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美国男人的天堂TXT下载>>美国男人的天堂>> 用智慧点亮世界(1)TXT下载

    美国男人的天堂: 用智慧点亮世界(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用智慧点亮世界(1)

        美国男人不仅仅善于发现机会,更善于把机会变成财富。

        提起发明,我们不得不提及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爱迪生是闻名世界的美国发明家,一生共有2000多种发明,其中申请专利的就有1300多种,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因为他的许多发明都与电有关,电灯、电影、电唱机、电车等,最初都是他发明的,所以又有电世界中的“魔术师”之称。在举行托马斯·爱迪生葬礼的当晚,美国政府下令全国停电一分钟,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纪念形式,它表达了美国人民对爱迪生人生价值的深刻认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爱迪生的感激和纪念之情。

        托马斯·爱迪生1847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他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穷困的生活没有能遏制这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曾偷偷地拆开家中的钟表,然后再装上。他发现母鸡能孵出小鸡,于是自己也学着母鸡的样儿爬到稻草上,伏在鸡蛋上。有一次,他看着天上自由飞翔的鸟儿,脑子里忽然出现一个疑问:鸟儿能飞,人为什么就不能飞?他想到了气球能飞,是因为气球里面充满了氢气,假如人的身体里也像气球那样有很多气,不就也可以飞了吗?他立即跑到自家的菜窖进行实验,他发现了一种药粉能产生气体。于是他把一个小伙伴找来,告诉这个小伙伴说,喝了这种药就能飞上天去。药喝了,飞上天的奇迹没有发生,小伙伴的肚子却剧烈地痛了起来。因为爱迪生总是做些让人奇怪的事情,所以镇上的人送给了他一个“呆子”的雅号。

        8岁时,爱迪生上了小学。他对什么事都爱刨根问底,数学老师教“2+2=4”,他问老师为什么“2+2=4”?英语课上,他问老师星星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老师们很讨厌他提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很讨厌他的“捣蛋”,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糊涂虫,十足的低能儿。看来学校是无法待下去了。就这样,爱迪生一生中的短短的3个月的学校生活结束了。了解爱迪生的母亲决定亲自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她给孩子讲历史、讲文学、讲物理、讲化学,精心培养孩子爱学习、爱科学的习惯,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10岁时,爱迪生便能阅读《美国史》、《罗马兴亡史》、《大英百科全书》、《博物教科书》等一般少年儿童很难看懂的书籍,甚至还能读牛顿、法拉第的著作,并且养成了做实验的癖好。家庭的贫困,迫使爱迪生12 岁就当了报童。他的工作是在火车上卖报纸。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科学实验的强烈兴趣。他在行李车厢的吸烟室里设置了自己简易的实验室,一有空便专心做自己的实验。

        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火车在飞驰着,所有的旅客都已被困顿征服,原本嘈杂的车厢变得安静起来。爱迪生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又开始了他专心致志的有趣实验。列车在颠簸中继续奔驰着。突然,只听“砰”的一声,爱迪生实验用的一瓶黄磷掉到地板上打碎了,马上燃烧起来。爱迪生一面扑火,一面呼喊。列车上的其他人员及时赶到,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而爱迪生因此挨了暴怒的列车长的几记重重的耳光。这几记耳光,直打得他眼冒金星,随着耳朵“嗡”的一声,爱迪生便永远跟这个世界的声音告别了。这一年,爱迪生15岁。这次事故虽然使爱迪生失去了听力,但它没能夺去爱迪生好奇、好胜的天性和自强、自信的意志。相反,爱迪生更加积极地创造条件,刻苦地进行科学探索。他省吃俭用,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他几乎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到图书馆阅读各种书籍,经常是一坐下来就是几个小时。一次,由于耳聋,坐在僻静角落看书的爱迪生没有听到图书馆下班的铃声,竟被管理员关在阅览室里了。当后来有人提起这件事时,他不无风趣地说:“耳聋是一种福音。”

        是的,因为世上的一切喧嚣都干扰不了他,使他能更加专心致志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对于具有顽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的爱迪生来说,耳聋确实是一种福音。然而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是没有坦途的。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爱迪生受过嘲笑,挨过打,失过业,毁掉过新衣服,甚至还差点弄瞎了眼睛,但所有这些都没能使他惧怕、退却,他不畏艰难,颠沛流离,继续在坎坷不平、荆棘丛生的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执著地前行着,前行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爱迪生的第一项发明——电动投票记录机终于问世了。然而,尽管这项发明是爱迪生工作之余废寝忘食的结晶,而且获得了专利,但它并没有被人采用。这种结果使爱迪生省悟到:应该研究解决对人们有用的问题,发明创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1876年春天,不满30岁的托马斯·爱迪生带着15个工人迁到新泽西州一个名叫门洛帕克的偏僻村庄。他的工厂宽30英尺,长100英尺,全部镶着白色的护墙板。马车拉来了成卷的金属线、成箱的化学制品、书籍、一台褐色的蒸汽发动机和一台燃汽油的煤气灯。人们很难凭这些五花八门的什物猜出爱迪生想做什么,因为他已经决定致力于“发明”了。

        “发现并非发明,”爱迪生说,“我不喜欢人们把这两个词混为一谈。发现多少带有点儿偶然的性质。”美国人不是想要新产品吗?那么他们就不能等待“发现”。他们就必须去追求,组织起来去追求,就像组织起来做别的事情一样。爱迪生认为,发明不是凭头脑漫无目的地探索,发明并非碰运气的结果,而是有目的地追求的产物。他相信,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组织下,就可以定期地、有目的地搞出种种发明,就像工厂生产其他任何产品一样。</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美国男人的天堂,小说《美国男人的天堂》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美国男人的天堂 用智慧点亮世界(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