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风云: 第二章 乾坤易势(4)
第二章 乾坤易势(4)
“姑娘有所不知!”马和摇摇头道,“今南军连败,士气低落,李景隆已是步履维艰。而南军之中,又多有中山王当年旧属。若此时李景隆便向徐家下手,中山王旧部必然怒不可遏,进而对李景隆痛恨万分,一旦到了战场上,哗变倒戈也不是不可能的。李景隆为大军主帅,身担重责,岂会因小失大,为与徐家斗法而置己于万劫不复之地?故其必是引而不发,待战事结束,其得胜回朝时再下手。”
玉蚕点点头,又思索一阵,再问道:“大人说得有理,可小女子还有一事不明。难道南军大败,李景隆被杀,四小姐与徐家就能化险为夷?这其间因果,奴家却是想不明白。”
“其实亦不难明白!”马和微微一笑道,“既然李景隆对徐小姐之事引而不发,那么战事未定之前,徐小姐便只能软禁在德州城内,且其之作为亦不会被他人知晓。若南军大败,李景隆身死,德州城内必然一片混乱,看守四小姐之人也多半是闻风散尽,到时候我燕藩遣精干伏于德州城内,趁此时机一举将其救出,想来亦不是难事。妙锦小姐得脱回京,这所谓勾结燕藩之罪便无了凭据,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玉蚕沉默片刻,突然淡淡道:“大人这般算计,想来不光是为徐家和小姐,更是为了燕藩吧?”
马和心中一惊——没料到这弱女还有这番见识!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当即坦然道:“姑娘说得不错。不过此乃救徐四小姐的唯一之法。正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李景隆不除,徐家和四小姐在劫难逃!”说到这里,他又诚恳道,“姑娘受徐家大恩,难道就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受难么?”
玉蚕身子一抖。马和的话击中了她的要害。玉蚕半生孤苦,自家道败落,她被充入贱籍,处处被人欺辱,时时受人白眼,没有半分尊严可言。而像李增枝这公子,更是垂涎其美色,竟勾结教坊司,欲强纳其为婢,辱其清白。这浑浊人世中,对她好的,除了不离不弃的景儿,也就是妙锦了。妙锦心地善良,嫉恶如仇,将她从万劫不复的悬崖边上救下,待她同亲姐姐一般。这份恩情,玉蚕纵死也不能报。而徐家几位兄弟,个个贵胄出身,身居高位,但也都对她以礼相待。徐增寿有一次还偷偷跟她说,待过一阵子,也给她寻个正经人家,让她体体面面的嫁掉。这一切,都让她重新感受到了尊严,感受到了温暖。而如今,眼见徐家和妙锦大祸临头,她怎能不急,怎能不想相救?
但想救又岂是那么简单?马和虽然未明言,但玉蚕心中一清二楚——行刺李景隆,无论成败与否,自己的结局必然是死!绝无生还之理!
不过思索再三,玉蚕仍决意答应。她是个知恩图报之人,徐家的恩情,她誓死必报。只要能救得徐家,她即便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马大人,小女子应你!”玉蚕淡淡做了回答,腔调中透着几分决然。
马和眼中露出一丝钦佩。他默默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放到桌上摊开,里面露出一个小铁盒。马和拿出把钥匙,将铁盒打开,里面竟放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玉蚕姑娘!”马和小心将匕首拿出,正容道,“此匕首乃精炼而成,锋利无比,且淬有剧毒,人畜沾之顷刻毙命。小姐借此利器行刺,一旦刺中,李景隆必无生理!”说完,他又将铁盒盖上,庄重地奉到玉蚕身前。
玉蚕却未即刻接过,而是脸上闪过一丝疑惑道:“大人此番前来德州,怎么还带此等利器?”
马和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不过马上敛去,从容道:“小姐忘了么,方才在下说过,此番来德州,本为完成王爷交待之要事而来!此物本为履行使命所用,未料尚没来得及用,便撞上徐小姐之事。如今救徐小姐乃第一要务,故在下斗胆代王爷做主,将它赠于姑娘!”
