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八方食尚TXT下载>>八方食尚>> 北京菜(7)TXT下载

    八方食尚: 北京菜(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北京菜(7)

        名震京都的

        白煮肉

        白煮,又称水煮、清煮,是把主料或半制成品直接放入清水中煮熟。我们平常下面条、饺子、馄饨和元宵等都使用这种方法,另外很多菜肴也用此法烹制,如白煮肉片、白云猪手、清煮咸大马哈鱼等。

        白煮肉是北京传统风味名菜,又称白切肉、白片肉、白肉,是用去骨猪五花肉白煮而成。其特点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蘸上调料,就着荷叶饼或芝麻烧饼吃,风味独特。白煮肉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源于明代。明代时的皇宫内眷,逢每年农历四月间,就会烹制白煮肉吃。将煮熟的肉切成片,佐以蒜泥、酱油、韭菜花等调料,食之味道格外醇香。古籍《明宫史》记载:“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吃笋鸡,吃白煮猪肉,以为‘冬不白煮,夏不熬’也。”

        一说起源于清代,原是满洲贵族的宴会菜肴,满族入关后由宫廷流传到民间。据《梵天庐丛录》记载:“清代新年朝贺,每赐群臣吃肉,其间不杂他味,煮极烂,切为大脔,臣下拜受,礼至重也,乃满洲皆尚此俗。”《清稗类钞》也记载:“满洲贵家有大祭祀或喜庆,则设食肉之会。无论旗汉,无论识与不识,皆可往。食愈多,则主人愈乐。肉皆白煮,无酱油,甚嫩美。”

        到清乾隆六年(1741年),在今北京西四缸瓦市路东出现了一家和顺居。和顺居初开张时,专门制作了一口直径约133厘米的大砂锅煮猪肉,每天只进一头猪,由于味道醇香,生意异常兴隆,常常午前就卖光了,午后便摘掉幌子歇业。久之人们就将顺和居称为砂锅居了,并且流传出一条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可见其烹制的白煮肉深得人们的喜爱。

        《北京传统文化概览》里记载:“砂锅居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生意十分兴隆,每日清水煮一口猪肉。”砂锅居的白肉、白肠、白肚等菜具有白、嫩、香、热的特点,风味独特,声名广播,曾有“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槐白肉香”的美樱北京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在旧店址南建了新店铺,并添置了各种型号的小砂锅,使菜肴更有传统风味,满足了广大顾客的需求。当时周恩来、陈毅等都曾来此品尝,对砂锅居的白煮肉颇为赞赏。

        砂锅居现店址在北京西四南大街,仍以经营白煮肉及砂锅菜为特色。其烹制的白煮肉片薄如纸,粉白相间,味道醇厚,卷以荷叶饼或烧饼,蘸调味料食用,鲜美可口,令人难以忘怀。

        白煮肉的制法为:将去骨猪肉横切成三四条,再切成长块,刮洗干净,皮朝上放入锅内,倒入清水,盖上锅盖,在旺火上烧开,再转微火煮2小时。撇去浮油,捞出晾凉,撕去肉皮,切成大薄片,整齐地码在盘内;把酱油、蒜泥、韭菜花、酱豆腐汁和辣椒油等一起放在小碗内,随同肉片一起上桌。

        怀旧意味的

        北京豆汁

        北京有一个关于豆汁的笑话:一个山东人到豆汁店喝豆汁,豆汁端上桌,山东人喝了一口,马上吐了。遂将店伙计招呼过来,很客气地对伙计低声说:“别卖了,豆汁酸了。”店伙计大声告诉他:“我们卖的就是酸的,这豆汁和山东的豆汁不是一码事您哪!”

        北京豆汁的味道并不是人人消受得起。不独山东人,梁实秋在文章中写道:“南方人到了北平,不可能喝豆汁儿的,就是河北各县也没有人能容忍这个异味而不龇牙咧嘴,不能大口猛灌。”</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八方食尚,小说《八方食尚》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八方食尚 北京菜(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