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八方食尚TXT下载>>八方食尚>> 北京菜(4)TXT下载

    八方食尚: 北京菜(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北京菜(4)

        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部》说:“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忝在一字之鲜。”李渔评论素食的价值在于它的清洁,吃素有利于人们明心净性。

        素食发展到今天已有8000多个品种,按其烹饪技法可分为三大类:一曰?货,用油皮包馅烧制而成,名品有素鸡、素酱肉、素肘子、素火腿等;二曰卤货,以面筋、香菇等制成,有素什锦、香菇面筋、酸辣片等;三曰炸货,过油煎炸而成,有素虾、香椿鱼、咯炸盒等。各地的素菜花样繁多,著名的素菜馆有许多。如北京有“全素刘”,菜品源出于宫廷御膳,有200多个品种,全是素菜荤做,别具一格。上海玉佛寺的素斋名菜有素火腿、素烤鸭、红梅仁、翡翠蟹粉等,全部采用素料,风味独特。还有重庆慈云寺的素菜,热菜、冷拼各有佳品,制作十分绝妙。素菜是中国美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天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些喜爱素食的人还赋予素食一种哲学意味,并从中获得了他们的精神和主义。

        京菜名肴——

        潘  鱼

        普通人往往对美食家很是羡慕,觉得美食家有机会免费吃喝,天下美味莫不染指于鼎,而且还有机会在电视上露面,岂不逍遥自在。可是我怀疑,他们对菜肴的极过之赞并非出自胃肠的真实感受,而是出自大脑的抽象思维。要想让他们疲惫的胃振作起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京菜的传统名肴潘鱼即为一位美食家所创。这位生活于清末的美食家嗜好吃鱼,吃遍了京城大小菜馆的鱼菜,久而生厌,厌则思变,于是他苦心琢磨,反复试验,终于创出一道别出心裁的鱼菜肴。这位美食家姓潘名祖荫,人们便将这道鱼菜称为“潘鱼”。据说潘祖荫的发明源于对文字学的研究。这位潘公喜食鱼,但怕油腻,所以不管怎样烹制但求一“鲜”字。念叨久了,他还真从中获得了启发。清人王筠《说文释例》讲,鲜乃会意字,左鱼右羊,分别为南北两地居民的嗜好,合而为一便是鲜。按照这个思路,潘祖荫选用蒙古羔羊为汤,青鱼活杀与羊羔汤同烹,并配以金钩虾米和香菇等。因虾米需形同钓钩方为可用,故潘鱼又名金钓钩鱼。此菜初创之时,潘祖荫不过用以自享或宴请亲朋,后来因潘祖荫常到广和居吃饭,与广和居掌柜交情深厚,一来二往,把潘鱼的制法传了过去。

        广和居于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开业,设于宣武门菜市口半截胡同内。刚开张时不过两间门脸的铺面房,后扩展为蠕口的小四合院。广和居虽然屋宇低矮,偏于一隅,却是专为宣南士大夫所设。据《旧京琐记》云:“广和居,例为朝贤文宴之地,士大夫好集于半截胡同。”潘鱼进入广和居之后,很快受到食客们的青睐,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天天座无虚席。当时的名流像张之洞、翁同?、何绍基、李越缦等都是这里的常客。广和居店前板门上曾题写着“广居庶道贤人忘,和鼎调羹宰相才”,用以写照当时盛况,倒也贴切。广和居经营一百多年,于20世纪30年代末倒闭。潘鱼却就此随厨师转于另一家名

        店——同和居,依然青春焕发。

        正宗的潘鱼,按其“鲜”字理论,讲究青鱼要活杀。据《玉篇》解:“鲜,生也。”《古文尚书》则说:“鸟兽快杀为鲜。”活杀后,先下沸汤汆,然后入羊羔汤同烹。鱼端上来后,除头尾外全身浸于乳白色的汤中。据说吃的时候,只喝汤不吃肉,直到终席鱼在碗中仍完好如初。谁忍不住夹了一筷子,都不算真正的食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八方食尚,小说《八方食尚》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八方食尚 北京菜(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