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永乐风云TXT下载>>永乐风云>> 第二章 乾坤易势(5)TXT下载

    永乐风云: 第二章 乾坤易势(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二章 乾坤易势(5)

        见燕军反应如此迅速,平安也惊叹不已。不过仍率领手下骑士大声呼喊着突入阵中,与燕军绞杀在了一起。

        见平安如此不要命,朱棣一声冷笑,正欲调集重兵将其一举歼灭,忽然后方的河北岸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杀燕贼啊……”

        朱棣浑身一震,继而回头一看,不由大惊失色——北岸竟也出现一股南军!从旗号看,领兵的正是自己的老对头——瞿能!

        瞿能自彰义门败退后,一直被李景隆弃而不用。郑村坝之战时,他被留在了北平城下。燕军回师北平,城下南军猝不及防,一败涂地。当时瞿能就在军中。见大势已去,瞿能与瞿义一起,带着一干残兵败将逃向真定。瞿能知自己不受景隆待见,也不想再去德州受气,便找到了当时留守真定的安陆侯吴杰,依附在他帐下。此次北进,真定方面亦大军齐出,瞿能便也跟了过来。

        平安与瞿能相好。待得了先锋之职后,平安便找到了瞿能,要他配合自己伏击燕王。见平安发话,瞿能当即应允,随即去求自己的上司——武定侯郭英。

        郭英不是李景隆,他犯不着跟瞿能过不去。何况当瞿能将平安的计划详细说明后,郭英也觉得可以一试,便做主让瞿能单独行动,并也给了他万余人马。

        瞿能率着手下,赶在燕军抵达之前埋伏在白沟河下游的五官淀中。当时燕军急着赶路,并未发现身后居然埋伏着这只人马。待战事打响,瞿能率军冲出,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了战场。

        这下轮到朱棣心中发毛了!瞿能能打,他早就知道。而这时燕军大部已渡过了河,北岸仅有后军两万人马,八成不是瞿能的对手。

        分兵回援倒不是不可以。可是白沟河虽然不深,但要涉水返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兵士在水中行动不便,很容易成为南军的活靶子。而一旦瞿能占领北岸,待李景隆主力赶到,自己就不得不面临南北夹击,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这对于本就处于劣势的燕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阴沟里翻船!这个念头一经冒起,便死死占据了朱棣的脑海。不过此刻也来不及后悔了,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在瞿能杀散北岸燕军之前,赶紧分兵回援!

        很快,燕军便做出了调整,大军仍继续攻打平安,必须要将其彻底击溃,否则李景隆大军杀到,燕军就彻底完了!而张玉则带领中军人马,拼死回援,务必要将瞿能打跑,以保燕军后方安全。

        就在朱棣匆忙调兵的同时,北岸的战斗已到了千钧一发的危险关头!

        北岸留守的都是后军。后军在燕藩五军中战力最弱,且这两万人大都是步卒。面对凶狠的瞿家兵马,燕军将士顿时乱了阵脚。

        “杀!”在南军的震天喊杀声中,草草布置的燕军防线被撕裂,一群又一群的燕军士卒倒在了瞿家精骑的铁蹄之下,剩余的人退到河边,依托河堤进行最后的抵抗。

        狗儿此时也在后军阵中。苏家桥大雨,狗儿负责警戒中军,硬生生的在朱棣帐外被浇了一宿,第二天便发起了高烧。几日过去,高烧虽退,但他身子仍较虚弱,朱棣遂命他随后军行进。

        本来,朱棣这般安排,也是为照顾狗儿。因为后军非遇大敌,一般不会参战。哪知事情就这么不凑巧,正好后军被瞿能堵个正着,狗儿也不得不爬下担架,操刀自卫。

        狗儿身在燕府,对兵法多少也懂一些。尤其这半年来,他随着朱棣南征北战,对用兵之道认识更深。此刻他一眼就看出了燕军的危险。待搞清楚情况后,狗儿心中大急,要是自己身边这些人再败,那这十万燕军可真就命悬一线了!

