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21)
三国魏晋南北朝(21)
(取材自《梁书·本纪·元帝》、《陈书·同弘正》)
十、南朝·陈
89.归功徐陵
南朝太建三年,陈宣帝陈顼(569-582)升迁徐陵为尚书左仆射,徐陵启奏力推周弘正、王劢等人任职。陈宣帝召徐陵入内殿,问道:“你为什么这样固执地推辞此职,而要另举别人哪?一徐陵说:“周弘芷跟着陛下由长安还都,王劢是相府长史,张种是圣上的亲戚,若论从旧臣中选贤德之士,臣宜居后。”徐陵坚持了好几天,宣帝苦苦相劝,徐陵才奉诏就职。不久,朝廷议论北伐之事,陈宣帝说:“我意已决,卿等可为我推举元帅。”众臣议论,都认为中权将军淳于量可当此任,共同签名联奏推荐。唯有徐陵说:“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南,对那里的风俗民情十分熟悉,三军统帅之职,非他莫属。”争论了几天都定不下来。后来,都官尚书裴忌说:“臣同意徐陵的奏表。”徐陵应声说道:“非但吴明彻是很好的元帅,裴忌则是很好的副帅。”这天,陈宣帝下诏拜吴明彻为大都督,命裴忌监军事。不久,他们便攻克淮南许多地方。陈宣帝得此喜讯,置下酒席庆贺。席间,陈宣帝举杯对徐陵说:“还是你知人善任啊!”徐陵避席①①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是一种表示敬意的动作,称为避席。对陈宣帝说:“决策还是由圣上作出的,并非为臣之力也。”陈宣帝于是加封徐陵为侍中。
(取材自《陈书·徐陵》)
90.“狎客”辅太子
陈宣帝陈顼在位时,立长子陈叔宝为太子。陈叔宝想以太子中庶子江总为太子詹事,命管记陆瑜去对侍中孔奂说这事。孔奂对陆瑜说:“江总有华无实,辅佐太子,恐怕并不合适。”陆瑜如实向太子陈叔宝回禀,陈叔宝非常恼恨,于是自己去向父皇陈宣帝言说。陈宣帝打算答应下来,孔奂得知,又启奏宣帝,说:“江总是个浮华的人,今皇太子也有些浮华,怎么可再信用这样的人。依臣愚见,可选敦厚庄重的人、辅佐太子。”宣帝问道:“依卿所言,那谁合适呢?”孔奂答道:“都官尚书王廓,世有美德,识性敦敏,可以担当此任。”那时,陈叔宝也在陈宣帝身边,他极力要求任江总,为太子詹事,陈宣帝最后还是照太子陈叔宝的意见办了。江总是个浮艳文人,虽然本人并没有什么恶行,但是陈叔宝当皇帝后,他担任尚书令,不理政事,成天带着一大批人陪陈叔宝吃喝玩乐,吟诗饮酒,有臣下谏劝者,即以罪罢去之,当时称江总等这批人为“狎客”,最后终于使陈叔宝成为亡国之君。孔奂竟如此违逆皇帝的旨意,坚持有利于朝政大局的意见,其鲠直可见一斑。只是陈宣帝对他的直言并未采纳,这是很可惋惜的事。
(取材自《陈书·孔奂》、《陈书·江总》)
91.不能始终信用毛喜
陈宣帝在位十四年,起用曾与自己在当皇帝以前共事多年的荥阳阳武人毛喜。毛喜居官散骑常侍、吏部尚书、信威将军等职。宣帝将政事委托给毛喜,毛喜也尽心辅佐。他常有谏诤,宣帝多所听从,得益甚多。由此,十余年间,江东地虽狭小,可也称得上是全盛一时。唯有北伐淮北一事,陈宣帝未采纳毛喜的主张。“当时,陈宣帝问毛喜:“我想进兵彭、汴,你意如何?”毛喜答道:“臣只是个干实事的人,丽不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不敢预测未来。我认为淮北新近刚刚平定下来,边界上的骚乱还未完全平息,周朝已想吞掉齐国,我朝以疲惫的将士,孤军深入,恐难以与其争胜。况且长驱北伐,必定要放弃我江南水战之长处,而用车骑陆战是我吴人的短处。依臣愚见,不如安民保境,广募英才,顺应天时变化再作谋划,这是长久之计。”陈宣帝不听。直到后来,派去北伐的吴明彻被周朝击败,宣帝才信了毛喜之言,深感后悔,说:“卿之所言,今已被验证。”陈宣帝后来又对袁宪说:“不用毛喜计,才造成这么惨败的结局,我的过失也。”由于陈宣帝日益亲近毛喜,毛喜说话也更无所顾忌。皇太子好酒色,每每与宫中宠幸之人作长夜欢宴,毛喜为此曾向陈宣帝进言。陈宣帝以毛喜之言告诫太子,太子暗中怀恨毛喜。由于毛喜对陈宣帝说话无所回避,也终于渐渐被陈宣帝疏远。
(取材自《陈书·毛喜》、《南史·毛喜》)
