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左手生命,右手信仰TXT下载>>左手生命,右手信仰>> 机会均等,天堂的召唤TXT下载

    左手生命,右手信仰: 机会均等,天堂的召唤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机会均等,天堂的召唤

        在当今社会,对平等的追求与向往,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美国是一个奉行自由平等的国家,美国文化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和“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的各个领域。除了每年的7月4日以外,美国人很少谈论平等,因为他们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

        当33岁的托马斯·杰斐逊写下《人人生而平等》时,他和同时代的人们对“平等”一词的理解并没有局限在字面的意思上。他们所说的人的“平等”并不是针对人的身体条饥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就拿托马斯·杰斐逊本人来说,他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他才能出众,26岁时就设计了蒙提塞洛(意大利语意为“小山”)的漂亮房子,并亲自参与了房子的建造。他多才多艺,即是发明家、学者、作家、政治家、又是弗吉尼亚州州长、美国总统、驻法国大使和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人。总之,他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杰斐逊和他的同时代的人们对平等的理解,可以从《独立宣言》的下一段话中看出:“造物主赋予人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价值。他有不可转让的权利,任何人不能侵犯。他有权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应简单地被当作达到他人目的实现的工具。”而自由是平等定义的一部分,并不与平等相冲突的。

        “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正是这句话的价值所在。人们对世界和生活的看法不一样,每个人的喜好都不相同,每个人的能力也有大有小,但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任何人都不能强迫他们接受别人的观点或判断。虽然杰斐逊知道,一些人天生就比大多数人优秀,世界上也的确有杰出的人物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有权利统治别人。

        杰出人物们没有权利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任何人,同样的道理,大多数人也没有权利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剩下的少部分人。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统治者,每个人都没有权力干涉别人的意志。建立政府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自由不受威胁、侵犯,政府不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工具。杰斐逊希望,在他的墓碑上能刻下他最引以为豪的叁事:一、在他任州长时,弗吉尼亚州通过了宗教自由法(这项法案是保护少数人不受多数人统治的《美国权利法案》的前身);盯起草《独立宣言》;三、创办弗吉尼亚大学。由杰斐逊起草的美国宪法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府,用来保卫国家,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但同时,政府的权力必须被严格地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保护每一个公民和每一个州政府的自由不受侵犯。在美国,政府从不意味着由多数人统治,而是尽可能地让广大民众参与政府活动。

        19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a·托克维尔在对美国作了长期访问之后,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美国的民主》。书中认为:美国不是由一个多数人来统治的国家,平等是它的最突出特征。在美国,贵族对政治的影响力一开始就十分有限,甚至可以说,他们丝毫没有影响到美国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但是,在美国,随着时间的发展,民主的力量却越发强大了,并且,综观历史,人们会发现,国家用很多法律来维护民主。到现在,民主的原则早已将其它一切原则压倒,它深入到美国各个领域,势不可挡,无所不能。因此,在美国,你很难看到有哪个大财团或家族可以对整个社会发号施令。这可以算做美国社会最突出的特点了。托克维尔将美国的平等大大赞美了一番,但另一方面,他又很担心这种民主,他怕民主搞得过火,会败坏人们的德行。他写道,每个美国人都非常有热情、有地要求平等、追求权利。于是,许多卑微者很快凭这种热情、上升到成功者的行列。但是,人们又清楚地看到,平等将强者和弱者排在了一个等级上。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民主党都成了政府加强强权的工具。虽然在美国的那些开国元勋杰斐逊等人的眼里,没有什么比来自政府的权力对民主的危害更大了。显然,民主党一向在“平等”的名义下增加政府的权力,但他们所谓的平等的概念,却同杰斐逊认为的和自由等同的平等——托克维尔认为和民主等同的平等的概念,几乎正好相反。

        当然,那些美国的开国功臣们也不总能完全像他们说的那样去做。最明显的言行不一致,就表现在奴隶制的问题上。就拿托马斯·杰斐逊来说,直到1826年7月4日他死的那天,他还拥有不少的奴隶。虽然,他曾在生前多次表示,他本人非常痛恨奴隶制,但这只能从他的笔记和信函中看出来,里面有不少有关废奴的计划,他从没有公开发表这些计划,即便是在竞选的时候,也没有说过什么反对奴隶制的话。

        然而,如果不废除奴隶制,杰斐逊苦心建立的国家就和他所起草的《独立宣言》大相冲突了。因此,自然而然地,在共和国建立后的最初的几十年里,有关奴隶制的讨论越来越凶。而这些争论最终导致了美国内战的爆发。美国的另一位伟人亚伯拉罕·林肯在葛底斯堡讲演中曾说,内战是对美国——这个在自由中诞生、以人生而平等为宗旨的国家,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的最大考验。幸运的是,美国坚持下来了。虽然这种坚持是美国用无数生命、大量财产和长时期的社会动荡换来的。

