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中国商道TXT下载>>中国商道>> 第一章 浙商商道:中国最会(11)TXT下载

    中国商道: 第一章 浙商商道:中国最会(1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一章   浙商商道:中国最会(11)

        但是,这时的罗云远越来越不满足于五金电料市场中那点微薄的利润,他在寻求着更大的商机。后来,在一次世界温州人联谊会上,罗云远得知飞利浦国际照明集团想与国内商家合作建厂,开发中国市场,这令罗云远十分心动。于是,通过一个在法国的温州华人牵线搭桥,他和飞利浦签下了合同。

        接下来,罗云远来到广东中山古镇这个世界最大的灯饰市场,斥资1000万元,兼并了当地的一家工厂,凭着当地在原材料、贴近市场等各种有利的资源建起了自己的企业。该企业投入生产后,一年就实现产值2000万元。

        现在的罗云远正在筹建一个千亩的温州商贸城,力求将温州模式直接带到武汉,这就是那个曾经吃过苦、挨过饿的温州人创下的辉煌。

        有人说,小老板靠勤奋吃苦赚钱,中老板靠经营管理赚钱,大老板靠投资决策赚钱。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就是温商早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靠这种精神,他们才能在缺乏资源、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迅速将企业的规模做强做大。创业阶段的吃苦,就是要身体力行,老板自己要多行动、多干活,这样既能节约雇人的成本,又能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市场的行情,更重要的还是能够磨炼自己的意志,使得今后能够以从容不迫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商业挑战。

        现在温商在国内及世界各地,仍以“勤劳、能吃苦”为大众所赞樱无论天南地北,穷乡僻壤,都有温商的足迹,这种能吃苦的精神正是“温州模式”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一。

        犹太人般的温州人,零乱或集中地分散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公认的坚韧、刻苦和精到骨子里的聪明,凝聚成温州精神的全部精华。数百年来,散落在各地的温商不断地发扬光大着这种精华。时至今日,温商无比的韧性和超前的思维,已经成为温州最具特色的一个亮点。

        在西班牙的华侨中,西班牙3e公司总裁王绍基先生算是闯荡商海的佼佼者之一。当年踏入商海时,他曾经历了种种艰难、困惑、迷茫、无奈和挣扎。

        生于浙江温州的王绍基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曾在杭州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先后专攻指挥和管弦乐器。1985年他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到马德里谋生。初到西班牙,身上只有20美元的王绍基做过中餐馆洗碗工、跑堂,还到邻国葡萄牙跑过小买卖。他在一家小小的成衣加工厂里做熨衣工,度过了一生最困难的时期。拥挤的车间非常简陋,白天在这里做工,晚上也在这里睡觉。没有床,就睡在从马路边捡来的破床垫上。马德里的夏天非常炎热,通风不良的车间气温有时高达40℃以上。熨衣工手握滚烫的熨斗,更是热得难以忍受。王绍基负责熨烫裤子,半分钟必须熨烫好一条裤子。这在常人看来,的确是个又苦又累又紧张的工作。但王绍基坚持了下来,而且时常抽空到当地中国人办的西班牙语学校学习。在西班牙,语言不通几乎是所有华侨都遇到过的一个难题。不通当地语言,就等于是睁眼瞎,更谈不上有什么发展。西班牙语用途很广,但却非常难学,尤其是听和说方面。西班牙人语速极快,不经过多年的苦学是袒懂也说不出的。经过苦学苦练,王绍基逐步掌握了西班牙语,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经垢年的苦心经营,王绍基创办的3e公司已经成为西班牙进口中国商品的主要合作伙伴,而且从2003年起,王绍基又将经商的触角伸展到新闻媒体方面,创办了一家中文报纸《欧花》,这使他的事业有了更大发展,人生也更加辉煌。</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商道,小说《中国商道》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商道 第一章 浙商商道:中国最会(1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