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家庭生活>>驼峰航线TXT下载>>驼峰航线>> 中国航空先驱的爱国信仰TXT下载

    驼峰航线: 中国航空先驱的爱国信仰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中国航空先驱的爱国信仰

        飞行一直是人类对于天空的梦想,一如人们发自内心的对自由的永恒渴望。尤其是在战火硝烟的年代里,这种梦想与渴望更由于承载了太多的蕴含在血与火中的爱国气息而多了几许个人对生命的置之度外与历史的悲壮。

        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思想,一经宣传号召,就在海外的华侨中间得到积极热烈的响应,这对中国早期航空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这个号召会得到如此热烈的回应呢?对于负笈海外的留学生与华侨,在国外的生活环境与人生阅历,更容易使他们把外族的侵略与残缺破碎的旧有制度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强烈的撞击,在心理上造成的震撼不但如鲠在喉,而且激起的爱国心恐怕要比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更强烈一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冯如和杨仙逸。在当时中国社会,人们都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求救国之路时,冯如和杨仙逸选择了飞机,可谓找到了最直接的方式,并使这个国家的飞机发展史上,从一开始就浸染上了浓厚的爱国色彩。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县人。因年幼家贫,12岁时,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当童工。10年的发奋学习和工作实践,使冯如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他先后研制了抽水机、打桩机、发电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先进机电设备,在当地颇负盛名。1907年,冯如在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任总工程师。1909年9月,即世界第一架飞机问世不到6年后,冯如完成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他把这架飞机称为“冯如1号”。9月21日傍晚,“冯如1号”正式试飞,航程约800米。美国《三藩市考察者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冯如的大照片,称他为“东方的莱特”,并惊呼“在航空领域,中国人把白人抛在后面了!”

        1909年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飞机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1月他又研制成功一架新型飞机——“冯如2号”,并于1月18日在艾劳赫斯特广场进行试飞,虽然整个飞行过程只有短短的4分钟。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美国《三藩市星期日呼声报》用整版的篇幅进行了报道。我们从报道的题目中不难看出飞机试飞成功的象征意义——“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并对冯如其人其事进行了详细报道。

        此后两个月期间,冯如驾驶飞机在海湾多次环绕飞行,其最高时速为104公里,飞行高度达200余米,性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前往观看飞行的中外人士不可胜数,欧美各媒体称赞道:“君之名誉时已飞腾于世界矣。”

        冯如为中国赢得世界性的声誉的同时,面对美国方面曾有人提出的以重金聘请他为教授的优厚条件,冯如婉言谢绝,而是接受了时任两广总督的张鸣岐的电邀,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国。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对清王朝的失望更坚定了他“航空救国”及发展祖国航空工业的理想,而且坚信只有“入民国后或可实行之”,于是,冯如毅然率助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

        冯如被广东革命军政府委任为飞行队长,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并在广州燕塘建立广东飞行器公司,这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当时清朝廷尚在北京,冯如认为“虏巢未破,终为后患”,遂积极组织北伐飞机侦察队,准备北伐,并加紧制造飞机,以供北上参战。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为纪念他,其故乡恩平建有冯如科学馆、冯如纪念中学。

        从知道菜特兄弟制造飞机的消息,到后来自己筹集资金造飞机,虽然一直秉承“航空救国”的信念,但冯如的爱国夙愿的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有华侨富商集团邀请他主持一项发展祖国电力工业计划,但他认为兴办飞机制造工业更为迫切,因此婉言谢绝;当家人要他回国时,他的答复是“飞机不成,誓不回国”;归国之后,腐朽软弱的清廷让他一度灰心失望,最终选择并走上参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之路。道路虽然曲折,然而,不管是哪一次,我们都可以发现,他的落脚点俱是那种无法磨灭的爱国情感。

        然而,冯如的精神却影响了一大批人,其中包括旅美华侨飞行家陈桂攀、林福元、谭根等人,在目睹冯如回国的全过程后,他们也毅然携带飞机踏上归国的征途,为发展祖国航空事业效力。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旁立有“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君如之墓”。

        与冯如自海外回国的境况相似,杨仙逸祖籍广东香山,1891年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家里经商,一直在国外过着比较优裕的生活。他的父亲杨著昆不但与孙中山是同乡,而且是挚友,本人就积极响应孙中山“航空救国”的号召。孙中山在美国夏威夷从事革命活动时,经常出入杨家,所以杨仙逸从小就有许多与孙中山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这使他无论是从思想观念还是人生历程都深受孙中山的影响。他的名字是把孙中山的字“逸仙”两字颠倒过来而成,这注定了他一生的生命轨迹也都与孙中山有着或显或隐的联系。

        1910年,当孙中山再次赴夏威夷发表演说,并决定把兴中会改为同盟会时,杨仙逸决心追随孙中山,毅然加入同盟会,使自己的救国理想逐渐走向成熟。他日益感到,要想通过革命挽救中国的命运,就必须拥有一支现代化的武装部队,于是,他考入加利弗尼亚哈厘学校机械系,学习机械及兵器制造技术。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果实,孙中山被迫转移海外,继续开展讨袁斗争。飞机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更使孙中山意识到飞机在战场上的重要性,所以在此期间,他号召华侨子弟学习航空,以便建立飞机队。此时,杨仙逸再次响应孙中山,考入纽约custiss航空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勤奋学习,在水、陆飞机的驾驶及构造上颇有造诣。1916年,杨仙逸毕业,取得了国际飞行家联合组织美国飞行俱乐部颁发的第62号驾驶员执照,于年初回国,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1917年组织空军学校和飞机队后,担任革命军空军队长。中国第一架飞机“乐士文”号就是在他的主持下,于1923年制造出来的。所有这些活动都与一个中心密不可分,那就是革命。为了飞机这一在当时尚显奢侈的事业,杨仙逸不但在华侨及国内人员中挑选了一批青年,亲自带往美国学习飞行或航空工程,不少人学成回国后成为我国早期飞机队指挥员或技术人员;而且他还大力向华侨募捐购买飞机,并用捐款购买了10架珍尼式飞机,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当装箱存放在美国机场准备运回国的时候,北洋军阀政府知道了这一消息,竟然采取了重金贿赂让人放火毁坏了其中的6架的做法。国难当前,北洋军阀的做法不禁让人唏嘘。即便如此,杨仙逸依然不屈不挠,继续以飞行表演的形式募捐,众多华侨被他的精神感动,重新解囊,再次购买了6架。

        杨仙逸为革命奔走一生直至献身,甚至让父亲捐款捐到破产。革命已经成为他的毕生事业,而在背后支撑这一切的,就是他至死不渝的爱国信仰。这一年的9月20日,他在惠州指导改装水雷为炸弹时,不幸失事牺牲,孙中山明令追授其为陆军中将,被誉为“中国空军之父”。</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驼峰航线,小说《驼峰航线》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驼峰航线 中国航空先驱的爱国信仰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