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47)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4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秦汉(47)

        隔了几个月后,汉元帝想重新起用萧望之,又下了一封诏书:“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故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导以经术,其功大焉。赐望之爵关内侯,食邑六百户,给事中,朝朔望,坐次将军。”汉元帝心中想以此为台阶,进一步任萧望之为丞相。弘恭、石显等宦官和史高等外戚自然心中发慌。这时,正好萧望之的儿子散骑中郎萧伋上书,为萧望之下狱事呜冤,上书中引了《诗·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事下有司,有司报告汉元帝:“望之前次犯罪很明白,并未对他有任何谗谮之处,而他却教子上书,称引‘无辜’之《诗》,失大臣体,不敬,请逮捕。”弘恭、石显知道萧望之一向高洁,不肯屈辱,于是向汉元帝提出:“望之为前将军辅政,欲排退许、史,专权擅朝。幸得免罪,又赐爵邑,与闻政事,不悔过服罪,深怀怨望,教子上书,归过于皇上。自以为靠着师傅的身份,有罪也能免予处理,这次若不致望之于牢狱中,以抑制其快快之心,则给予再多的恩惠,他也不能满意。”汉元帝说:“萧太傅脾气素来刚直,如何肯入狱?”石显等说:“人命至重,望之所犯的不过是语言薄罪,他也知道,不过坐几天牢就出来,不会有问题。”汉元帝表示同意。

        石显等人马上将汉元帝的批示封起来付交谒者,关照谒者当面交给萧望之。同时命令太常急发执金吾车骑包围萧望之宅第。使者到后,召萧望之看汉元帝批示。萧望之要自杀,夫人则认为,和上次差不多,都不是天子本意;萧望之又问其门生朱云,朱云也是萧望之一流的讲究气节的儒生,便劝萧望之自杀。于是萧望之仰天叹息说:“我曾经备位于将相之间,现在年纪已过六十了,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对朱云说:“快点和药来,不要再让我久留于这个世界上了。”竟饮鸩自杀。

        汉元帝听到萧望之死讯,大惊,伤心地拊掌说:“我本来就怀疑萧太傅不肯入狱,果然杀了我贤师傅。”这时,宫中掌管膳食之官刚刚送上午饭,汉元帝吃不下饭,为之涕泣,哭得亲近左右都跟着哀恸起来。于是,汉元帝召石显等人加以责问,怪他们考虑不周到。石显等人目的已达到,都摘下帽子叩头谢罪。

        萧望之自杀以后,有司请撤消其一切爵邑。汉元帝有诏加恩,长子萧伋嗣爵为关内侯。汉元帝终生怀念萧望之,每年都派使者去祭萧望之墓,终汉元帝之世,年年如此。

        前汉亡于外戚,后汉亡于宦官。汉代第一个起来自觉地反对外戚、宦官掌权的大臣,就是萧望之,下场如此,不亦悲乎!

        (取材自《汉书·元帝纪》、《汉书·萧望之传》)

        95.平地建昌陵的闹剧

        汉代自汉文帝预作陵墓后,其子汉景帝亦于生前的景帝五年预作寿陵。寿陵,是此后一切皇帝生前预作的陵墓的总称,大约是因为,造墓与死有关,加个“寿”字,预祝长寿,讨其吉利之意。所以一般百姓生前预作的墓,也叫寿冢。汉景帝预作的寿陵,名叫阳陵;大约是为了让皇帝墓前热闹些,还要召募一批百姓迁居阳陵,形成一个聚居点,称为邑。以后成为惯例。汉元帝预作陵墓渭陵,为了节约民力,不再召募百姓起邑;汉元帝真心实意相信儒学,从这些方面也可看出,儒学对皇帝还是能起些好作用的。

        到了汉成帝刘骜(前32——前7),就不免胡闹了。初即皇帝位的正始二年闰正月,汉成帝下诏,以渭城延陵亭为初陵,因山为陵,建造了十年,到鸿嘉元年春二月,汉成帝自己去看过初陵,不满意,于是大赦全部营筑初陵的罪人,停止初陵建筑,改在新丰戏乡的平原上,重新建造一个陵墓,叫做昌陵。汉成帝要将作大匠解万年估计一下,何时可以筑成,解万年估计三年可成。于是下诏动工。到鸿嘉二年,汉成帝又一次下诏,决定建立昌陵县,将郡国豪杰家产在五百万以上的五千户人家,徙于昌陵;并且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官吏在昌陵建立冢地和第宅。这是希望将来死后能有一大批死人和活人陪伴着他。