马和的瞬间慌乱并未逃脱玉蚕视野,不过她也无意再追问,于是接过收好,又道:“刺李之事,小女子固不惜性命。但李景隆乃三军主帅,我一介女流,又怎能近得了他身呢?还请大人教我?”玉蚕果然聪慧,她知马和既然能把这件大事托付给自己,便也定有办法让自己近到李景隆跟前。
马和沉思片刻,方小心道:“敢问姑娘,你如今仍孤囚一室,是否是因被擒后仍坚贞不屈,李增枝一时无法得手!”
“不错!”玉蚕傲然道,“小女子虽身份卑微,但也宁死不受此贼侮辱!”
马和脸上露出一丝迟疑,半晌,方嗫嚅道:“若……若姑娘能忍辱负重,屈身事李增枝,以姑娘之美貌,其必会与你如胶如漆。李增枝乃李景隆亲弟,平日里时常相见,到时候姑娘便可见机行事!”
玉蚕的脸色瞬间变得一片惨白。她万没料到马和出的竟然是这个主意!所谓屈身,自然是要她顺从李增枝这个淫贼,任其蹂躏!玉蚕生性刚烈,却要受此侮辱,这样的羞辱她又如何愿受?
马和此时心中也十分复杂。他虽是个宦官,但也知要玉蚕做此等牺牲是如何残忍!这一瞬间,他忽然生出一些不满,不满燕王和金忠定下这个连环计策,更不满燕王命他来办这个差使!堂堂燕王,怎能用一个女子的身体和性命,来换取自己的胜利?不过很快,他又理解了燕王和金忠的难处——他们也是没办法啊!强弱之比如此悬殊,若不使得毒计,又怎能一举扭转乾坤?一个女子的牺牲,不仅能换来整个大局的颠转,也能保得无数燕军将士的性命,使他们不用命丧疆场。居上位者,必须要从全局考量,做这样的事,虽然不免残忍阴毒,但也是情势所逼,不得不为的!
就在片刻之前,马和已面不红心不跳的跟玉蚕说了许多半真半假之言。但这时,他几乎丧失了再诓骗她的勇气。可有些话是必须说完的。想到这里,马和不由自主地垂下了头,用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到得声音继续道:“李增枝贪恋女色,以往在京中时,便是夜夜笙歌。此次北上,他只带了姑娘一个女……女伴,而您又誓死不从。军中本就清苦,这段日子下来,他必憋闷得慌。若姑娘能忍辱从之,其必是日夜不离。到时候姑娘可提议女扮男装,穿上他的亲兵服饰时时随伴,他自然乐从。如此,则大事可图!”
玉蚕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当要她屈身李增枝的话从马和口中说出时,她震惊和羞愤之余,下意识的就要拒绝。可当想到妙锦,想到徐家,她又不始终开不了口。如果她这一拒绝,妙锦和徐家可就将万劫不复!怎么办?玉蚕的内心在颤抖,在呼喊,在流血!
终于,她冷静了下来。待马和说完,她呆呆立了好一阵,方凄凉一笑道:“也罢,我本就是个下贱人,受此屈辱也是理所应当。我既已下定决心舍此性命,又何惜这区区肉身?便依你言就是!”
玉蚕话音一落,马和心中犹如一块大石落地。但继而,他又生出一阵强烈的负罪感。沉默半晌,马和方喃喃道:“姑娘高义,在下万分敬仰。姑娘放心,待靖难功成,王爷必表告天下,旌您节义,您父亲之冤屈亦可昭雪……”
“莫谈这些虚文……”玉蚕一挥手,阻止了马和的话,继而漠然道,“我只问你一事。这李增枝攻打北平不利,现已被发配回德州,成了转运官,你如何保证决战之时,李景隆会把他带在身边?我可不惜受辱,但我也不愿这身清白被白白玷污!”
