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2030中国TXT下载>>2030中国>> 第六章 共同富裕社会(2)TXT下载

    2030中国: 第六章 共同富裕社会(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六章 共同富裕社会(2)

        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十几亿中国人民的人心、民心所向,共同利益、共同事业所在。

        一、城乡共同富裕

        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特征。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解体到城乡二元结构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断演变和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又先后出现了三元、四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历史转型;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基本方向也必须按照这一独特的历史逻辑走向四元一体化。城乡共同富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多元社会结构一体化的直接表现,具体体现为基本消除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出现趋同。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趋同。由于城市和乡村在价格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按现价计算的城乡收入差距要明显高于按不变价计算的差距。按照不变价计算,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09年,达到27倍,低于按照现价计算的33倍。2010年,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在近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两者之比开始出现明显下降。在2010—2030年间,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将总体上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继续呈下降趋势。按不变价计算的城乡收入差距在2015年将下降到25倍,在2020年下降到24倍(见图6—1),在2030年有望降低到22倍左右,略低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差异水平,届时,按现价计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接近9万元,农村居民纯收入接近4万元。

        图6—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1978—2030)

        注:其中图示上部曲线为城乡收入现价之比,下部曲线为城乡收入不变价之比。

        计算数据来源:1978—2010年数据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摘要(2011)》,2011—203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数据系作者估算。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趋同。由于城乡地区价格水平不同,真正反映城乡差距的最好指标是恩格尔系数,它也明显地小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首次下降到40%以下,达到富裕的生活水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在2012年左右也下降到40%以下(见图6—2),总体上从小康类型的消费结构进入到富裕类型的消费结构,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图6—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1978—2030)

        注:图中上部曲线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部曲线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计算数据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摘要(2011)》;2011—2030年数据系作者估算。

        2010年,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大约为10年,即农村恩格尔系数相当于2000年城镇恩格尔系数的水平,2020年缩小为7年,2030年缩小为3年。从具体的消费结构上看,城乡居民的食品、服装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占总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住房、医疗、教育、文化与娱乐领域的支出比重不断上升。

        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正在 “四化”,即农业现代化、农民兼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工城镇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使得占90%以上的非农业可以大力支持和反哺农业;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并将大大超过农村人口,使得城市可以大力扶助和带动农村;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既增加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又减少对农业、农民的税费,进而合力促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实现共同富裕。

        二、地区共同富裕

        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参见胡鞍钢、王绍光、康晓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一个中国、四个世界”曾是我们对中国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理性认识和生动描述。所谓第一世界是指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上海和北京;第二世界是指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低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和辽宁;第三世界是指高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河北,以及东北和华北中部地区;第四世界是指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参见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但是,中国的地区发展水平从上世纪90年代的加速趋异转向过去几年的趋同。各地区间人均gdp差距缩小的趋势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出现,到2010年,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系数已经下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056,低于1990年的060。

        未来20年,地区发展大趋同。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各发展指标趋同;20世纪90年代,各发展指标局部趋异;进入21世纪,大部分指标又开始趋同;未来20年,地区发展水平开始全面趋同,而且差距越来越小。在2030年,城乡及地区间公共服务和人类发展水平的差距最小,基本能够实现不同地区、城乡间与不同人群间的人类发展水平的一致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异略大于公共服务差异,但差别并不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于前两者,但与当前相比,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见表6—1)。公共政策在调节多维差距上的能力越来越强,手段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覆盖全体人民的高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将基本形成。</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2030中国,小说《2030中国》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2030中国 第六章 共同富裕社会(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