        不过,在实际上,要把平地堆上土,堆得像一座山一样,谈何容易。平地加高,要从遥远的山上取土过来,劳力耗费惊人;其次,山地作陵墓,本来就是坚固的,而平地加高后,地势松软。所以,前后花了五年时间,覆土的工人以数十万计,日夜施工,花费亿万,把整个国库都花空了。

        这时,前则故事中所说到的曾被萧望之推荐过的刘更生,改名刘向,曾向汉元帝写了一封非常尖锐的谏书:“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建造初陵时,规模较小,天下莫不称陛下贤明。后来改建昌陵,把低地增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数目上万;又起邑居(指建立昌陵县),限期紧迫。功费亿—万余。死者恨于下,生者愁于上,怨气感动阴阳,这就发生了饥荒,死掉的和流亡的人以十万数,臣甚感惶惑不安!如以死者为有知,发人之墓,其害多矣!若其无知,又安用大!谋之贤知则不悦,以示百姓则苦之!如果只是为了取悦于愚夫淫侈之人,又何必这样做呢?”这封谏书,口气说得相当重,汉成帝虽然没有怪罪刘向,但是也没有听他的。

        到了第五年上,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农民起义。这一来,所有公卿大臣都反对再把昌陵搞下去了。于是一致上书建议说:“昌陵由平地增高,积土为山,即使完成后底基仍是平地,从远山上搬来的客土,不能保持陵墓牢固,而兵士、佣工、罪人等筑陵墓的各类工人,以百万数,甚至燃烧脂火通宵劳作,取土与东山,土的价格甚至和粮食相等,筑造了几年,天下都因此劳累,国家疲敞,府库空虚,下至百姓,熬熬昔之。原来的初陵因其天性,是山里的真土,地势高敞,旁近祖宗陵墓,前又已有十年的功绪,宜回复到初陵,不要徙民。”

        这时,汉成帝没有办法,才在永始元年下诏罢昌陵说:“朕不能坚持原先的有德的做法,没有充分和下臣商量,过于相信将作大匠解万年的‘昌陵三年可成’的说法,结果作治五年,陵中的寝墓和陵上殿前的司马殿门尚未完成。天下虚耗,百姓疲劳,客土松恶,终不可成。朕想到昌陵这样困难,怛然伤心。古人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还有故陵也不要迁吏民去了,令天下百姓不要心神不定。”

        永始二年十二月,汉成帝下诏,把将作大匠解万年充军敦煌郡,罪名是:“明知昌陵卑下,不可为万岁居,奏请营作,建置郭邑,妄为巧诈,积土增高,多赋敛徭役,兴猝暴之作。”最精采的是,这封诏书中叙说建造昌陵所产生的后果,是十六个大字:“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疲极,天下匮竭。”确实也是如此,一场昌陵闹剧,造成了西汉的国力衰弱,单靠充军一个解万年,也是难以挽回西汉末年的衰微之势了。

        封建中央集权制下,一项全局性的错误措施,就可能危及整个国运。而且因为事涉皇帝陵墓,一般人不敢谏劝,谏劝了也不一定能起作用,待到大错铸成,所造成的恶果已是难以弥补了。

        (取材自《汉书·成帝纪》、《汉书·楚元王传》、《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96.皇帝找替死鬼

        生活中,人们有替死鬼的用语,那当然只是一种形容语。不过,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一个替死鬼,那就是汉成帝时的丞相翟方进,他真个替汉成帝自杀,而且死后获得了殊荣。

        翟方进家世微贱,曾经做过太守府的小官,后来,靠他的后母织履供给他在长安读《春秋》十余年,由儒生而为郎官,从此走上仕进之路,一路做到丞相司直,司直这个官的职责是“助丞相!举不法”的,他就利用这种职务上的便利,打击一些能干的官吏,包括自己在仕途上的潜在对手,这样一路升官,从京兆尹做到御史大夫,一直做到丞相。在丞相这个职位上时,他更加厉害,不断利用机会打击一些有才能、有前途的九卿郡守之类的官吏。

        不过,正当他官运亨通之时,却受到了一场意外的打击。

        他当了九年丞相之后,在汉成帝绥和二年,为皇帝观天象的臣子发现了“荧惑守心”的星象。荧惑星即火星,传统的星象学说认为,若是火星的位置和房星或心星相值,就对皇帝不利。《史记·天官书》说:“火犯守角,则有战;(火犯)房、心,王者恶之也。”汉成帝生怕自己受祸,忧心忡忡。当时有一位善为星象之学的郎官贲丽,不知是为了好心为皇帝出主意,还是存心与翟方进为难,对汉成帝说:“只要有大臣替皇帝顶过这场灾祸,皇帝就可以安全了。”汉成帝便召见丞相翟方进,扭贲丽的话告诉他,这自然就是明白无误地作出暗示,要翟方进替自己当替死鬼。</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秦汉(4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