        “啊……”随着一连串的惨叫,又有一批燕军中箭倒地,南军的进攻又开始了。

        这次打头的是瞿义。前次的惜败,让瞿义心中憋足了气。此刻胜利在望,他岂能错失良机?在他的带领下,南军舍生忘死,他们呐喊着、叫嚣着,向已混乱不堪的燕军人群拼命杀来。这些军士大都参加过真定之战,参加过北平围城。接连的失败,曾让他们一度丧失了与燕军作战的勇气。但在瞿能的激励下,他们终又恢复了过来。此刻,燕军犹如待宰的羔羊,正等着他们肆意砍杀。南军将士又岂能不抓住机会,一出心中憋了许久的鸟气呢?

        燕军终于顶不住了,矮矮的河堤并不能成为拦住南军的障碍。在南军的猛攻下,燕军开始了大规模的溃退。很多将士从河堤上退下,向白沟河中奔去。而在此时,张玉才刚刚从南岸下河。一旦河堤被占,燕军再要爬上北岸可就难了!

        “狗日的,不许退,谁再退老子宰了谁!”一声尖利的叫声在燕军人群中响起。众人一瞧,却是燕王的贴身内官狗儿。

        狗儿此刻脸色铁青,右手将刀把握得紧紧的,死死盯着众人。一些靠近狗儿的人心生惧意,倒还真放慢了逃跑的步伐。

        “都跟爷杀回去!”狗儿又叫一声,随即扬起大刀,迎着南军铁骑直直扑去。

        狗儿的举动起了效果。后军虽然实力较弱,但那是相对于其他燕军而言,作为昔日的大明北军,其战力和斗志在整个明军中仍是不错的。此时见狗儿一个内官都如此气壮,这些真男儿又岂能退居阉人之后?一时间,众将士的豪气复生,一阵叫骂声在燕军阵中响起:

        “操他娘!跟南军拼了!”

        “杀了这帮杂种!”

        “狗日的,老子豁出这条命不要了!”

        一时间,部分燕军又逐渐掉头,与南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杀。

        燕军阵势稍稳,瞿能的攻势顿时被阻滞下来。就在两军血战的当口,张玉的中军终于渡过白沟河,站到了河堤之上。

        中军的到来,迅速扭转了战场的颓势。南军无论是从兵力,还是从战力上都已处于劣势。在张玉的带领下,中军将士一泄而下,对南军展开了报复性的反攻。

        “唉……”瞿能不由一声哀叹。当张玉站上河堤的那一刻其,瞿能就知道,自己又一次功败垂成。

        “撤退吧!”在短暂的惋惜后,瞿能下令退兵。南军将士飞驰回阵,缓缓向后退去。白沟河北岸重回到了燕军手中。

        打退瞿能后,南岸燕军一片欢腾。士气复振的燕军将士又开始向平安发起了凶狠的攻势。平安见瞿能兵败,知道势不可为,只得且战且退。朱棣岂能这么便宜就让他离开?双方走走打打,一直到天黑方结。南军折兵数千,燕军损伤也不在少数。待杀退平安,燕军将士已累得够呛。朱棣怕李景隆趁机夜袭,随即命众军重渡白沟河,退回北岸休整,准备来日再战。

        待过完河,狗儿和张玉便迎了上来。狗儿的壮举,朱棣隔河已遥遥看见,此刻他自不吝赞美之词。再把狗儿一顿好夸后,方命下去休养。

        狗儿一走,朱棣的脸色便沉重下来。今日之险,着实出其所料。由此可知,南军对这次决战是精心准备,势在必得。由此想到明日的决战,朱棣心中一点底也没有。

        “难道非作生死之搏不可吗?”望着静静地白沟河水,朱棣无奈地喃喃自语,心头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失望之情。

