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12)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1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先秦(12)

        国人都责怪宋襄公指挥失误。宋襄公为自己辩护说:“古来君子作战,对已经受伤的敌军士兵,不能再次伤害他;对敌军中花白头发的兵士,不应该擒获而是应该放掉;寡人虽然是亡国之君的后代,也仍然应该遵守古礼,不利用险阻之地以求胜利,不鸣鼓就不进军!”公子目夷说:“这是不懂得打仗的话!对于强敌而言,如果他们遇到险阻而不能马上列阵,这是天助我也,利用这个机会进攻,有何不可呢?既然是打仗,对付敌人,哪怕是长了白胡子的老人,也要抓住一个是一个,更不必说花白头发了。兵以胜为功,打仗的目的,就是杀敌,伤而未死,当然应该再补上一刀!如果不忍心补上一刀,那还不如根本不去杀伤敌人!如公所言,也不必打仗了,还是干脆当敌人的俘虏算了!”

        宋襄公十四年夏,襄公因伤股之病而死。

        (取材自《史记·宋微子世家》、《史记·楚世家》、《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37.二五耦

        晋献公娶夫人于贾国,夫人无子。此后,晋献公同父亲晋武公的妾齐姜,生下了长女,后嫁为秦穆公夫人;齐姜还生有一子申生,在晋献公的庶子中年纪最长,立为太子。齐姜早死,晋献公又娶二女子戎国,大戎狐姬生重耳,其妹小戎子,生夷吾。再以后,晋献公讨伐骊戎,骊戎国君将女儿骊姬嫁给晋献公为妾,以求息兵。骊姬生子奚齐,骊姬之妹随嫁,生子名卓子。这是晋献公所生子女的一个大致情况。

        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希望她的儿子奚齐能够立为太子,便将重金送给晋献公手下的两位很受信任的大夫:外嬖梁五和东关嬖五,要他们用言语说动晋献公,使太子申生等人能离开晋国国都绎城(今山西翼城东),到外地去。

        于是,这两人便对晋献公说:“曲沃,是国君的先君宗庙所在地,蒲和二屈,是我国的边疆。宗庙所在地,如果无主,则民不威;边疆如果无主,则戎国易生侵略之心。如果使太子申生为主于曲沃,而使重耳和夷吾为主于蒲和屈,则百姓会直接感到国君之威,而戎国又能有所畏惧。这样,国君的功业和声威通过太子和公子们表现出来了,百姓和敌国都会知道。晋国就等于是国境外大片广漠地区的都城,今后晋国就要大开疆土了。”这明明是把太子和公子们赶离晋献公身边的阴谋,却被他两人说得头头是道,亲嬖小人之可怕处就在此。晋献公听了这两人的话,十分高兴,于是决定太子申生住到曲沃去,公子重耳住到蒲城去,公子夷吾住到屈城去。这样,群公子都到了离国都绛城很远的地区,只有骊姬和她的妹妹所生的两个儿子,奚齐和卓子,还在京城的晋献公身边。

        外嬖梁五和东关嬖五所进的谗言,终于使群公子受到冷落,而后使奚齐得以立为太子,所以晋人称之为:二五耦。耦为两犁并耕,意为这两个“五”,就如犁一样,损伤了晋国的元气。

        (取材自《史记,晋世家》、《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38.骊姬谗杀太子申生

        晋献公欲立骊姬为夫人,以龟甲占卜,不吉;再以筮草占算后,吉。晋献公说:“从筮。”主卜之官坚持说:“筮短龟长,不如以长者为准。而且龟卜的卜辞说:‘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卜辞不吉,决不可立骊姬为夫人。”晋献公不听卜人的话,立骊姬。

        这是一段很有名的卜辞,我们先将它直译为普通话:

        专注已变化,

        夺公之母羊。

        香草和臭草,

        十年之后还有气味。

        “羭”,作母羊解,又可引申为美好的事物,古代羊象征美好的事物,故“美”、“善”等字,均从羊。“臭”字,古代原作气味解,后又引申解为难闻的味道。卜辞的妙处,就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语意似乎相关,又不大明确,就像今天的朦胧诗一样,有待于占卜之臣的具体解释。而当时占卜之臣又往往是某一国家的最有文化、最懂得历史的人,和国君的关系在师友之间,其解释就不免有某种倾向性。我们把它直译为普通话,已觉胶执,只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卜辞原文,了解特定历史阶段的某种风习。现在看来,占卜之臣的解释,已将卜辞中的“臭”字,解释成难闻的气味、即臭味了。这就是解释上的倾向性。这样,推测起来,“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占卜之臣的解释,就不是我们上面直译的意思,而是应这样译了:

        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

        十年之后还有臭味道。

        也就是说,香草的味道是敌不过臭草的。后面的事态进展,十分符合占卜之臣的解释,也就是符合于卜辞的预言。此后,历代有文化修养的人引用这首卜辞时,也都是把它解释成:君子和小人同为朝臣,君子往往败在小人手上。成语“薰莸不同器”,就是由此而来。这是后话,顺便在这里作一介绍。

        夫人骊姬生子奚齐,其妹生子卓子。

        晋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准备废太子申生,而以奚齐代之。”骊姬故意哭着说:“太子之立,诸侯都已知道了(当时各国册立夫人、太子时,都要通告其他诸侯)。而太子又多次带兵征伐,百姓都亲附太子。奈何以贱妾之故废长立幼?君如果一定要这样做,贱妾就自杀。”但是内心却很高兴,而且暗定阴谋。

        晋献公二十一年,骊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齐姜(申生的母亲),太子赶快去曲沃宗庙祭祀齐姜,祭祀用过的酒肉归献于国君。”太子申生照办了。原来,古人认为,祭祀用过的酒肉,食者有福,故又称之为福,有献福于尊者的礼节。

        这时,晋献公正在外面打猎,太子献福后的六天①,①《史记·晋世家》云两天,此处从《左传》的记载。晋献公才回来。骊姬已在申生献来的酒肉中下了鸩毒。

        晋献公正准备食用福肉,骊姬从旁拦住说:“福从远处来,应该先试吃一下。”将福肉给狗,狗一吃就死了;又给小臣吃,小臣也死了。于是,骊姬哭着说:“太子怎么忍心对你下这样的毒手,对自己的父亲,还想弑而代之,何况对别人呢?而且君已老了!旦暮之人,他都等不及,竟然下此毒手弑君!”又对晋献公说:“太子之所以要弑君,不过是因为妾和奚齐之故。妾愿意母子一起躲到其他国家去,或者早点自杀,以免将来被太子像鱼肉一样吃掉。过去君要废太子,妾还劝君不应这样做;如今,妾自恨不应劝君不废太子。”

        太子申生听到消息后,无以自明,逃奔曲沃新城。晋献公怒而杀太子之傅杜元款。

        有人劝太子申生说:“在福肉中下毒药的,是骊姬。太子为何不去向国君解释一下?”申生说:“吾君已经老了,没有骊姬,就会寝食不安。我若说明真相,骊姬必因此有罪;而吾君又不能无骊姬,所以不可说明!”有人又劝太子申生:“可以逃往其他国家。”申生说:“吾国君不了解真实情况,使我被此恶名,哪个国家肯收留我这样一个有妄图弑父的坏名声的人呢?”于是自缢于新城。

        (取材自《史记·晋世家》、《左传·僖公四年》、《国语·晋语二》)

        39.一国三公

        申生自杀后,正好重耳、夷吾二公子从他们所封的边城来国都朝见晋献公。有人告诉骊姬说:“重耳、夷吾二公子对夫人的谗杀申生颇有怨言。”骊姬害怕了,便进一步在晋献公面前进谗言说:“申生献福置毒之事,听说重耳、夷吾事前都是知道的。”又令人故意将流言散布出去。两位公子听到传言后都害怕了,于是重耳逃奔蒲城,夷吾逃奔屈城。晋献公听说二公子突然不辞而别,果然相信骊姬的谗言是有根据的,于是派人去攻打蒲、屈二城。

        原先,晋献公封太子申生于曲沃、重耳于蒲、夷吾于屈时,曲沃已有新城,而蒲、屈无城,晋献公于是命大臣士蔫为重耳、夷吾筑城。士蔫指挥人们筑屈城时,工人不谨慎,在城墙中夹有薪草。公子夷吾于是向父亲晋献公告士蔫筑城不认真。晋献公派人责备士蔫,士蔫稽首①①稽首,古礼,叩头到地。是叩头礼仪中的最恭敬的一种。回答说:“臣听说过,如果没有发生丧事,就伤心难过,那么,忧愁就会加倍;如果没有外敌而筑城,那么,坚固的城池就会被国内的敌人用以自保!筑城不过是起了保护国内的寇仇的作用,又何必那么认真呢?君派我筑城,使我两难。居其官位而不能尽忠从事,是不敬,认真筑城而利于寇仇,是不忠。一个臣子,失去忠和敬,如何事君呢?《诗·大雅》中说:‘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国君应该修德而固宗子,比筑什么城都安全。臣以为,不出三年就会对蒲、屈这两个新筑的城池用兵,又何必那么认真呢?”</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1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