“姑娘请放心!”马和赶紧言道,“李增枝虽遭败绩,但其功名心却不死。今擒得四小姐,其必去李景隆处表功,并以此求其兄再次带其上阵。李景隆素来疼爱这个弟弟,上次虽因北平之败而迁怒于他,但这么久过去,气也消得差不多了。李增枝挟功请战,李景隆顾及兄弟之情,断无不允之理!”
玉蚕沉吟一番,微微颔首,继而一挥手,冷冷道:“我知道了,你们可以走了,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马和心中一酸,几乎要落下泪来,不过赶紧又忍住了。他不再多言,只是对身后的王景弘和亦失哈二人做了个手势,三人拱手,对玉蚕行了个齐眉大揖,方一声不吭出门而去,继而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待马和他们出门,玉蚕再也忍耐不住,当即“哇”地一声,瘫倒在床上大哭起来……
六
签押房的火终于被扑灭,不过李增枝也被折腾了个灰头土脸。虽然火势不大,但在这多事之秋发生这种事,仍不可避免的在城中造成了骚动。不一会儿,李景隆便派人过来,命李增枝即刻去大将军行辕禀告详情。
送走来人,李增枝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回德州后,李景隆想着当初若非李增枝要死要活地劝阻他增援彰义门,现在北平没准儿就已拿下,燕藩也已被剿平了,又哪还有后来的郑村坝败逃?念及于此,李景隆顿把北平之败的怒火全撒在了李增枝身上,将其贬为游击不说,每次见面还都板着个脸,一副气不能平之态。
见哥哥如此对己,李增枝心中大呼冤枉——遏制瞿能不也是为你好么?何况当时你自己也同意了。现在横生变故,你便把气全撒我身上,这又是何道理?不过心中虽这么想,李增枝却不敢当面反驳,只得忍气吞声认了。可此番自己官署着火,不管怎么说又是一场过失,待会儿哥哥还不知怎么骂自己哩!想到这里,李增枝不能不感到紧张。
不过很快,李增枝便镇定下来。眼下他手中攥着徐妙锦这么个“大人物”,正好拿来将功赎罪。想到这里,李增枝心下稍安,忙出门上马,向大将军行辕奔去。
不到一炷香功夫,大将军行辕便渐渐显露在眼前。这行辕所在原本是德州知府衙门,李景隆将大营设在德州,便把它征作己用。李增枝在门前下马,直奔议事房,李景隆已满脸铁青地坐在椅子上。
见李景隆神色不豫,李增枝忙抢先一步,把官署着火及妙锦救玉蚕被擒之事说了。本来,玉蚕是李增枝私自带来德州的,李景隆并不知情。待李增枝吞吞吐吐地把这事道出,李景隆顿时气得七窍生烟。但当得知妙锦闯衙被擒,他脸上的怒意渐渐散去,继而显露出一阵迷惑。
“此事甚是蹊跷!”李增枝一边着哥哥脸色,一边小心说道,“徐妙锦刚刚被擒,签押房便就走水,这一前一后,实在耐人寻味!”
“不错!”李景隆皱眉道,“按理说,徐妙锦这丫头胆大妄为,敢来德州闯衙救人倒也不稀奇。只是徐家三兄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们岂会允许徐妙锦这般孟浪?一旦行迹败露,我完全可以说他们是来德州行刺你。徐家本就身处嫌疑,再被扣上军中行刺的罪名,他们就不怕大祸临头?”
“或许,就是徐妙锦自己跑来的,徐家兄弟并不知情?”
“可要说不知情,你这签押房走水又如何解释?难不成世上真有这等巧事?走水一事,必是有人与妙锦同谋。其本意是吸引你的注意,以便妙锦带着那个官妓出逃!不过她还没来得及逃走,便被你发现异常,故此计未能得逞!可此中有一疑点,她徐妙锦不过一介女流,却又能支使得动谁?若无徐家兄弟首肯,她岂能找到这等精干帮手?但要说是徐家兄弟支使妙锦来做此事,未免又太过骇人听闻,以徐家兄弟之智,即便真有异谋,亦不会行此下策!此事果真是扑朔迷离啊!”