        八

        第二日,真正的较量正式展开。清晨,燕军将士埋锅造饭,一顿饱餐。随后大军开拔,渡过白沟河,向南挺进。而此时李景隆也早已列阵完毕,静待燕军的到来。

        为了打赢这场决战,李景隆可谓是煞费苦心。本来,在北平之战后给朝廷的陈奏中,他已承诺一待开春便重新出兵北上。可为了确保胜利,他又推翻了之前的定议,强行将出兵时间拖到了四月。之所以如此,便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不重蹈北平之战的覆辙。为此,他不惜置兵部连番催促于不顾,便是来自建文的怀疑和不满也置若罔闻。李景隆的这番强硬起到了效果,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南军已逐渐从北平之战和救援大同的失利阴影中走了出来,军心慢慢凝聚,将士们的斗志也有所恢复。甚至,李景隆还放下身段,重新与那些非嫡系的将军缓和关系。像瞿能重新领兵之事,虽说是郭英授权,但不经过李景隆的首肯也是断不能成的。而李景隆之所以默认这事,其中虽有武定侯郭英强力推荐,他不得不给这位硕果仅存的开国元勋一些面子的因素,但终究来说,也是为了整个战事着想。而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击垮燕军,剿灭燕藩!

        决战开始。与郑村坝大战一样,南军亦是背营列成一个巨大的方阵。方阵左翼为武定侯郭英的真定兵马,中军主将是平燕副总兵、李景隆的心腹胡观;而右翼主将则由在北平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参将盛庸担纲。鉴于郑村坝时马和突入营中,犹入无人之境的教训,李景隆亲率七万将士留守诸营,一来是防止敌军袭营,二来也是居后策应,以防不虞。近三十万南军在旷野上连绵十余里,旌旗遮日,鼓号震天,气势恢弘至极。

        李景隆就立在中军大帐前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在他身后,一面木杆大纛旗高高矗立。纛旗上面一幅缎幛,红底黑字写着“征虏大将军李”六个大字。而在大纛下,则摆着一个红木案几,上面供奉的,正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黄钺!在战前,李景隆郑重将其请出,以警示全军——今日之战谁敢退后,这黄钺便要用他的血来洗!

        “报……北兵鞑骑已开始掠阵!”

        “报……北兵全军压上,中军激战正酣!”

        “报……敌军强攻我军左翼,郭侯阵形稍显紊乱!”

        战斗开始后,望楼上的旗官不断挥舞令旗,将李景隆的一道道军令化作旗语打出,并从阵中各旗手打出的旗语中将战场形势译出,反馈给主帅。

        李景隆身着一套金光闪闪的战甲,外披一件红色大氅,左手按住剑柄,一脸庄严站在帅台前。前方远处尘土飞扬,喊杀声直冲云霄,而这一切,皆不能使其动摇分毫。今日之战,不仅事关平燕的成败,更关系着他李景隆的前程,关系着他的身家性命!此时的他,内心已紧张到了极点,但他必须保持从容镇定之态,以稳定军心!

        “报……三千北兵精骑突入郭侯阵中,看旗号应是燕庶人亲军!”

        “嗡……”这次,帅台上的僚属亲将们骚动起来。燕王每战必身先士卒,率亲军驰骋杀敌。这一点,在以前诸次战斗中南军已多有领教。而这一次,朱棣又冲了上来,此时帅台上众人的目光皆聚集到了李景隆身上。

        “燕贼突入侧翼,正是天赐我军之良机,兵主请当机立断,下令截杀!”参军刘璟第一个站出来道。

        “请兵主当机立断!”其余众人也纷纷进言,其势甚为慷慨,但细听之下亦似都含着一丝担忧。

        “便宜瞿能了!”李景隆脸上闪过一丝遗憾,不过很快消逝。他向左前方眺望一眼,吸了口气,冷冷道:“传本帅钧令,西营留守各部全数出寨,增援郭侯。打旗语,命瞿能部突入阵中,力擒燕庶人!”

        “是!”刘璟大喜。昨日一战后,刘璟亲眼见识了平安和瞿能的骑战能耐,当时便生出这么个念头,想利用朱棣爱冲锋陷阵这一点,来个擒贼先擒王。于是乎,刘璟连夜找到李景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说动这位主帅,将平安和瞿能这两位勇将分藏于东西二营中,并各留下七千铁骑。刘璟已算准,燕庶人亲自上阵除了鼓舞士气外,无非是要打开缺口,而王师中军皆是京卫精锐,燕军难以撼动,故燕庶人带头冲锋,十有是攻击实力较弱的两翼,他便要在这里对朱棣下手。今日果然如其所料!

