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中国商道TXT下载>>中国商道>> 第二章 晋商商道:中国第一(10)TXT下载

    中国商道: 第二章 晋商商道:中国第一(1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   晋商商道:中国第一(10)

        在经商过程中,晋商根据市场行情与商品交换的情况变化而变化自己的经营方略,并顺时而行。他们在具体的买卖之中,不拘泥于成见,见利即行。通过实行薄利多销的方略加速其资金周转,争得在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山西有这样一位农民,有一次,他身背一袋花生米去了武汉。当他卖完这袋花生米之后,他发现花生米在武汉有很好的市场,但是这里卖花生米的人也很多。思来想去,他马上回去以自己最大的力量购买了几千斤花生,然后找人运到武汉。到了武汉后,他想如果自己再像别人那样经营,根本赔不起,因为自己在这里一无店铺二无资本。于是,他把这几千斤花生以仅比他收购价高出一点点就出手了。他觉得这种方式很不错,虽然赚的少了一些,但资金转得快,且总有些赚头。第一次尝到了甜头后,他又大胆购进10万斤花生米到武汉,然后毅然将零售价从当时的每斤1.10元降到0.95元。消息传出后,人们蜂拥前来购买,连一些大店铺也争相来他这里进货。结果,武汉的花生米价格也因此稳定下来。由于他经销的花生米物美价廉,生意自然是越做越大。

        很多晋商都像上述这位农民一样,经常以薄利多销为原则将手中产品销售一空,将周转回来的资金再投入到更有利润的行业中去。即便是到了现代,晋商把薄利多销的策略发挥得仍是游刃有余。在生意中,资金、货物的流转盈亏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同地区的企业在经营中经常会碰到现金和销售疲软的现象。有的地方现金多余,银根松,利率低,部分资金闲置;而另一些地方则现金不足,银根吃紧,利率上升,无款可贷,支付困难。为了尽可能多地赢利,就必须在各个企业间进行调节盈余。晋商对此有自己的高招,当汉口公司货物多,包头公司货物卖光了,他们在包头收款后,客户可以到汉口提货。这种灵活应变的措施不仅平衡了两地货物的多少,缓解了供求矛盾,还方便了顾客。这种全国一盘棋,上下都兼顾,随时调控的做法,可使公司获取最大的利润,为薄利多销创造了更大的拓展空间。

        不好高骛远并不代表小富即安。有些晋商做小本生意,但是业务却蒸蒸日上,规模也翻了几倍,原因何在?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小富即安、满足于现状,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分散于经营的每一个角落,并发现财富新的落点,在让利的基础上,运用灵巧的经营手段扩大了经营规模,增加了利润。所以,要想在生意场上获得立足之地,野心固然要有,但智藏用心也是不可或缺的。

        多谋略,善变通

        做生意最忌跟风,跟风难以获得大的成功。行之有效的“变通”,既是一种竞争方式,更是一种能力与素质的体现。山西人是一个富有独创思维的特别群体,他们的独特思维在于多谋略,善变通,这也是晋商经营上的一种风格。

        晋商在尊崇儒家的同时,由于也受到法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掌握了一定的法家谋略之道,所以能够通过对时势的审度,对其经营的谋略予以适当的变通。

        1993年,刘海增从物资管理学校毕业,被分配到金属材料公司从事贸易工作。后来,他办理了停薪留职下了海。因为有过多年的钢材经营经验,加上有在物资系统的同学圈子做人脉后盾,他顺利拿下了第一笔大单,与乌克兰合作进口了5000吨卷材。这样他很快就淘得了第一个100万。后来,刘海增开着自己用第一桶金换来的本田车,远离家乡山西只身来到天津市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的只是实现自己做实业的理想。经一位老友介绍,他成为了天津山西商会的一员。</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商道,小说《中国商道》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商道 第二章 晋商商道:中国第一(1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