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驼峰航线TXT下载>>驼峰航线>> 中美航空,初探死亡航线TXT下载

    驼峰航线: 中美航空,初探死亡航线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中美航空,初探死亡航线

        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硝烟滚滚的亚洲战场上,一支以美国陆军航空兵运输队为主、中国航空公司运输队参加的庞大的空中运输队在一条被人称为“死亡航线”的旅途上开始了空中运输行动——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驼峰航线”。

        “驼峰”不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名称,而是以中、美两国人民共同在号称“世界屋脊”的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和缅甸茂密的丛林上空开辟的一条空中航线。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由于它的海拔高度低于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dc—3、dc—46、dc—47)最大爬行高度,所以在陆路通道被封锁的条件下,成为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向印度运送派往境外对日作战的远征军士兵,再从印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

        “驼峰航线”分为北线和南线。北线:汀江(印度)—葡萄(缅甸)—云龙(大理云龙)—云南驿(大理祥云)—昆明。在天气受影响的情况下,也从汀江经葡萄、丽江再到昆明。南线:汀江(印度)—新背洋(缅甸)—密支那(缅甸)—保山(云南保山)—楚雄(云南楚雄)—昆明。但南线开通后不久,就由于日军发动进攻占领密支那,就不得不被迫停止使用,所以继续空运战略物资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北线身上。

        北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横断山、萨尔温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到达昆明巫家坝、呈贡、羊街、杨林、沾益、云南驿等机场。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

        日军占领缅甸后,专门派遣战斗机从缅甸密支那起飞,拦截没有防御能力的运输机,迫使航线向北转移,飞越喜马拉雅山南麓。这一地区山峰海拔高度超过1.7万英尺,飞行高度最高可以达到2.5万英尺。飞机飞行时,遇见太高的山峰时,只能在雪峰山谷间穿行,使航线看起来像骆驼的峰背,因此称为“驼峰航线”。后来有幸存活下来的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他们就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因此,“驼峰航线”又称为“死亡航线”。

        1940年9月,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的殖民地,从缅甸腊戍至昆明的航线受到日军战斗机的直接威胁,中航公司不得不寻找一条能够避开日本战斗机的航线。

        同年11月,当时正在担任中航公司经理的威·兰·邦德乘坐火车到达缅甸的密支那,与当地长官和英国驻军司令商讨建造机场一事的同时,与同行的中航公司飞行员休·伍兹驾驶飞机对当地的地形进行空中考察。据伍兹后来回忆:

        我们没有降落,继续飞行到丽江山和大理山,确定他们的确切位置和高度,因为我们当时的地图很不可靠,事实上,只把我们所飞跃的一些地方表明为未探明地区,以前还没有飞机曾经飞跃的世界的一个部分。于是我继续飞往芷江和叙府,然后到重庆。

        这次飞行结束后,邦德对考察结果进行了总结:

        只飞一次,很难做出肯定的估计。我们知道那里地势很高,如果遇到像我们所遇到的类似天气,那是可以飞行的,但是,如果天气坏得多,有严重侧风和冰冻,或者如果云顶比我们所见到的还要高两三千英尺,那将是十分危险、代价高昂、几乎不实际的。

        这就是有据可查的、关于“驼峰”航线的首次飞行。在驼峰航线正式开通之前,中航公司为论证其可行性经历了一段崎岖的过程。

        在日本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陆路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进行轰炸和扫射时,邦德与伍兹的考察为发展驼峰空运计划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此,中航公司提出了如何通过空运,绕过滇缅公路上容易被炸毁的路段,把战争所需物资运往目的地的计划。

        计划提出后,当时在美国为寻求援助四处活动的宋子文,深谙这一计划如果想要得到顺利实现,就必须得到美国方面的支援,为此,他非常识时务地征询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美籍财政顾问亚瑟·杨和泛美航空公司高级官员的看法,并就中航公司提出的空运计划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并于1941年3月,根据讨论的情况,以一份备忘录的形式正式提出了中印驼峰空运计划:由于滇缅公路容易被空袭中断,而空运恰好能够避免这一缺点,所以1942年6月之前,美国将向中国提供18架民用客、货飞机,把为维持中国战场作战的急需物资运进,同时把出口物资运出去以换取外汇。按照腊戌与昆明之间380英里的距离、但是普遍使用的dc—3型飞机计算,每月可以运送800到1000吨的货物,而飞行所使用的航线就是邦德和伍兹探测过的经过密支那的那条航线。

        这份备忘录加快了驼峰航线及其空运等事宜的筹措实施进程。

        1941年5月,邦德与掌管中国租借法案物资的主任劳克林·居里、宋子文、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局官员以及泛美公司官员比克斯比在美国华盛顿再次讨论了空运计划的相关事宜,紧接着,邦德就在5月8日提交了一份名为《战时“驼峰”航线的起源》的研究报告,其中有关于“驼峰”空运的详细计划和援助物资运往中国的航线。

        对于在这条航线上会遇到的种种困难,邦德毫不避讳:“在中国飞行是非常困难的。这些困难涉及航空界所知的每一种障碍,如普遍的坏天气、越过世界上一些最高和最不平坦的地区,实际上没有地面设施。此外,飞行是在远离大部分物资来源12000英里以外的一个几乎被封锁的国家里进行的,而且飞行经常遇上空袭和敌人在空中的攻击。”

        在这种困难面前,邦德的信念再次发挥了作用,尤其是中航公司在抗战4年来的成功运营使他对这条航线充满信心——“在将近4年里中航公司的飞行表明这种飞行可以成功地进行。”而且,只要“适当注意和训练,不仅可以克服地形和天气问题,而且可以利用这一因素来对付日机的袭击。”</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驼峰航线,小说《驼峰航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驼峰航线 中美航空,初探死亡航线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