李景隆左说不对右言有异,李增枝听得是云山雾绕,过了好一阵方道:“不过徐妙锦在被擒后,曾说出一个人的名字,只是弟弟未曾听过!”接着,他又把徐妙锦当时失言问他“三保”下落之事说了。
“三保、三保……”李景隆口中喃喃念了几遍,忽然眼光一亮道,“我想起来了,燕藩承奉内官马和的小名好像就叫三保!洪武年间,燕庶人回京面圣,马和亦有随行侍候,当时我曾邀燕庶人来府中做客,其间便听得他这么叫过马和!”
“哥哥是说,徐妙锦勾结燕藩?”李增枝又惊又喜。
“这倒也未必……”李景隆道,“世间叫‘三保’的多得是,怎能凭这二字便断定她与燕藩有私?这种证据,拿到朝堂上也未必搬得倒徐家!”说到这里,李景隆一叹道,“如果当时能捉住一两个帮凶,咱们一审便知!可惜你只拿住徐妙锦一人,这妮子打不得骂不得,想从她口中套出点口风可是千难万难!”
李景隆虽然为难,但李增枝却是大喜。他先前只觉得可以在妙锦身上做点文章,但具体如何去做却尚未想好。此时听了李景隆这一番话,他顿时有了主意。想到这里,他兴冲冲地对李景隆道:“哥哥,管她问不问的出口风?就凭她闯入我官署,就可定她个意欲军中行刺的罪名!仅此一条,便能说她暗结燕藩。咱们以此为契,扎扎实实地参他徐家一本,到时候必然满朝轰动,徐家就是不倒,从此也将彻底失势!”李增枝说完,满脸期盼地望着李景隆,希望得到他的认同。
不过李景隆却没吭声。他托着腮帮子想了半晌,方摇摇头道:“不可!徐家在军中树大根深,就这德州城内,就有无数将士是老徐达当年的属下,若此时将妙锦之事抖出,那天下人都知道我李家要对徐家下手!徐达在世时对军中将士恩惠甚多,论威望亦在我们父亲之上,若让将士们以为我要整徐家,必然会心生怨恨。现在军心已是不稳,我不能再妄兴事端,毁了平燕大业!”
听李景隆这么一说,李增枝顿如泄了气的皮球,半晌方犹有不甘地道:“那怎么办?难不成把徐妙锦放了?”
“放?”李景隆冷笑一声道,“放贼容易捉贼难!好不容易徐妙锦送上门来,咱们岂能白白让这个机会溜走?”
“那哥哥的意思是?”李增枝又精神一振。
“引而不发!”李景隆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眼下战事吃紧,还动不得徐家。待到平燕功成,你哥哥我功成名就,到时候再将这个棋子扔出,徐家顷刻间便土崩瓦解,从此放眼大明,我李景隆便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臣!”
“弟弟提前恭喜哥哥了!”李增枝恍然大悟,赶紧狠狠地拍了拍景隆的马屁。
“恩!”李景隆面露微笑,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李增枝道,“徐妙锦这事你没有声张,这点做的很对!能有这番见识,看来这段日子你也长进了不少!”
听哥哥夸奖自己,李增枝心花怒放,忙又一阵道谢,继而趁热打铁道:“哥哥,小弟蛰伏这段日子,也思虑了不少,将来再也不会犯这因小失大之错了!还请哥哥再给弟弟一个机会,下次北上时将我也带上吧!”本来拒援瞿能一事李景隆也有参与,不过这时为了讨好他,李增枝也“大度”地把全部罪过揽到了自己身上。
李景隆沉吟一番,道:“也罢!便复你参将之职!不过你也要当心了,北兵虽然势微,但皆善战之辈。下次你若再犯错,我必不护你!”