        内战废除了奴隶制,美国离《独立宣言》中“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越发近了。于是,美国的很多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集中到“机会均等”的问题上来,这也成为美国政府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内容。

        但是,绝对的“机会均等”——“同等”在现实中,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哑巴,另一个孩子却非常健康;一个孩子出生在非常幸福和谐的家庭,在父母无私的关爱中健康成长,另一个孩子则出生在冷漠的家庭,父母对他放任不管;一个孩子天资聪敏,一个孩子愚钝非常。显然,这并不公平,每个人先天的条件都不一样,并不享有同等的机会,而且,也没有办法让他们机会同等。

        因此,机会平等也不能按字面的含义来理解。没有什么比法国大革命时流行的一句话更能体现“机会平等”这4个字的含义了:前程为人才开放。出身、民族、信仰、肤色、性别都不能成为阻碍一个人发展的障碍。任何人都有权利凭他的才能、品格去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他们凭本事寻求幸福生活的机会是任何一个政府、集团、个人都没有权力剥夺的。

        这样解释下来,人们可以发现,“机会均等”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现实中的引申。每个人的出生、受教育程度和先天条件各不相同,他们都希望从事不同的职业、干不同的工作,因此像“人身平等”一样,“机会均等”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机会均等是自由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自由并不冲突。试想,如果你因为种族、肤色或信仰这样杂七杂八的原因就被拒绝在你渴望的生活之外,得不到和你的才能与品格相衬的待遇和地位,是多么不公平的事。为了一些人的利益而牺牲掉另一些人的自由,这很明显是对人的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力的干涉和侵犯。因此说,对“机会均等”的践踏无疑也是对自由的践踏。

        但在现实中,要实现“机会均等”却非常困难。人们的头脑里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见,有时候这些偏见竟是如此地根深蒂固,生命顽强。拿黑人问题来说,长久以来,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着歧视黑人的现象,这种歧视在南北方都很常见,尤其是南方。然而,经过无数人长时间的努力,在为黑人取得和白人均等的机会上,有了明显的进展,虽然个别“不公平”的现象在今天还存在。如今,随着国力的强大,美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包括大、中、小学)开始实行免费教育,便正是“机会均等”的一大体现,尽管免费教育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并不纯粹是件好事。

        内战后,“机会均等”迅速成为美国民众最为关注的话题,这特别表现在和经济相关的政策上。“自由企业、竞争和自由放任主义”都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些词汇。那时的情况是,人人都可以做他们想做的生意,干他们希望的工作,随心所欲地为自己添置任何财产。任何人只要干得出色,就会受到成功的青睐。而同时,没有任何人,任何群体可以限制一个人的发展。换句话说,能不能成功只与个人的才能有关,信仰、出身、民族、肤色都不能对你的事业造成阻碍。虽然,从另一方面讲,你必须独自承担失败的后果。

        但这却导致了两个必然的后果,其中之一是: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没有用金钱得不到的东西,没有金钱办不了的事。尽管当时很多学者名流非常看不起这种观点,大声斥责它的庸俗,但它还是很快在人们心里扎下根。美国人不愿意用传统的门第观和封建贵族的出身观来衡量一个人,他们更看重个人的才能,正像托克维尔所说,财富的积累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最便捷的尺度。

        另一个必然的结果自然是人的能力获得了巨大解放,它使美国成为生产率日益提高、越来越生气勃勃的社会。人们尽可能地挖掘自己的潜力,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他们在工作中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创造了大量财富。

        此外,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国的慈善事业也随之兴起。这同财富的迅速增长是分不开的。“机会均等”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美国陆续建立了大批的慈善机构,如非赢利性的医院、私人资助的院校以及旨在帮助穷人的各种慈善机关。

        不过,在其他领域“机会均等”的实现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当时政府对企业的限制条件还很少,没有对企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到19世纪末,政府用了很多猾的办法,比如《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来杜绝竞争中的不公平现象。但是,还有很多违背“机会均等”这一原则的传统依然牢牢左右着人们的言行,而法律对其又无权干涉。而且毫无疑问,这些偏见,肯定是有利于那些出身良好并信奉基督的白人的。虽然如此,还是有大量出身一般又不信仰耶稣的有色人种在各行各业出人头地取得成功,因此,事实表明,这些偏见绝不是不能超越的。

        但是,在对外贸易上,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机会均等”原则就不那么重要了,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他的《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把“征收关税,保护本国工业”看作是美国方式的一部分。而用关税来保护美国市场显然和“机会均等”原则背道而驰。此外,在对待移民问题上,“机会均等”原则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移民到美国,东方人还是被拒在美国门外。因此,人们发现出于对国防和经济等国家利益的考虑,“机会均等”原则只仅仅局限在美国国内。</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左手生命,右手信仰,小说《左手生命,右手信仰》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左手生命,右手信仰 机会均等,天堂的召唤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