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6)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6)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秦汉(66)

        弘农太守成语上任后,想在郡内造成一个廉洁政治的局面。起用著名儒生岑晊为功曹,儒生张牧为中贼曹吏,首先在郡县官吏中举善纠濁。宛县有一个宫商张泛,是汉桓帝宫中一位美人的亲戚,常以雕缕玩好之物赂送宦官,由此得到官位,倚势欺压百姓,岑晊与张牧劝成谱逮捕张泛,恰好在审讯过程中遇到大赦,岑晊不顾赦令,杀了张泛及其宗族宾客两百余人,然后奏闻汉桓帝。中常侍侯览于是教张泛之妻上书汉桓帝鸣冤。按《后汉书·孝桓帝纪》说,延熹八年三月,有一次“大赦天下”,大约就在这个时候。另外,太原太守刘踬,因为宦官小黄门赵津,欺压百姓,横暴一县,派郡吏王允讨捕后,也遇到大赦令,刘踬也不顾赦令而命王允将赵津杀了。其他宦官也借张泛妻上书鸣冤的机会,到汉桓帝处告刘踬的状。汉桓帝大怒,于是将成语、刘踬两位太守全部下狱,有司讨汉桓帝的好,提出两人有罪当杀。

        另一位山阳太守翟超,任儒生张俭为东部督邮。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县,侯览一家贪侈骄纵,前后夺百姓居宅381所、田118顷,自己造了府第16区,都仿照皇宫式样,建有高楼、池苑、堂阎;侯览又拆掉百姓的房子、挖掉百姓的坟墓,腾出空地来为自己预先制作庞大的寿冢,其余款压平民、掠子之类的事则更多了。张俭把这一切调查清楚后,写奏章通过山阳太守翟超奏报汉桓帝。但是侯览是宦官,就在汉桓帝身边,他把张俭的奏章压下来,不让汉桓帝看到。翟超于是命张俭抄了侯览的家,藉没其财产,并再次奏报汉桓帝,奏章仍被侯览压住。侯览反面向汉桓帝诬告翟超。另外一个中常侍徐璜的侄子徐宣任下邳县令,更为暴虐,他曾经欲娶原汝南太守徐皓之女,徐皓不同意,他就带着吏卒到徐皓家,抢来徐女后,把她作为射箭的靶子,就这样活活射死了。东海(下邳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东海郡国约相当于今江苏、山东省部分地区,下邳属于东海郡)相黄浮知道此事后,立即收捕徐宣全家考间,东海郡国掾史因为徐宣的后台硬,都力劝黄浮不要处理徐宣,黄浮说:“像徐宣这样的国贼,我今天杀了他,明天因此而死,亦足以瞑目了。”斩徐宣,暴其尸以示百姓。徐璜便向汉桓帝诉冤。汉桓帝马上支持侯览和徐璜,下令将翟超和黄浮髡钳(剃去头发,用铁圈柬颈),服劳役。

        太尉陈蕃、司空刘茂等大臣共同谏劝汉桓帝,要求宽免刘踬、成谱、翟超、黄浮,汉桓帝不高兴。有司讨汉桓帝和宦官们的好,劾奏陈蕃等不该为罪臣说情。刘茂等大臣不敢再讲话了。陈蕃于是单独写了一封谏书说:“臣听说齐桓公欲立霸业,专心于内政;《春秋》对鲁国国君,虽有小恶亦必纪载。国之君主,必先严格要求自已,而后及人。如今寇贼在外,四肢之病;内政不理,心腹之患。臣睡不能安,食不能饱,实在是担忧陛下日亲左右之臣,而日疏忠谏,内患渐积,外难方深。陛下从列侯身份超拔,继承天位。一个家庭,若已积蓄百万财产,子孙尚耻愧失其祖业,何况产兼天下,受之先帝,岂能懈怠以自轻忽乎?陛下即不爱惜自己,难道不当想念先帝得之勤苦邪?以前梁氏五侯,毒偏海内,天启圣意,收而杀之,天下议论,本可稍加平息。明鉴未远,覆车如昨,而陛下左右之权,又相互扇结。小黄门赵津、大猾张泛等,肆行贪虐,奸媚左右,前太原太守刘踬、南阳太守成谱,纠而戮之。虽言赦后不当诛杀,追其本心,原在除恶。此事陛下有何应当气忿之处?而小人道长,欺惑圣心,遂使天威为之发怒。如加刑谪,已为过甚,况乃重罚,处以死罪乎!又前山阳太守翟超,东海相黄浮,奉公不屈,疾恶如仇,翟超没侯览财物,黄浮诛徐宣之罪,并遭刑坐,不得赦恕。侯览纵横民间,仅没入财物,已是侥幸;徐宣所犯罪行,死有余辜。过去丞相申屠嘉召责邓通,洛阳令董宣折辱公主,而文帝支持丞相,光武帝重赏洛阳令,此二臣并未因此而被杀。而今陛下左右宦竖,以奸人为其党类,遂罗织罪名,致使正直之臣,遭此刑谴。彼等闻臣此言,当复啼诉。陛下宜注意彻底改变近习小人干政之风,恢复朝臣的作用,公卿大官,五日一朝;选择清高之臣,斥黜佞幸之辈。陛下虽然讨厌、恼恨臣的上书,但身为人主,应为国家勉强自己,臣敢以死陈诉!”汉桓帝看了陈蕃的上书后,更加恼火,根本听不进去。而宦官却从此恨透了陈蕃。凡陈蕃选择推荐的臣子,全部用皇帝诏书的名义加以谴退,长史以下还要找个由头办他们的罪,只是因为陈蕃是名臣,还不敢把他怎么样。

