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7)
先秦(7)
这时候,宋国仍然由大司马孔父执掌国政,孔父的妻子貌美,另一大臣太宰华督垂涎孔父的妻子,于是乘机在国中扬言说:“国君即位不过十年,却和其他的诸侯国打了十一次仗,百姓苦不堪言,这都是大司马孔父出的主意,我要杀了孔父让百姓能过安定生活。”于是攻杀孔父而夺其妻,并弑宋殇公,然后把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从郑国迎回宋国,立为国君,是为宋庄公。
宋国的这次动乱,仔细探寻起来,却引出了周礼和殷礼的比较,这岂不是很值得人们咀嚼一番的吗?
(取材自《史记·宋微子世家》、《左传·隐公三年》、《左传·隐公四年》,《左传·桓公二年》)
21.示弱
楚国国君的祖先鬻熊,原是周文王的老臣。周成王时,重视周代开国时的老臣的后代,便封鬻熊的后嗣熊绎于楚蛮之地,封以子男之田。按,周初分封,诸侯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子、男为低等爵位。所以楚国的国君,在《春秋》中被称为楚子,和鲁国国君的被封为公、齐国国君的被封为侯,等级上是有高低的。
楚国国君的后代,因为吞并了周围的蛮夷小国,而逐渐强大起来。在周夷王时代,一度自称为王,这是索性超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上,直接和周天子分庭抗礼了;到周厉王时代,因为惧怕周天子的讨伐,又主动去掉自称的王位。这样又过了若干代,传到了熊通手上,楚国日益强大。熊通立为楚国国君以后三十五年,出兵讨伐随国。
随国是周天子的同姓国。熊通伐随时,驻兵在随国境内的瑕地(在今湖北随县),提出一个讲和的要求说:“我们楚国是蛮夷之邦。如今各诸侯国之间,都在互相侵伐攻杀,我国也颇有些甲兵,也想见识见识中原的政治,请贵国代我国向周天子请求,尊楚国为王爵。”
随侯派人去禀告周天子,当时周代是周桓王当朝。因为王爵是周天子的称号,诸侯国最高的称号也不过是公,所以熊通的这个要求,等于是说楚国要同周天子乎起平坐,这实际上是周天子所不可能同意的,周桓王自是不答允。随侯只能把这一切转告楚国国君熊通。
随侯估计,转告以后,恐怕随国难免要同楚国打仗,于是派少师董成去楚军谈判,同时也借这个机会观察楚军实力。
楚大夫斗伯比对国君熊通说:“汉水以东有许多诸侯国,以随国为首。吞并汉水以东各国以壮大自己,是我国的目标。我军如果摆开强大的阵势,坚甲利兵,给董成看到我军的实力,回去一讲,随国必然害怕,一害怕,它就会团结汉东诸国,同心协力对付我们,这样就难以各个击破了。如果我军示董成以弱,董成这个人一向妄自尊大,回去对随侯一讲,随侯必然觉得自己了不起。随国自大,它同周围小国的关系必然紧张,这就有利于我们离间汉水以东各国,各个击破。这从长远而言,对于我们的吞并汉水以东地区是有好处的。”楚国的另一大臣熊率且比说:“随国有贤臣季梁,这个人很有头脑,恐怕这样做会被他觉察出来。”斗伯比说:“少师董成正在受到随侯的信任,从长远看,迷惑了董成,以后会慢慢见出效果来。”
果然,董成回楚国国都后,极言楚军甚弱,要求发兵追击楚军。随侯已经准备发兵了。随国的贤臣季梁谏劝说:“不可!楚国大而随国小,楚军实力理应强于随国。如今董成看到楚军甚弱,想必是故意示弱引诱我们上当的。君决不可匆忙进击。臣听说小国之所以能迎战大国,是因为小国有道而大国荒淫。所谓有道,是指对百姓忠而取信于神。在上位的人整天想的是如何利民,这就是忠;祝官和史官祷告时对神讲老实话,这就是信。现在随国百姓饥饿而国君却为所欲为,祝官和史官祭神时都诈称功德而欺骗神明,臣以为在这种状况下打仗是危险的。”
随侯说:“我祭神时,牲畜是纯色的、肥厚的,盛在祭器里的粮食是丰盛的、完备的,有什么对神不信之处呢?”