        南军西营共八寨,留守士卒近两万,再加上瞿能的七千铁骑,近三万人投入战场,立刻就改变了左翼的形势。南军一哄而上,把突入阵中的燕王亲军与外围呼应的朱能左军割裂开,将朱棣牢牢困在阵里。

        “报……燕庶人被陷阵中,北兵拼死救援,均被郭侯击退!”

        “报……燕庶人亲军冲出包围,从外阵左侧冲了出去!”

        “报……瞿能将军奋勇截击,燕庶人逃亡途中与其亲军散离,现身边仅剩数骑!”

        “报……瞿参将亲率千骑追击燕庶人,现两者相距不过四百步!”

        “报……燕庶人前方五里处便是白沟河,其已无退路。瞿将军命小人飞骑回报,必生擒燕庶人,献俘帐下!”

        各种消息纷至沓来,内容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而帅台上众人的心也随着一个个战报跌宕起伏。直到得知燕庶人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众人这才长舒口气。一直紧绷着脸的李景隆也终于缓了神色,他将一直紧捏着的拳头展开,里面已全是汗水。

        “瞿将军英勇,这一次燕庶人逃无可逃了!”

        “只要擒住燕庶人,燕藩必败无疑,今日必要毕其功于一役!”

        “听说皇上这几个月是寝食难安,这次捷报传回京师,龙颜必定大悦!”

        帅台上,一众参军幕僚皆欢欣鼓舞。他们憋太久了,几个月来笼罩在心头的阴云即将散开,大家一时间都喜笑颜开。

        就在一片欢腾之中,有一个人却显得有些落寞,他便是前军左都督、平燕参将李增枝。

        三个月前,李增枝擒得妙锦,并以此为机,说动李景隆,让他重回军中。不过自北平一战后,李景隆算是明白了这位弟弟的能耐——使心眼耍阴谋是一把好手,战场上冲锋陷阵,实非其强项。因此,此次北上,李景隆一直将他留在身边,名义上是统领主帅亲军,实际上却是什么任务也不给他指派。李景隆这么安排也有自己的打算:自己的亲军通常是用不着上战场的,因此李增枝也不会和燕军去血战肉搏。但若决战时自己获胜,到时候却可派他们去追剿残兵。到那时敌军已经大溃,李增枝再无能,也不至于在这时被人灭了!有了这次出击,李增枝也算是上过战场出过力了,到报功时再徇个私,把他的功劳夸大些,如此虽不能一战成名,但多少也可攒下些资本。

        哥哥的这番苦心,李增枝也能理解。自攻丽正门不克后,李增枝也清楚自己不是打仗的料,早断了夺取平燕首功,扬名立万的心思。因此也老老实实的跟在哥哥后头,做起这亲兵大头领来。

        不过李增枝虽有了自知之明,可眼看着瞿能这个李家死敌横刀立马,连个瞿义都是大显神威,而自己却只能龟缩在营中,这种感觉让他十分不好受,心中也直酸溜溜的。

        “大人心绪不佳吗?”一阵悦耳的声音飘来,李增枝听了心神一荡,随即扭头嘿嘿一笑道:“哪有。咱是怕那瞿能功亏一篑,让大家空欢喜一场!”说到这里,他趁人不注意,竟拉起说话的那个亲兵的手,轻轻抚摸两下,淫笑道:“要是今日能胜,晚上必然大宴。咱们好好喝上几杯,再求仙时岂不更加欢娱?”

