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中国历代帝王故事TXT下载>>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11)TXT下载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1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先秦(11)

        “知臣莫若君。”

        “易牙如何?”

        “易牙杀了自己的儿子煮给国君吃,不合人情,这样的人不能用?”

        “开方如何?”

        “开方原来是卫国的公子,国君很喜欢他,他背弃了自己的父亲来讨好你,不合人情,不能用!”

        “竖刀如何?”

        “竖刀自宫(自己割去男性成为宦官)来适应你,不合人情,不宜亲近。”①①《史记·齐太公世家》颜师古注,认为这段谈话是在管仲死前的三四年讲的,而且谈话以后,管仲尽逐竖刀、易牙等,逐后三年,齐桓公食不甘味,于是仍召回三人。管仲死后,齐桓公生病,竖刀等人便乘机作乱,齐桓公饿死于宫中。这个注解的说法可供参考。

        这是一段很有名的对话,说明管仲对围着齐桓公转的一批小人,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在死前向齐桓公一一指出,为什么不能重用这批人的道理。但是,管仲在说这段话的当年就死了。鲍叔早死。另一位有识见的大臣隰朋也死于这一年。而齐桓公又没有能听得进管仲病重时讲的那些话。反而重用易牙、竖刀、开方等人。在这一背景下,竖刀、易牙等人于是支持公子无诡,竖刀向齐桓公提出,另立公子无诡为太子,齐桓公也就犹豫不决起来。这个消息一传出来,就等于是宣告了,太子姜昭地位不稳。于是,有宠于齐桓公的五位公子都想继承王位,各各形成自己的势力。到齐桓公生病后,五位公子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就明朗化了。

        齐桓公一死,五个有宠的公子就各自带领了一批支持者,相互打起来。宦官竖刀和另一嬖臣易牙勾结在一起,支持公子无诡,杀了朝中一批正直的大臣;其他公子不服气,大家乱斗一番,齐桓公原来的王宫中所有的人都逃光了,齐桓公的尸首放在床上六十七天,没有人收尸,尸体里面爬出了许多虫子,最后,公子无诡及其支持者竖刀、易牙胜利了,太子姜昭逃到宋国去,竖刀等人立公子无诡为齐国国君,这才把齐桓公的尸首装进了棺材。

        到第二年三月,宋襄公根据齐桓公生前的嘱托,率领各诸侯之兵,送齐太子昭回齐国,于是,齐国内部反对公子无诡的人乘机将他杀了,准备立太子昭为国君;但是,原来其他四位有宠的公子的支持者全都不服气,太子昭回国后,这些人又联合起来攻打太子昭,同年五月,太子昭只好再次逃到宋国去。宋襄公不得不再次发兵,打败了四公子的支持者,于同月立太子昭为齐君,是为齐孝公(前642——前632)。当年遂为齐孝公元年,这年八月,才安葬了齐桓公。

        齐孝公十年,死。齐孝公的弟弟,五公子之一的姜潘,和当年齐桓公的另一宠臣开方勾结起来,杀掉齐孝公的儿子,姜潘成为齐国国君,是为齐昭公(前632——前612)。

        齐昭公十九年,死。齐昭公的弟弟,也是有宠于齐桓公的五公子之一的公子商人,杀了齐昭公之子姜舍,自立为国君,是为齐懿公(前612——前608)。

        齐懿公也不是个好东西,他有个仆御叫丙戎①①《左传》作邴鄹。,他在为公子时,曾和丙戎的父亲一起打猎,争夺一只猎物,结果,丙戎的父亲走得快,夺得了猎物,这样一件小事,他却耿耿于怀,等到他登上国君之位、成为齐懿公时,丙戎的父亲已死,他竟然利用手中的权力,掘开丙戎父亲的棺材,把丙戎父亲尸首的两只脚砍下来,再叫丙戎当自己的仆御。他的另一个臣子庸职②②《左传》作阎职。的妻子长得很漂亮,齐懿公于是夺庸职之妻入宫,而使庸职骖乘(陪坐在懿公本人乘坐的车上)。丙戎和庸职心里都恨齐懿公,但是不敢表现出来。

        齐懿公四年五月,游于申池。丙戎与庸职都随从出游。丙戎想试探一下庸职的态度,于是在两人共浴时,故意用棒敲了庸职一下,庸职发起火来,丙戎说:“有人抢夺了你的妻子,你也没有发怒,敲你一下有什么了不起呢?”庸职回答说:“比起那父亲的双脚被斩的人,你看谁应该发火?”两个人一下予找到了共同语言,于是秘密商量报仇。他们找了一个机会,杀掉齐懿公,丢进竹林中,然后逃去。