92.大难不死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是陈宣帝长子,陈宣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陈宣帝临终前一天,陈叔宝的二弟始兴王陈叔陵想除掉陈叔宝,谋夺皇位。陈叔陵命令典药吏说:“切药刀钝了,应磨磨快。”陈宣帝去世,仓促之际,陈叔陵命令左右快快取剑来,左右不知其意,忙取朝服与所佩木剑送上去,陈叔陵一见勃然大怒,斥退左右。陈叔宝的四弟陈叔坚在一旁见状,怀疑陈叔陵有异图,便在暗中观察他的行动。第二天陈宣帝小殓,陈叔陵袖内藏着切药刀入灵堂。趁陈叔宝不备,一刀砍去,正中陈叔宝颈项,当即倒地。皇太后与陈叔宝乳母乐安君吴氏都用身体护住陈叔宝,才得保全性命。陈叔坚从陈叔陵身后将他抱住,把刀夺下,想把他杀死,便问陈叔宝:“是把他现在就杀了,还是待后处置?”陈叔宝因伤势过重答不出话。不一会儿,陈叔陵奋力挣脱,逃出云龙门,来到东府。他召集左右人等把青溪桥切断,又把东城囚犯放出充作兵士,还派人去新林,召回他原先准备好的人马。陈叔陵自己身披铠甲,戴白布帽,登西城门。当时,朝廷兵力都部署在沿江防守,城内空虚,陈叔坚向太后说,派太子舍人司马申以太子之命召右卫萧摩诃,令他讨伐陈叔陵。当天萧摩诃的兵就把陈叔陵的部将戴温、谭骐瞵等擒获,送入内城,斩首于尚书阁下,并将他们的头悬于东城。陈叔陵心慌意乱,不知所为,竞将他的妻妾杀尽,率左右数百人奔走新林,萧摩诃追上,将他斩杀于丹阳郡,余党尽数擒获。
(取材自《陈书·高宗二十九王》)
93.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
南朝陈太建十三年,陈宣帝陈顼染病,小仆射袁宪与吏部尚书毛喜都被委以重任。宣帝曾握住袁宪的手说:“我儿尚幼,后事托付于卿。”袁宪说:“群臣都希望圣上身体康复,治理朝政,臣下未敢奉诏。”至德元年,陈叔宝即位,史称陈后主(583-589)。袁宪奏请解职,陈后主未许。皇太子不尊典训,袁宪谏陈十条子陈后主,皆援引古今,言辞恳切。皇太子表面上接受,而内心无改正之意。陈后主欲立宠姬张贵妃之子始安王为嗣,便同群臣说起此事。吏部尚书蔡徵顺应皇上旨意表示称赞。袁宪厉色斥之,说:“皇太子是国家未来继承皇位的人,应是万众之心所向者。你是何人,轻言废立!”
后来,陈后主把太子废为吴兴王。不久,陈后主得到了袁宪专门为此事给他的谏书,陈后主看后叹道:“袁德章(袁宪字德章)实是骨鲠之臣。”当即将袁宪封为尚书仆射。
祯明三年,隋军讨伐陈朝,隋将贺若弼攻入皇城,放火烧北掖门,宫廷卫士都纷纷逃散,朝廷大臣也都各自隐匿,唯有袁宪侍卫在陈后主左右。陈后主对袁宪说:“我待你,从来没有比对他人有什么特别优待的地方,今日见你对我如此,真可说是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陈后主惶惶然想躲藏起来。袁宪正色道:“北兵入宫,必无所犯,大事已至于此,还望陛下安然处之。臣希望陛下整束衣冠,去至前殿,就像当年梁武帝见侯景那样。”陈后主不听,下塌逃匿而去,袁宪追至后堂景阳殿,见陈后主已跳入井中。袁宪向井下哭拜而去。
(取材自《陈书·袁宪》)
十一、北朝·北魏、东魏
94.左右百官皆不可信
北朝北魏天赐六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86-409)得了重病。那时,灾变屡屡发生,道武帝忧愁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喜怒无常,归罪于臣下,说左右百官都不可相信。平日常常追思既往的成败得失,从白天到深夜整日独语不止。朝臣当中,凡是往日对他有所旧恶的人都被他杀害,死者的尸体都陈放在天安殿前。其余臣下见此情景都吓坏了,有的脸上变色,有的喘息不止,有的步履乖乱,有的言辞失措,道武帝一看到这些言谈举止反常的情况,就认为这些人是对他怀恨在心,便下命令他们自己用手打自己。弄得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官府懈怠,百工偷窃,盗贼公行,街道巷里人迹稀少。道武帝闻之,说:“这情形是我造成的,待过了这灾年,我当重新治理,恢复清平。”</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