        亲兵白净的脸上泛出几丝红晕,狠狠瞪了他一眼,不再言语。李增枝和他调戏一番,情绪也转好起来,转而摩拳擦掌地看着远方战场,直想着等会敌兵大溃时,冲上去多取几个首级。

        亲兵见李增枝不再看自己,脸上的笑容顿时散去,继而换上的却是一脸的仇恨和愤怒。

        这亲兵正是玉蚕。三个月前,李增枝奉大哥之命,要杀掉玉蚕以绝后患。然在动手之前,他却动了淫思,欲将玉蚕糟蹋一番再下毒手。哪知玉蚕突然转性,对其曲意奉承,床上也是风情万种,一时便勾住了他的魂。

        李增枝本就对玉蚕垂涎三尺,只是一直得不了手。如今玉蚕仙女堕凡尘,成了他怀中的美娇娘,这得偿夙愿之下,李增枝更是如痴如醉,顿把哥哥要他永绝后患的命令抛到了九霄云外。几个月来,他夜夜与玉蚕同眠,虽在军中,却也觉日子过得跟神仙一般。李景隆誓师出兵,李增枝也要从征,可他又哪舍得玉蚕?而玉蚕也口口声声不愿离开他。于是,在玉蚕的央求下,李增枝当即拍板,让她女扮男装,换上亲兵服饰,跟随自己一起出征。玉蚕自被掳到德州,一直被李增枝藏得好好的,别说外人,就是李景隆也没见过她,如此竟瞒了过去。

        玉蚕随李增枝北上,自不是为了给他暖被窝。自打出征第一天开始,她便在找机会,要一举刺杀李景隆。无奈李景隆身边守卫极严,一般人根本近不到他跟前,李增枝固然可以随时请见,但也不能带着玉蚕。二十余天过去,玉蚕一直找不到机会下手。眼下南军已和燕军展开决战,若今日还不能得手,一旦燕军战败,那妙锦小姐和徐家可真就万劫不复了!想到这里,玉蚕心中已急得冒出火来。

        “报……”就在玉蚕焦虑不安之际,辕门外又驰来一名信使:“报兵主,瞿将军已将燕庶人逼至河堤上,正要擒拿,可燕庶人之子朱高煦突然率兵来援,瞿将军兵力不够,阻挡不住,终被燕庶人逃了出去!”

        “唉……”帅台上一片叹气声。眼看燕庶人就要束手就擒,可最终还是功败垂成,大家一听之下,不由万分惋惜。

        李景隆心中也是一沉,不过他很快又振作起来。扫视众人一眼,李景隆大声道:“诸位勿需惋惜。现我军形势占优,北兵已近势竭。燕庶人虽逃得一时,但终逃不过败亡之局。这白沟河便是北兵葬身之所!”

        李景隆这番话倒也不是凭空瞎吹。此时距开战已过了近三个时辰。南军毕竟人多,且准备也比较充分,又背倚大营,坐拥主场之力,几番苦战下来,已渐渐占据了主动。原先,燕军还凭着骑兵之力连番进攻,但这么长时间不能破阵,他们气力也衰竭下来。战场的形势已开始向对燕藩不利的方向发展。

        李景隆喊话时,李增枝与玉蚕正站在帅台的角落间。听得李景隆之言,玉蚕心念一动,对李增枝道:“大人,你趁这时去慷慨请战,到时候大功告成,你这份鼎定胜局的大功也就到手了!”

        “我?”李增枝一愣,迟疑道,“我去请战,哥哥岂会答应?”

        “值此关键之时,你当众人之面主动请缨,兵主岂会不允?”玉蚕一个劲儿的怂恿。

        “这……”李增枝面露难色,其实他是真有些怕燕军,不敢上阵拼命。

        玉蚕见李增枝如此,脸上露出一丝鄙夷,轻声一哼道:“你每次在贱妾面前,都说什么千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怎么事到临头,却又犹豫了?”

        李增枝脸倏地一红。他这人虽然本事不大,但一向最好面子,尤其在女人面前,更是把脸面看的比什么都重。当初他为了逞能,当着玉蚕的面把牛皮吹得震天响,如今却又踟蹰不前,这要玉蚕怎么看自己?念及于此,李增枝心中顿时又羞又忿。转念一想,眼下燕军确实已露颓势,若此刻率精锐铁骑出击,到真有可能一举建功!即便不济,也可冲杀一阵再退回来,凭着李景隆亲军的战力,应不会有落败之虞。

        “好吧!”李增枝一咬牙道,“我这就过去请缨!”