季梁对答说:“百姓,才是神所真正依靠的人,所以,神明是按照百姓的愿望行事的。古来圣王总是先使百姓生活安定,然后致力于神明。所以祭上牺牲时说,‘博大肥厚’,表示百姓中间普遍有肥大的牲口;祭上粮食时说,‘洁粢丰盛’,表示不违农时而民和年丰;祭上酒醴时说,‘嘉敬甘酒’,表示上下嘉和而没有离心离德。民和则神降之以福,所以君王有所行动必得成功。如今随国百姓饥饿而不安定,鬼神失掉百姓这个主心骨,国君尽管个人祭神很丰盛,鬼神也不会赐福的。臣以为,君应该修善政而和兄弟国家加强团结,才能免于大难。”
随侯听了季梁的话,心里觉得害怕,便决定不再追击楚国而致力于改善政治,楚国果然不敢继续进攻随国了。
过了两年,少师董成有宠于随侯,楚国大臣斗伯比对国君熊通说:“可以出兵攻随了,敌国政治上有了漏洞,机不可失。”楚国于是再度出兵伐随。随国贤臣季梁向随侯献计说:可以向楚国认输请和,等楚国不同意以后再打,这样,楚军必骄,随军必怒,这是一种骄兵之计。少师董成则认为,楚军实力很弱,如不速战,则失掉了一次打败楚国的良机。随侯听信了董成的话。
战争开始了,季梁又建议说:“楚人重视左边,楚国国君必在左师,左师兵力必强。我军应全力攻其右师,楚军右师一旦溃退,全军的阵脚都乱了。”董成说:“当然应该攻击楚国国君所在之军。”结果,一打仗,随军大败,少师董成被俘,随侯逃回。
随国请求讲和。楚国国君熊通说:“我的祖先鬻熊,乃是周文王的师傅。我何必要等周天子加封,难道不能自尊为王?”于是自立为楚武王(前740——前689),并且要求随国在承认自己为楚武王地位的前提下,同楚国结盟。随国此时已是败军之国,自然只能承认熊通为楚武王。
到了周天子庄王七年,也就是楚武王五十一年时,周庄王把随侯召去,指出随侯承认楚武王的称号是错误的。随侯自然也只能认错。楚武王知道此事后,再次发兵攻打随国,在行军途中,楚武王死了,这一仗总算没有打成功。
不过,自此以后,楚国国君的后代,都自称为王了。这是强大的诸侯国自称为王的开始。
(取材自《史记·楚世家》、《左传·桓公六年》、《左传·桓公八年》)
22.齐大非耦
北戎攻打齐国,齐国求救于郑国。郑庄公派太子姬忽帅兵救齐。姬忽大败戎兵,带着俘获的两名戎帅和三百颗戎国甲兵的首级,来见齐僖公。
齐僖公曾经想把自己的女儿文姜嫁给郑太子姬忽,郑太子忽不肯同意这门婚事。有人问郑太子忽何以辞婚,姬忽说:“各人都有自己合适的匹耦,齐国是大国,非吾耦也。古诗说:‘自求多福。’求福靠自己,大国又怎么样呢?”这次,姬忽打败戎兵后,齐僖公再一次提出这门婚事,郑太子忽又一次固辞。有人问他,何以再次坚绝辞婚,太子忽说:“过去无事时,我还不敢同意齐国的婚事,如今我是奉君命前来救援齐国,如果接受婚事回去,这就是靠国家的出兵之力来办成自己个人的婚事了。百姓将会怎么看我呢!”
郑国大臣祭仲劝太子忽说:“我以为太子应该结这门亲,国君(郑庄公)内宠很多,太子如果没有大国的外援,今后恐怕很难继承国君之位。眼下子突、予亹(音伟)、子仪三公子之母都有宠于国君,今后他们都有可能立为新君,到时候就要看谁的外援力量强大了。”祭仲当时是郑国的首席大臣,郑庄公娶太子忽的母亲邓曼,是派祭仲办理迎娶事宜的,所以祭仲会积极为郑太子忽出谋划策。但是,太子忽却不肯接受祭仲的劝告。
过了几年,郑庄公死了,祭仲作为首席大臣,拥立太子忽为新君,是为郑昭公。
郑庄公另娶过宋国雍氏之女,生了公子突。雍氏为宋国正卿,也就是首席大臣。宋庄公听说祭仲拥立太子忽为新君后,便派人将祭仲诱去宋国后抓起来,对祭仲说:“如果你不同意立郑公子突为郑国国君,我就杀了你,”祭仲怕死,就对宋庄公立下盟誓,保证回国后拥立公子突。春秋时期的人们,对自己所立的盟誓是很认真的,于是,祭仲和住在宋国的郑公子突一起回到郑国,并且掘立公子突为国君,是为郑厉公。郑昭公只好逃到卫国去。</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