        从齐懿公的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平时做的坏事大约不少。所以,在他死后,国内的大臣和百姓们都拍手称快,人们也不肯立他的儿子为国君,于是,大臣们商量,到卫国去迎立五公子中的另一人公子元为国君,是为齐惠公(前608——前598)。齐惠公十年死,其子姜无野立为国君,是为齐顷公(前598——前581)。齐顷公对待百姓比较好,齐国这才重新出现了安定的局面。

        说来也有趣,包括太子姜昭在内的得到齐桓公宠爱的五位公子,几乎人人都当过一段时期或长或短的齐国国君。然而一度成为诸侯霸主的齐国,也就因此而折腾得衰弱了。所以,齐桓公使用贤臣没有能坚持到底、晚年宠信一批小人,以及他在立太子的问题上的举棋不定,在此后的许多年中,成了政治家们经常谈论的历史教训。

        (取材自《史记·齐太公世家》、《左传·僖公十七年、十八年》、《左传·文公十八年》)

        35.宋襄公让国

        宋桓公三十年,病。宋桓公的嫡长子、太子兹甫(《左传》作兹父,父、甫同),要求把太子的地位让给庶兄公子目夷,他对宋桓公说:“目夷比我年长,而且仁厚爱人,应该立目夷为太子。”原来,春秋时期,各国已经大致通行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所谓嫡长子,即诸侯的夫人(正妃)所生的长子。夫人以外的妾所生的儿子,年纪再大,只能称做庶子,地位也在嫡子之下。嫡长子只有一人,可以避免掉那种好几个王子对王位有合理野心、造成政治混乱的局面。而宋国的太子兹甫要求将太子的地位让给年龄比他大的庶子目夷,也就等于是说,愿意将王位继承权让给庶兄目夷,这在那个大家争权夺利的春秋时代,是极少见的现象。但是我们又要注意到,宋国是周以前的殷政权的后代,殷人的王位继承法比较混乱,殷礼也不同于周礼,宋国太子兹甫的这种要求让出王位继承权的做法,可能还与残存于春秋时代的殷礼有关。我们从今后的一些故事中将能看到,宋国的许多观点和做法都不同于若干其他春秋国家,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宋桓公于是征求公子目夷的意见,公子目夷说:“能够把国君地位的继承权让出来,天下难道还有比这更仁厚的事情吗?这说明太子兹甫的仁厚,臣自问是不能和太子兹甫相比的。再说,庶长子当太子,这是不合礼法的。”

        于是,宋桓公只是肯定了太子兹甫的心意,但仍决定由兹甫继续当太子。

        宋桓公三十一年春,桓公死。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前650—前637)。宋襄公以公子目夷为楣。

        公子目夷又名子鱼。

        (取材自《史记·宋微子世家》,《左传·僖公八年》、《左传·僖公九年》)

        36.宋襄公争霸

        宋襄公八年,齐桓公死,宋襄公看到诸侯之间缺乏主盟的国家,想乘机争取成为盟主。宋襄公十二年春,提出了约各国诸侯到宋国来结盟。担任宋公相位的公子目夷谏劝宋襄公说:“小国争当盟主,徒然召祸。”宋襄公不听。果然,当时国力最强大的楚国国君楚成王(前671——前625),虽然在口头上答应了宋国,愿意来参加结盟,实际上心里却认为,只有像楚国这样的强国,才够资格邀请诸侯们来结盟,所以对宋国很恼火,他对臣下们说:“我这次要好好的教训一下宋公的不自量力。”到了秋天预定结盟的时间,楚成王带着兵马来到宋国唐盂(一作盂,在今河南睢县西北)原定结盟之地,捉住了宋襄公,进攻宋国,一直到冬天才将宋襄公释放。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如果不接受这次妄想主盟的教训,那么,祸患还没有结束。”

        宋襄公十三年夏,宋出兵伐郑。公子目夷谏劝宋襄公说:“郑国是楚国的盟国,祸患要发生了。”宋襄公不听。果然,同年秋天,楚国出兵伐宋以救郑,宋襄公准备迎战。大司马固(人名,单名)谏劝宋襄公说:“天之弃商久矣(前曾说过,宋是殷商的后代)!君将兴宋,不可为也。”冬,十一月,宋襄公与楚成王两军战于泓水之上。

        两军对阵,宋兵已经列队,楚兵还在渡过泓水。公子目夷对宋襄公说:“楚兵众而我寡,乘他们的军队还未全部渡河时,我们抢先出兵攻击他!”宋襄公说:“不可!”当楚兵全部渡河,尚未排列成阵势时,公子目夷又提出,应当乘机进攻。宋襄公说:“不可!按照古礼,两军对垒,要双方阵势都排定了,才能进攻。”一直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宋襄公才下令进攻。结果,楚强宋弱,宋军大败,宋襄公股部受重伤,随侍宋襄公左右的宋宫守门之官,也被楚人杀掉了。</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中国历代帝王故事,小说《中国历代帝王故事》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1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