        “我跟你去!”玉蚕心中一喜,忙说道。

        李增枝一时来不及多想,遂点了点头,抬脚便往帅台上走,玉蚕连忙紧步跟上。

        见弟弟突然跑到跟前,李景隆不由一愣。正欲发问,李增枝已躬身抱拳,锵锵道:“兵主,此正值成败攸关之际,末将不才,愿率兵主亲军三千,攻入敌中,搅乱其阵势,为我军反攻打出个缺口!”

        李景隆一时有点迷惑——不是说好了待大局已定时你再出场么?怎么这么快就跳出来了?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此时李增枝当众请缨,又言辞甚切,自己要断然拒绝恐有不妥。而且弟弟说得也没错,这时候如果能有一支精兵突入敌阵,没准儿还真能起到一锤定音之效。想到这里,李景隆自觉明白了弟弟的心思——他是见南军形势占优,想趁此机会立下大功,到时候论功行赏时他的这份首功就逃不掉了。

        虽然他不太看好对增枝的本领,但他此时能慷慨请缨,倒也不失为英勇之举。何况当众人面,自己也没有拒绝的道理。想到这里,李景隆大声一喝道:“好!便依你!本帅六千亲军分一半给你,你需竭力死战,莫负本帅重托!”说到这里,李景隆又一扭头,大声叫道,“拿酒来!我要为李参将壮行!”

        转眼功夫,一个军校用个盘托了两碗酒来,李景隆上前两步,拿出一碗递给增枝,正欲说几句慷慨之词,却见增枝身后身影一闪,紧接着一道寒光直射过来。

        李景隆反应极快,眼见寒锋将至,他一个后仰,栽倒在地,然后就势打滚,迅速向旁边滚动了一丈有余。

        行刺的正是玉蚕。见一击不中,她捏紧匕首赶紧追上,欲弯腰再刺。李景隆见玉蚕追来,心中大恐,忙抬起脚狠力一踹。玉蚕一门心思向前猛扑,正巧被踹中,当即倒地,手中的匕首也就此滑落。

        帅台上顿时大乱。所有人都没料到会有人行刺,一时都慌了手脚。李景隆此时已爬了起来。一眼望去,这位兵主头顶上的金盔早已脱落,浑身上下沾满尘土,几缕发丝飘于风中,显得狼狈不堪。稳住身子后,李景隆眸子中冒出熊熊怒火,当即对吓呆了的亲兵们高叫道:“还愣着做什么?快把这个刺客拿下!”

        众亲兵如梦初醒,赶紧抽刀向前。

        玉蚕抬头一望,亲兵们已如狼似虎般围了上来。千钧一发之际,她目光一瞥,发现身旁李增枝还呆若木鸡般僵立当场,显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懵了。眼见李增枝如此,玉蚕忽然心生一计。她一跃而起,冲到李增枝跟前,趁其不备拔出其腰间佩剑横在他颈上,放声大叫道:“谁敢上前,我便与他同归于尽!”

        亲兵们的脚步戛然而止。李增枝的身份他们是知道的,一时间,大伙儿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瞄向了李景隆。

        李景隆脸色铁青。此时他已瞧出,这个体型消瘦、声音尖利的亲兵其实是女扮男装,不用问,此必是李增枝掳的那个官妓无疑!想到李增枝色迷心窍,害得自己险些丧命,李景隆气得是七窍生烟,恨不得当即下令,命众人一哄而上,将玉蚕刺成个马蜂窝!可当看到浑身筛糠的李增枝眼巴巴地望着自己时,他顿又忍不下心来。毕竟,这是自己的亲弟弟,唯一的亲弟弟!