        平原人襄楷到官门上疏,以天变灾异之说,讲了天象不利于皇帝的情况,然后说:“前年冬大寒,城傍竹柏之叶有伤枯者,臣闻之师曰:‘柏伤竹枯,不出二年,将对天子不和。’太原太守刘瑷,南阳太守成谱,志除奸邪,其所诛翦,皆合百姓之心。而陛下受阉竖之谮,乃重加考逮。三公上书,乞陛下哀怜刘踬等人,不见采纳而反被谴责,忧口之臣,从此将闭口不言矣!臣闻杀无罪,诛贤者,祸及三世。自陛下即位以来,频行诛罚。梁、寇、孙、邓(都是外戚),并见族灭,其从坐者又无其数。李云上书,明主所不应讳,杜众之死,是为了感悟圣心,陛下全无赦宥而一并残戮,天下之心均知其冤,汉兴以来,未有拒谏诛贤、用刑太深如今者也!”上书以后,没有回音,过了十几天,襄楷又上了一封书,再次提到汉桓帝“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汉桓帝不但没有听,反而给襄楷判了两年刑。另一些大臣上书为成语、刘踬讲话的,也被免官。

        结果,成谱、刘踬两位儒生出身的、知名当世的太守,竟死于狱中。岑晊、张牧因逃亡而保住性命。

        (取材自《后汉书·孝桓帝纪》、《后汉书·陈王列传》、《后汉书·党锢列传》、《后汉书·宦者列传》、《后汉书·郎觊襄楷列传》)

        135.党锢之祸

        汉桓帝愈来愈信任宦官而对儒生出身的官吏横加打击,于是进一步形成了儒生的对立情绪。当时洛阳太学生有三万余人,各地也有儒生,形成一股议政的力量,他们对儒生出身,敢于直谏、敢于与宦官势力对抗的大官们特别尊重,太学中有评价说:“天下模楷李元礼(司隸校尉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太尉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长乐卫尉王畅)。”其中,李膺的声望特高。

        李膺既是儒学世家,祖父、父亲也都任汉廷的重要官职。他自己则曾担任过青州刺史、洛阳太守、蜀郡太守、乌桓校尉、度辽将军、河南尹、司隸校尉等官职,可以说是朝官和州郡官、文官和武官都做过;做州官时,敢于杀贪官和豪强;做朝官时,敢于处理宦官及其亲属;做武官时,边境少数民族武装望风顺服。他又几次罢官,每次罢官后居家教授,生徒常千人;有一次罢宦后为宦官所陷,被处以服劳役的刑罚,赦免后照样坚持和贪官污吏作斗争,所以,他在儒生中简直成了一种正直官吏的象征。所以儒生一旦被李膺接待,就称为“登龙门”。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与韩荆州书》中,所说的“一登龙门,则身誉十倍”,用的就是李膺的典故。

        宦官小黄门张让的弟弟张朔为野王县令,贪残无道,甚至杀孕妇,听说李膺担任司隸校尉,吓得逃回京城,躲到其兄张让家中,张让怕李膺捉到张朔,把自己府舍中合抱的柱子挖空,要张朔躲在空柱子里面。李膺调查清楚后,带领吏卒入张让家,破柱逮捕张朔,交洛阳狱,审问完毕后,立即杀掉。张让向汉桓帝诉冤,汉桓帝召李膺入宫,当着张让的面问他为什么不先奏请便诛杀张朔。李膺陈述了张朔的罪行,然后对答说:“过去孔子为鲁国司寇,七天就诛杀少正卯。如今臣到官已有十天,惟恐处理犯罪的案件太拖拉,却不料因为处理得快反而获罪。臣固然知道受陛下责备,该当死罪,只希望再让臣任职五天再办罪,把一些最坏的官吏按期杀掉,然后愿就鼎镬之诛!”汉桓帝再也不说什么了,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司隸有什么错呢?”从此以后,所有宦官都鞠躬屏气,休假日也不敢出官。汉桓帝怪问其故,都叩头说:“害怕李校尉。”</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66)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