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大困惑TXT下载>>大困惑>> 四、高考,你到底是素质教育的冤家还是亲家TXT下载

    大困惑: 四、高考,你到底是素质教育的冤家还是亲家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四、高考,你到底是素质教育的冤家还是亲家

        素质教育刚提出时无疑是在教育界投了一个重磅炸弹。一时之间,素质教育的谈论犹如遍地开花般在全国展开。经常可以看到某某教育家在传媒上“答疑解难”,其实也不过是一些空话套话而已,根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所谓的人才还是要靠文凭。就就业来说,虽然现在大多数企业已不再唯文凭选人才,但一般都有一个门槛,经常可以看到“专科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为了有个光明的前途,家长、老师、学校都向着这一个目标看齐。音乐课,没啥用,不用上了,反正考学的时候又不考;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考,pass掉,还不如省下时间看看语数外呢。但是,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全面发展的。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查,道德礼貌差,中国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像韩寒在《三重门》里说的:“想当今中国的教育真是厉害,不仅读死书,死读书,还读书死。难怪中国为失恋而自杀的人这几年来少了一大帮,原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已经在中考高考两个槛里死的差不多了。”虽然夸张了些,但也确实有一部分道理。就大学生伤熊事件而言,不正反映了中国教育的问题吗?

        中国要实行素质教育,就要强调个性的张扬,彻底地从考试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欧美一些国家许多人并不是大学生,许多只有职业专科学校的证书,但他们学有所长,毕业后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并且喜欢他的工作,他们照样活得很自信。在中国即使是一些大学生也不一定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因为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也不知道自己学的这些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喜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一直都在学习,都在围着大学这个目标奋斗。这是全社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父母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学校的原因,这是全社会所有人都该思索的问题。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取消高考制度吧?这样可以把孩子解放出来了!但这根本是不现实的。不用高考,如何去区分人才。欧美也有考试制度啊。只是现代的教育方式应该改革了。

        高考与素质教育似乎是矛盾的,但矛盾中也有统一。两者的矛盾就是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差距。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不肯能丢弃,但他本身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人认为高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校、老师、家长都围着高考转,学校评定老师的优劣升学率是个很重要的指标,家长评定学校的优劣亦然。而老师怎么办?作为老师,为了学生能有个好的未来,也为了自己能有个好的前途,只能让孩子多做题,拼命给孩子抓重点。

        父母错了?学校错了?还是老师错了?似乎都没错。那是教育错了?没有人会认同这句话的!绝对!中国人一向重视教育,在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之说,人们一向尊重有知识的人。而五千年的传统使人形成了一种似乎学历越高越有知识的思想。但是什么事务都讲究一个度。过犹不及,太过就要走向事物的反面了。现在的父母都明白教育的重要,也许对孩子的期望就高了点,要求就严了点,总是期望孩子能考上重点,希望孩子能考上名牌。而这就要求孩子放弃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快乐、比如爱好,这些时间要用来学习。一些学校为了应试就要求孩子放弃玩乐,放弃交往,只剩下学习,学习,学习。当人一天所有的生活只剩下学习的时候,孩子的身心是不可能正常成长的。而这绝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我们的教育现在似乎走进了一个循环。高分才能得到高学历,高学历才能找到好工作,为了好的生活、好的工作,所以要考高分,所以要多学习,所以要放弃其他兴趣,反正那些兴趣可以以后在培养嘛。殊不知,有些东西是不能等以后在培养的,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无法找回来了,比如童年,比如兴趣。现在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错过了太多美好的东西。那么让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低一点吧,也许孩子们可以有个快乐的童年。但是让父母一下子降低对孩子的期望,那也是不现实的。在还以学历定人才的标准的现代社会,父母对孩子教育过分重视的现状也不会改变。那么,升学的压力就不会降低。即使以后孩子少了,即使升学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也是如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需要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发生改变,需要社会的物质财富的积累。

        哈佛、剑桥、麻省理工等世界名牌大学录取学生不仅看学习成绩,还要看平时的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总的来说是要看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他也许不能面面都精通,但是只要你身上有以一种专长就可以,就像那个故事说的,一个中国的老太太可以拿到美国的绿卡,只因为她擅长剪纸,这大概有美国的文化的原因吧,但这确实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而具体实施也需要社会体系的支持。比如,他们看平时表现主要是通过推荐信的方式,这需要诚信环境的支撑。我国也做过类似的试验,就高考加分而言,优秀班干部和三好学生可以加分。哪些人可以加分这本来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完全需要诚信的支撑,只有当诚信体系完善到一定的程度时才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再如,国外许多学生毕业后导师的推荐信很重要,导师的评定是很有分量的。而在我国以目前来看,还是每封推荐信只能看到溢美之词的,真实情况谁也说不清楚,也没有人敢相信这份评定。高考虽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但它起码可以杜绝这些做假,至少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要循序渐进的,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当现实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逐渐接近理想,教育改革也是一样。高考是目前最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尽管有许多弊端,但现在还不能舍弃。只有我们的社会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进一步改善,才能逐渐缩短与素质教育的距离。但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社会的进步,教育家和学校、家庭都应该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

        高考的改革应该是全面的、彻底的改革。不管高考到底是素质教育的冤家还是亲家,但改革势在必行。

        在形式上,应改变全国考试一张卷的现状,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有的要选拔学术型人才,有的需要选拔应用型人才,全国考试一张卷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可以全国先进行一轮标准化考试,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能通过的考生再进入第二轮考试,参加所报考的学校组织的考试,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出题,体现学校和专业特色。对学校来说,这样就增加了对人才选拔的自主性,更能选拔到需要的人才;对学生来说,增加了学习的针对性,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

        在内容上,应逐步加强对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加大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如英语增加听力、口语的考试。试题内容上加大对问题的解决的考查,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知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但改革绝不可以操之过急,必须逐步的,循序渐进地进行。比如英语听力、口语学习的环境,在发达的沿海城市和一些边远山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一些大的城市孩子可能从小就在英语的环境中长大,而在山区可能一直到初中都没有正规的英语教师,更别谈其他的设施了。如果不考虑这些,一步到位的话,那很可能得到一个不公平的结果。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结合整个社会的发展来制定改革的计划,使教育改革的步调与整个社会的前进步伐相一致。</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大困惑,小说《大困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大困惑 四、高考,你到底是素质教育的冤家还是亲家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