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流氓与贵族TXT下载>>流氓与贵族>> 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5)TXT下载

    流氓与贵族: 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5)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5)

        首先,与其巫术传统有着密切关系。早在东夷文化时期,齐地先民就有用龟甲占卜的习俗,而齐国的开国之君姜太公更深通此道,看看电视剧《封神榜》就更明白了。

        其次,天文学的发达。齐地的天文学在战国时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内容是对星象和云气的观察,也包含有关的吉凶占验。《甘石星经》都熟悉吧,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捣弄出来的。

        再次,与地理环境有关。茫茫大海尽头似乎有神仙所在,神仙就住在海岛仙山中,从大陆遥望,山就在虚无缥缈间,让人浮想联翩,和神仙会面那是怎样的惬意。普通国民做不到,难道齐王做不到吗?齐王做不到,最牛的秦始皇做不到吗?秦始皇全方位接受了齐地的“五德终始说”,对齐地的方术文化也就不排除了,不但不排除,还要派这些方士去寻不死药,寻仙人。可惜的是,我们的始皇帝到死也没见到神仙。哎!神仙哪那么容易见到呀。

        刘邦建立汉帝国后,对秦帝国一切照搬。有汉一代,鬼神无处不在,刘恒也不能免俗,对鬼神达到了痴迷程度,乃至于公孙臣谈及黄龙出现,让他只好严肃地面对帝国正统性的问题,而新垣平的一番表演更是把刘恒的热情推到极致。可骗局一旦被揭开,一盆冷水浇下来也真够刘恒的戗。如果执政者像敬畏鬼神一样敬畏苍生,又何必让后人纠缠这样的问题呢。

        刘恒的检讨书

        从公元前165年到公元前163年,在这三年里,刘恒一直在讨好鬼神,他是不是把苍生甩到一边不理不问了呢?当然不是,要知道在皇权时代,刘恒是个非常出色的皇帝。他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很不容易。

        就在“新垣平事件”结束数月,刘恒下了一份诏书,诏书的内容如下:

        近来连续几年歉收,又有水旱、疫情,我非常担忧。我愚而不明,不知道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难道是我治国有失、行为有过吗?是天道不顺,地利不得,人事失和,鬼神不祭吗?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奉养百官过于浪费,无用之事做得太多了吗?为什么国民粮食缺乏?可土地没有比以前减少,人口也没有比以前增加,按人均占有耕地计算,现在比古代还要多,但民众的粮食却严重缺乏,造成这种过失的原因是什么?

        莫非是从事工商业的人多?莫非是造酒大量耗费了粮食?莫非是六畜吃粮食太多?这些大大小小的原因,我不知道哪个是最根本的,可以由丞相、列侯、二千石官员、博士共同讨论这些问题,有能够帮助国民的意见,可按照各自的思路做深入探讨,无需隐瞒如实地告诉我!

        这份诏书写得很真诚,某种意义说,这也是一份写给国民的检讨书。他并没有说多难兴邦,而是对发生的灾难感到无所适从。要知道就在三年前,他还为多年的五谷丰登高兴,可眼下发生的一切难道是因自己过于荒诞所致?

        刘恒提出的质疑几乎是农业文明时代的所有问题,但他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但他能提出这些问题无疑证明他是一个好皇帝,毕竟他没有推卸责任。

        忧患与渐进

        谈谈礼和法

        今天,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很多,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并不多。界定知识分子的标准只要看其是否保持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在天下苍生面前,知识分子应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道义承担。换句话说,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这里可没有说为皇帝而活。

        从贾谊出任帝国博士到他忧郁地离开人世,这十二年里(公元前179年到公元前168年),他提出一系列政治理论,主要关注帝国的现实问题与长远规划。当时帝国虽不可避免地出现天灾,但基本属于稳定状态,这点成了帝国决策层的普遍认识。贾谊可没这么乐观,他认为帝国目前的状况很糟糕,说天下太平的人不是装疯,就是卖傻。不仅糟糕,而且值得大哭特哭。今人会给贾谊扣上“愤青”的帽子,认为他“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正是心忧天下,才会有深刻的见解。如果一个人只是盲目地乐观,说他能写出深刻文章是值得怀疑的。

        贾谊的忧患意识一方面源于自身的素养,一方面源于他对秦帝国迅速崩溃的反思。秦国励精图治,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终于一统宇内。在实现统一的进程中,秦国以法家思想为其治国宗旨,其军队更是被打造成虎狼之师。可这般强悍的帝国却如此短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眼下非常平静的汉帝国是否会重蹈覆辙?贾谊认为秦国在统一进程中的政策值得赞许,但是在帝国一统的情况下就该改弦更张,不该一味重法而忽略礼。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大概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清军入关后,礼仪之邦也就消逝了。汉族连民族服装都没了,以至于把满族服装当成汉族服装,并美其名曰“唐装”。好在满族被同化,也不在意汉族的侵权行为。不过民间依然有汉服喜爱者,当他们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时,人们都会驻足观看,外国人还以为他们是韩国人呢。事实上中国人穿这样的衣服已经两千多年了,不穿汉服也就四百来年。

        穿衣戴帽是礼的范畴之一。到底什么是礼?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行为规范、习惯法。古代先民们很早就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个规范,否则人类将很难生存下去。周公制礼作乐才把这些原始习俗规范化、系统化,以维持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根据宗法制原则进而创立分封制,随着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伦理政治让步于地缘政治,诸侯为了各自利益而不顾亲戚关系,礼便失去了实际功效。虽有礼仪活动,基本属于表面文章。孔子他老人家看不下去,连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流氓与贵族,小说《流氓与贵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流氓与贵族 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5)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