“谨遵哥哥教诲!”李增枝连连点头。
“还有!”李景隆忽然脸一沉道,“你这厮太贪恋女色。本来男人好色亦是常情,我平日也不太管你。但如今身在军中,你却仍是如此,还私携贱妓随军,这要是走漏风声,为兄也救不了你!从今日起至平燕功成,你不可再犯此忌!身为将军,要为军士表率,这个道理你懂不懂?”
“是,弟弟记得了!”李增枝赶紧应诺。
“那个官妓,可还在你那里?”李景隆幽幽问道。
“她一直被我关在后衙,除了杨思美他们,外人皆不知晓!”
“杀了!”李景隆阴森森地道,“此女不除,终究是个隐患!万一败露,不光是你,我都要跟着倒霉!”
“杀了?”李增枝一惊,正欲再争,却见李景隆眼中一道厉光射来,他顿时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噤。半晌,方一咬牙道:“我听哥哥的便是!”
回去的路上,李增枝心如乱麻。一想到要杀玉蚕,他仍感到一阵心疼。
李增枝色中厉鬼,平生最好就是美女,玉蚕虽是官妓,但其清丽脱俗,天生花容月貌,早把李增枝的心撩得直痒痒。有道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这样一个天生,自己还没享受便要命丧黄泉,李增枝心中是一万个不愿意。
可哥哥的命令言犹在耳,李增枝不能不服从。何况和一个女人相比,毕竟是自己的功名前程更重要些。权衡再三,李增枝也不得不横下这条心。
但当回到官署后,想到玉蚕那妩媚的身影,李增枝又舍不得了。突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冒出:个奶奶的,这般暴敛天物,未免也太可惜了吧?就是要杀,也得等老子过后再杀才是!想到这里,李增枝顿觉全身发热。终于,他忍耐不住,淫笑一声后,便急不可耐地向玉蚕房中奔去。
鉴于上次被玉蚕用玉簪逼喉的教训,此次李增枝已做好了准备,踹开房门便往里冲,准备趁其不备将她制服。可当他进入屋里后,顿时惊得张大了嘴巴:
烛光衬映下,玉蚕身着一袭白衫,满头青丝披于肩后,脸颊上粉黛薄施,竟犹如一个从天而降的仙子!李增枝见玉蚕多次,从未见她如此打扮,一时竟看呆了,整个人木在当场。
“将军回来了!”玉蚕微微一笑,飘然上前,挽住增枝的臂膀,将他引至榻前坐下,然后轻声道,“奴婢为将军更衣!”说着,便躬身半跪下,将李增枝脚上的靴子脱下。
“吾可是在梦中?”玉蚕的突然变化,让李增枝一时犯了迷糊。他怔怔地低头一瞧,见玉蚕衣衫半解,从胸口间往里看,隐隐约约可见一对上下耸动。
李增枝简直要晕了。这时玉蚕已为他脱下外衣,只见她将增枝轻轻搂住,娇羞道:“将军,可许贱妾侍寝?”
玉蚕吹气如兰,李增枝嗅进一阵女人的体香,直让他意乱神迷。凭着脑中残存的最后一丝理智,李增枝呐呐问道:“你今日态度怎与以往迥异?莫非对我有所图谋?”
玉蚕脸色一黯,随即露出一丝苦笑道:“奴婢已想通了,这便是奴婢的命!命该如此,终究是逃不掉的。只要将军不要为难妙锦小姐,奴婢愿终生陪侍将军左右!”