        见李景隆犹豫不决,众亲兵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围成个半圈,向着玉蚕步步紧逼。玉蚕也没有办法,只能步步后退,一转眼便退到了奉着黄钺的案几前。

        此时局面已渐明朗。虽然亲兵们投鼠忌器,一时不敢动手,但玉蚕深陷重围,被擒只是早晚间事,断无生还之理。本来,玉蚕早已抱定死心,一开始就没打算活着出去。可方才刺李景隆不中,眼下他已被亲兵团团保护起来,自己再无机会。想到功败垂成,徐家与妙锦难逃大劫,玉蚕心中悲愤万分。忽然,她赶到后面有什么东西顶着自己,一回头,却是那金光闪闪的黄钺,再往案几后一看,南军大纛的旗杆正竖在那里。

        玉蚕心思一动,想起自己年幼时,长年在甘肃边地为官,素好兵事的父亲曾在闲聊中跟自己提道:“纛乃军之魂,纛倒则兵溃,纛失则军亡……”

        一时间,玉蚕忽然有了个想法:杀李景隆是为了帮燕军得胜,若能毁了大纛,南军同样难逃大劫!只要南军大败,李景隆也就完了,如此岂不是殊途同归?

        此念一生,玉蚕心思顿时活络起来。她又看了看红木案几上的黄钺,忽然把李增枝往前一推,同时扔了手中宝剑,转而双手拿起那把黄钺,直冲到旗杆下,对准后用尽浑身力量一劈!

        黄钺象征天子权威,虽然所蕴含之权力无限,但本身从来不会真正用于斩杀。不过黄钺毕竟是军国重器,就算明知是个摆设,在铸造时也是精工细磨,所用原料都是仔细甄选的上等精铁。这柄黄钺锋利无比,其斩金破锐的能力较任何上好兵器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玉蚕这一劈下去,只听得一阵木材撕裂声,黄钺已深深嵌入旗杆中。

        见玉蚕砍大纛旗杆,李景隆大惊失色,当即失声叫道:“快,快阻止她!”

        玉蚕捏着钺柄抽了抽,似乎想把它抽出来再补砍一次,不过黄钺嵌入的太深,凭她一己之力怎么也拔不出来。不过仅这一击也就够了。此时东风正劲,玉蚕这一砍,已在旗杆上留下一个巨大的裂缝,再加上风势相助,旗杆终于在矗立不住,竟“轰”地一声,直直倒了下去。

        “天啊!”旗杆一倒,纛旗顿时落地,台上众人见此情景,皆惊得面如土色。玉蚕这时反倒平静下来。她理了理发鬓,从容移步上前,拣起先前扔落于地的宝剑,再轻蔑地扫视面前众人一眼,忽然凄厉一笑,横剑颈前用力一抹,一股鲜血喷涌而出,一代佳人就此香消玉殒!

        就在玉蚕倒地的同时,北面远处的燕军阵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呼声,李景隆听着,先是一震,继而浑身瘫软,一骨碌栽倒在地……

        在玉蚕砍南军大纛时,燕军的处境已十分不利。长时间的厮杀,燕军将士的体力消耗十分之大,冲杀之势也缓了下来,已陷入苦战;就在半个时辰前,前军主将徐忠还在作战中被南军大刀劈中,当即被削了四个手指,幸亏丘福急忙赶到,暂摄其主将之职,前军才没有崩溃。朱棣也已摆脱瞿能追杀,狼狈不堪地逃回中军阵中。可就是他,也无力挽回渐渐显露的颓势。就在燕军众将心急如焚时,远方的南军大纛竟然倒了!

        眼看着南军大纛倒下,朱棣欣喜若狂,他虽不知敌营究竟出何变故,但也大致猜到,此举多半和自己的精心设计有关。纛旗一倒,燕军将士欢声雷动,不待朱棣下令,大家便已重振精神,个个狂呼乱叫地向南军猛扑过去。而此时的南军上下却是惊骇异常。他们不知道究竟发生何事,见己方大纛倒下,众人都以为中军大营被袭,主帅也已凶多吉少,一时间,本来越战越勇的南军似乎一下子被抽干了全部血气,军心顿时大乱。当燕军冲来时,他们再也没有死战的勇气,个个惊慌失措地向后溃亡。顷刻间,战局便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南军开始全军溃败。</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永乐风云,小说《永乐风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永乐风云 第二章 乾坤易势(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