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天崩地解TXT下载>>天崩地解>> 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10)TXT下载

    天崩地解: 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10)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10)

        最关键的是,马士英本人自来甚少门户之见,如东林系的抗清志士陈子龙在其自撰的年谱中就道:

        贵阳(马士英),先君同籍也,遇予亦厚。其人傥荡不羁,久历封疆。于门户之学,非素所深研也。《陈子龙诗集》附录二《陈子龙自撰年谱》。

        且他对东林亦无任何敌视,不但没有敌视,他主观上还是非常想和东林修好的,也确实花了大力气,做了相当的举措维护了东林体系人士,着实救了不少东林体系人士及他们家眷的性命和仕途。一位亦属东林体系的求社、几社成员杜登春这样说道:

        南中建国,贵阳马士英为娄东(张溥)好友,一时拥戴窃柄,甚引重东林,起用钱(谦益)、徐(汧)、陈(子龙)、夏(允彝)诸君子……复社中失节者(即北京降大顺者)贵阳阳加叹恨,阴为矜怜,悉欲置末减。杜登春:《社事始末》。杜登春是陈子龙好友,同属晚明文学流派“云间派”。柳亚子诗云:“平生私淑云间派,除却湘真便玉樊。”其中“湘真”指的是《湘真阁集》,作者便是有“云间绣虎”之称的“云间派”首席陈子龙;“玉樊”指其弟子抗清烈士夏完淳的《玉樊堂集》。杜登春与夏完淳也是好友,夏完淳是夏允彝之子,十五岁时随陈子龙和其父起兵抗清,其父先殉国,夏完淳亦于顺治四年被洪承畴俘杀,时年仅十七岁。他的尸体由杜登春送还松江,葬于小昆山下荡湾村其父夏允彝墓侧。夏氏父子著有《幸存录》、《续幸存录》,内容大体为东林事略。

        再者,马士英在举荐阮大铖的问题上与东林党诸人闹僵之后,亦未尝便有敌对之意,他还是试图与东林党人搞好关系。双方出现裂隙后,他与东林名士姜曰广有天在内阁闲聊时,说起复社领袖张溥乃“我故人也,死酹而哭之”,姜曰广嘲讽他道:“公哭东林贤者,亦东林耶?”马士英当时的回答就颇有委屈意,道:“予非畔东林者,东林拒予耳。”言语中这一个“拒”字,可见其人对东林本无恶意,且颇有归东林之意。当时另一位东林系大臣高弘图也在场,他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遂居中周旋,马士英于是“颇有和解意”李清:《三垣笔记》卷下;《明通鉴附篇》卷一,下。。

        在如此大好形势下,何以最终双方依然闹至不堪收拾而决裂?

        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东林党人狭隘的门户之见,以及那些自私甚至嫉妒之心。

        三、五百年作者、有明一代唯一诗人之奸臣阮大铖

        东林一脉孜孜不倦针对的,便是马士英举荐阮大铖一事,双方因此至水火之势,此事亦往往被东林一脉及后世史家举为马士英企图为魏忠贤“逆案”阉党翻案的证据,也是马士英名登《奸臣传》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这阮大铖的生平事迹以及和东林的恩怨也必须要仔细说说才成。

        阮大铖,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其人美髯须,民间又称“阮胡子”,极具才华,是明季著名的才子,甚至被推许为“江南第一才子”。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以忧归乡里。他先前是东林元老高攀龙的门生,又与东林烈士左光斗是同乡,故阮大铖早年也是东林少年。此人之品格固不值一提,但与他是不是阉党,又是不是罪大恶极却是两回事。

        天启四年(1624年)春,吏科都给事中缺,按序应是阮大铖当迁,左光斗遂招其前来上任。哪知东林骁将星、高攀龙、杨涟等人以“察典”将近,即将与齐、浙、楚三党及魏忠贤展开大战,而天启三年的“癸亥京察”斗争中东林损失又颇大,是以他们欲任用更近东林核心的魏大中以增加战斗力,于是将阮大铖补去了工科,由此导致阮大铖与东林结怨,改而去走魏忠贤的门路。对此,有“归奇顾(炎武)怪”之称的归庄曾点评到:“阮谓资应属己,而魏夺之,遂激而入邪人之党……激成阮入彼党,未始非失计。盖阮实有可用之才,惜诸君子无使贪使诈之作用也。”《归庄集》卷十。</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天崩地解,小说《天崩地解》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崩地解 东林党、“阉党”和明清之际的党争(10)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