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流氓与贵族TXT下载>>流氓与贵族>> 第四章 大风起兮(13)TXT下载

    流氓与贵族: 第四章 大风起兮(1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四章 大风起兮(13)

        刘军宁先生致力于宪政研究,他希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找到相关的理论资源。他寻找的对象就是老子的《道德经》。他写了一组有关老子与孔子的对话,详细阐述了老子的政治理念。用刘军宁先生的话讲:“老子是‘天道’思想的集大成者。天道是中国传统概念系统中的枢纽。我曾提出,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的思想传统,那一定是‘道’;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一定是‘天道’。天道者,华夏传统之大端也。”(《天道要回还》,载于《南方周末》2007年8月16日)在他看来,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可以找到的,无非是多与少的问题。当下的使命就是我们应该来挖掘这个资源,发展中国本土的天道自由主义,并把它扩展为政治秩序,落实为政治制度。期待!

        衣锦还乡,风起云扬

        公元前195年,不知是否冥冥中注定,恰恰这一年,刘邦也离开了人世。刘邦交代其他人对付英布,便向长安返回,途中回了趟家乡。中国人有着深沉的归乡情节,故土深情总是那样浓厚。虽然青春年少在外打拼,到老也要“落叶归根”。在以火葬为主的今天,大概只能魂归故里。只要你在外面有一定成就,自然想回家看看,不仅仅现在人有此想法,当年的项羽也是如此。于外飘荡,无一成就时也便“无颜见江东父老”了。

        回到家乡的刘邦已荣为皇帝,他当然感到骄傲,而家乡人以能出个皇帝而更感荣耀。刘邦召集父老乡亲举行酒宴,那时候没有摄像机、照相机,也没有dv,音乐也只能靠口口相传。刘邦召集了一百二十个少儿,临时组建皇家少儿合唱团。酒正酣时,他亲自奏乐吟唱原创歌曲:“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便是后来传之千古的《大风歌》。

        刘邦让合唱团跟唱学习这首新歌,在乐队伴奏下,他不由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高祖本纪》),对家乡的父老兄弟表示:游子漂荡在外,每每思念家乡顿感悲伤,虽然我把帝国的都城建在远离故乡的关中,但是他年我死后,即使是魂魄也是乐于怀念我的家乡的啊。自从我从沛地起家闹革命,平息阻止暴政,才有了今日的天下。故此我要把沛地作为汤沐邑(帝王贵族的封地。邑中所出赋税为其斋戒沐浴之费用),免除你们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交税服役。如此游子情怀显示了六十二岁的刘邦对于人世的诸多感慨。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音乐一直不离我们左右。实在无法想象,没有音乐的人类会怎样。公交车上、街道上都会见到带耳机的人们,绝大多数人都在享受音乐的熏陶。现在我们认为音乐就是一种艺术,但我们的先人可不这样认为。

        今天的音乐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乐。音和乐是不同的,音的出现,是由人心生也。人的内心变化受外界之影响,一旦受了影响也就形成了声。声互相应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也就产生了音。把音组合演奏,配之乐器舞蹈,也就形成了乐。不同的声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才要用乐来调和人们的声音,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既然音在人心中产生,乐又与伦理政治相通,那么,知声而不知音的便是禽兽,知音而不知乐的便是普通国民。唯有君子才懂得乐。所以,治理国家一定要晓得,审察声以知音,审察音以知乐,审察乐以知政治。在古代先人看来,“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史记·乐书》),一个懂得乐的人,他也就明白了礼,也就是明白了个人的道德规范与社会准则。</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流氓与贵族,小说《流氓与贵族》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流氓与贵族 第四章 大风起兮(1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