称为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知识的积极推动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