李增枝再无疑虑。他猛一转身,将玉蚕推倒在榻上,三下五除二去掉了她的衣衫,但见佳人玉体横陈,肌肤如雪,两座耸起的雪峰让人心神荡漾。李增枝只觉下身如柱般挺起,当即除了衣裳,一声狼嚎,猛虎下山般扑了过去。不一会儿,狭小的厢房中便传出被一阵与痛苦呻吟声……
七
冬去春来,待到四月,天气已变得十分暖和。此时,在朝廷的鼎力支持和李景隆的再三严令下,京师、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乃至湖广等的的援军相继抵达德州和真定,李景隆手头的兵马又增加到近四十万之多,再加上驻防在河间等地的部属及大同、辽东两地偏师,朝廷用以平燕的总兵力已有六十万之众。
有了援兵,李景隆的腰杆子又直了起来。尽管大同和山海关两支侧翼已残,但他仍觉得凭眼下之力剿灭燕藩已是绰绰有余。而建文和黄子澄也不停地催促进兵。终于,四月一日,李景隆于德州誓师,再次北伐。
此次出兵,李景隆所用兵力仍以德州、真定两支大军为主。刨去老弱病残以及留守将士,出动兵力总计约三十四万,其中真定大营出兵八万,由武定侯郭英为帅;李景隆则亲率二十六万大军,由德州方向北上。两军约定在白沟河会师,然后合二为一,以雷霆之势直扑北平。
南军既动,燕军自然也不能闲着。李景隆誓师的第二日,燕王朱棣在东殿召集军议。殿上,休整了一个冬天的燕军将领们嗷嗷直叫,争着要将南军撕成碎片。见士气可用,朱棣心中暗喜。四月五日,朱棣率燕藩众臣祭告天地,随即统领十一万燕军主力南下,并于两日后抵达武清。
到达武清后,朱棣一边向固安方向缓慢行军,一边广派斥候,侦察德州、真定方向南军动向。四月十九日,燕军渡过卢沟河,进入固安县城。与此同时,南军情报被收集过来:德州南军的先锋已抵达白沟河南岸,郭英的真定兵马也已掠过保定,正向白沟河进军。至此,南军战略动向已基本判明:白沟河便是南军会师之地。
“绝不能让李景隆与郭英会师!”形势明朗后,金忠立即向朱棣进言,“一旦南军会师,其兵力将是我军三倍!届时再要取胜,必然难上加难。当务之急,是要趁南军会师之前,一举将郭英击溃。郭英一除,李景隆势力大减,且必然胆寒,到时候再行决战,形势便对我军有利得多!”
“不错!”朱棣十分赞同,“各个击破,乃此战致胜之不二法门!”
金忠仔细看了看地图,然后伸出手向标明“苏家桥“三字的小黑圈处一指,沉声道:“请王爷即刻下令,全军加紧进军,两日之内,必须抵达苏家桥。到苏家桥后,我军可以兵分两路,主力可以大清河为堑,隔河固守;王爷则亲率亲军、朵颜鞑骑及三万燕山铁骑,一路向西,奇袭郭英部。真定军马是偏师,人数较少,论精锐亦远不如李景隆的德州主力,只要我军行动迅速,出其不意之下,必能一击建功!剿灭郭英,我军再重新会合,与李景隆决一死战!”
“便是如此!”朱棣一锤定音。第二日清晨,燕军再次南下,渡过拒马河后一路南行,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了位于文安县城以北四十里处的苏家桥。
苏家桥不大,来头却不小,相传是北宋文豪苏洵任文安主簿时所建。不过此刻朱棣却没心思凭古吊今。当晚,燕军将士便在苏家桥北面的苏桥镇扎营。
夜色已深,大地渐渐寂静下来。白天的行军,让大伙儿都疲惫不堪,此时除了巡哨的守夜士卒,其余的将士皆进入了梦乡。明日,还有艰险的征程在等待着他们。
“轰隆……”,忽然间,天空响起一连串的惊雷,把大家从梦中震醒。朱棣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正咕哝两句欲转身再睡,忽然间脑中一个念头闪过,顿把他吓了一激灵。
朱棣当即一跃起身,一旁侍候的黄俨见着,忙拿起一件油衣欲给他披上。朱棣一把将黄俨推开,披头散发地冲出帐外,只见天空已是电闪雷鸣。不一会,倾盆大雨便漫天砸下。
“糟了!”朱棣的脸色倏时变得十分苍白。时值春夏之交,正是多雨季节。看样子,这场雨的来势颇为不小。明日燕军骑兵便要出击,若前方道路被暴雨冲毁,那这场奇袭可就真的要化为泡影了。想到这里,朱棣顿时急得团团转。这时金忠也冒雨赶来,朱棣一瞧,这位一向气度从容的军师也露出几分焦急之色。君臣二人说了几句,却都彷徨无策,只得眼巴巴地看着上天,祈祷暴雨能尽快停下。
不过朱棣的希望终究是落空了。这场雨大得惊人,顷刻间便将燕军大营浇成了一片泽国。燕军猝不及防之下,各处营帐纷纷进水,就连朱棣的中军寝帐也是水深三尺。无奈之下,堂堂燕王最后只得在床上干坐到天明。
燕王尚且狼狈如此,其他将士可想知。大雨直至第二天上午方停。待雨水退去,燕军上下已是疲惫不堪。而更让朱棣感到沮丧的是,在暴雨的冲刷下,前方道路已变得泥泞不堪,不适合大军疾行。
得知前方道路受阻,朱棣立即召集军议。会上,朱棣与诸将大眼瞪小眼,个个垂头丧气说不出话来。良久,金忠才铁青着脸沉声道:“人算不如天算。事已至此,再多想亦无益处。唯今之计,只能暂时休整,待天气放晴,与南军决一死战!”
金忠说完,朱棣一声长叹。南军有三十余万,论兵力是燕军三倍,且蓄养多时!以少胜多,这样的仗朱棣在真定城下和郑村坝都有打过。但那要么是趁敌军未集,分而破之;要么则是占了南军不耐严寒的便宜。如今分击敌军已不可能,天气又正暖和,一想要在这种情况下与南军硬碰硬,朱棣心中沉重万分——别说不一定打得赢,就是侥幸取胜,自己手下这十一万健儿又还能剩几人生还?
只剩下一个希望了——想到这里,朱棣抬起头,眼光穿过帐门,直抵远处的南方。自得知李景隆出兵之日起,他便一直在等,等那个可一举扭转乾坤的变故发生。可至今为止,南军那边仍毫无动静。尽管朱棣一开始时并没抱太大期望,但在眼下,他却只能等待,等待那个看似渺茫,但却能挽救燕藩命运的奇迹尽快发生!
只是朱棣也不知道,他能够如愿以偿吗?
数日之后,天空放晴,休整完毕的燕军开始向白沟河进发。与此同时,南军也逐渐推进到白沟河南岸不远处,一场决定天下气运的大战终于爆发。
燕军的首战并不顺利。一开始,朱棣想趁李景隆立足未稳之际,先抢渡过河择好地势,以取得决战先机。毕竟这次面对的南军有三十余万之多,这便宜能多占得一分也是好的。
可当燕军过到一半时,对岸突然传出一阵炮响,紧接着近万名南军骑兵从对面山头背后冒了出来,对燕军展开攻击!
这支骑兵的主将是参将平安。平安是大明北军中的一员老将,开国之初还做过朱元璋的义子。昔年北军出塞时,平安曾在朱棣帐下效力,对他的战法十分熟悉。正因为这一点,此次北上,平安又被任命为先锋。平安知道朱棣爱身先士卒,此次便有意打了个埋伏,想趁着燕军前锋渡河时来个“半渡而击”,争取趁着燕军慌乱,一举把朱棣给擒了!
不过燕军毕竟是百战劲旅,面对呼啸而来的南军骑兵,他们只慌乱了一小会,随即便开始列阵迎敌。朱棣也在军中,只见他号令迭出,身后五色令旗连番挥舞,不一会儿,一个大方阵就初具雏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