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帝王故事: 先秦(4)
先秦(4)
而周武王敢于向前朝的亡国之臣请教政治经验,这点气魄,无论如何是值得后人钦佩的。
(取材自《史记,周本纪》、《史记·宋微子世家》、《周书·洪范》)
14.周厉王杀人止谤
周朝的后代帝王中,有个周厉王(前1857—前841),重用了一个名叫荣夷公的臣子,实行王室专利的经济政策。大夫芮良夫谏劝周厉王说,“王室好像要有危险了。荣夷公好专利,却不知道这种做法害处极大。利,是从天地百物中产生出来的,应该与民共享,怎么能由王室全抓在手上呢?你重用荣夷公,就会遭到失败的。”周厉王不听谏劝,重用荣夷公为大臣。
周厉王的行为暴虐、奢侈、傲慢,国中的老百姓都在诽谤周厉王。大臣召公谏劝他说:“百姓对你已经忍受不住了。”厉王发火了,从卫地找来一个巫师,让他专门在百姓中监视诽谤自己的人;巫师发现后就报告给厉王,有一个杀一个。杀到后来,没有人诽谤了,诸侯们也不来朝见周厉壬了。厉王对百姓的管束越来越严,百姓们甚至连话都不敢讲,走在路上的人只能相互以目示意。周厉王大喜,对召公说:“我能够止谤了,现在已经让人们连话都不敢说了。”
召公说:“这不过是把百姓的怨恨遮盖起来罢了!防百姓的口,比防流水还要更为注意。(原文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流水如果壅塞起来,有一天堤坝倒溃,伤人一定会很多;对百姓也应该这样看。所以善于治水者,要常常让水流不断地有小的出口,善于治民者要常常让百姓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天子管理政事,要使公卿大臣以至普通士民有献诗讽刺天子的自由,瞽师献乐曲,史官献谏书,乐太师献箴劝之文,音乐师朗诵或是歌唱这些批评、提醒天子的诗文,百工有谏劝天子之权,庶子可以互相传言议论政治得失,天子的近臣可以说规劝的话,天子的亲戚可以补察过失,乐太师和史官还要用历史来教诲天子,天子的师傅们自己读书以后也要传授给天子,然后天子把这一切综合起来,斟酌而行,这才可能不致于做错事情。百姓之有口,就像土地有山川才能供给财用,又像平原沃土供给人们衣食;有了嘴巴就要讲话;听百姓的讲话,才能看出政事的好坏,从而坚持好的,改正坏的,这样,财用衣食就都有。百姓们总是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讲什么,根据百姓的意思行事,就会成功。如果把百姓的嘴巴都堵起来了,天子还能支持多长时间呢?”
周厉王不听召公的谏劝,继续杀人以止谤,于是全国再没有人讲话了。三年以后,百姓们造了反,齐心攻击周厉王,厉王只好逃走了。
(取材自《史记·周本纪》、《国语·周语》)
15.周幽王嬖爱褒姒
周幽王(前781——前770)嬖爱一个名叫褒姒的妃子,褒姒生下了儿子伯服,周幽王就想废去皇后申后和申后生下的太子宜臼,让妃子褒姒做皇后,另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
周朝的太史伯阳,阅读了历史记载以后说:“周朝要亡了。”
原来,史籍上记载说:往昔夏朝到了衰败的后期,有两条神龙停在夏帝的庭前说:“我是褒国国君的两个祖先。”夏帝于是令太史占卜,是杀掉、还是赶走、抑或是留下神龙,占卜下来,三种做法都不吉利。于是再卜:请神龙把它的唾沫留下来如何?卜下来,这样做吉利。据说:龙的唾沫乃是龙的精气所化。既然占卜的结果代表了上天的意思,夏帝于是以简策之书写给二神龙看,神龙看了简策后,便留下唾沫走了。于是夏帝用柜子把神龙的唾沫藏起来。夏朝亡后,这只藏有神龙唾沫的柜子留给了殷代;殷代亡后,柜子又传给周代。经过三代,谁也不敢开这只柜子。到了周幽王的祖父周厉王的末年,厉王把柜子打开来看了,龙的唾沫流在庭前,无法除去。周厉王于是叫皇宫里的妇女们,脱光了衣服鼓噪呐喊,企图赶走龙的唾沫,龙沫于是化为一只青黑色的鼋,走入王的后宫。后宫有个七岁的童妾碰见了玄鼋,后来,这个童妾长成以后没有嫁人就怀了孕,因为心中害怕,就把生下来的小孩丢掉了。
过了一些年,到了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的时候,有女孩在唱童谣说:“厌弧箕服,实亡周国。”厌,是山桑树;弧,是弓;箕服又作箕箙,是一种有点像簸箕一样的装箭的袋子。那时的人们,认为童谣常常能起预言的作用,所以,周宣王听了童谣以后,心中恐惧,于是交代臣子们,凡是看到有卖桑弓和盛箭的袋子的人,就马上捉起来杀掉,以消除亡国的因素。这时候,有一对夫妇正好卖桑弓箕服,见到官兵要捉他们,赶忙逃走。这对夫妇在逃亡的路上,半夜里听到有女孩的哭声,他们循着哭声找到了一个被遗弃的婴孩,便收养下来,带着婴孩双双逃到褒国。而这个被遗弃的婴孩,正好就是那个周朝皇宫中无夫而孕的童妾生下来后丢掉的孩子。原先那两条神龙自称是褒国国君的祖先,而这对夫妇收养了这个被遗弃的女孩后,恰巧逃到了褒国。后来,这个女孩的名字就叫褒姒。
褒姒长大以后,人长得十分漂亮,正好褒国人有罪,就把这个长得漂亮的褒姒献给周幽王以赎罪。在周幽王三年的时候,幽王到后宫看到了褒姒,有宠而生子伯服,终于废去了皇后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皇后,立伯服为太子。
太史伯阳弄清了这一切来龙去脉以后,叹口气说:“大祸已经铸成,无可奈何了。”
褒姒虽然长得很美,但是却不喜欢笑,周幽王千方百计地要引褒姒发笑,褒姒总是笑不起来。当时,周代建有一种烽火台,台筑在山顶上,历代周王同诸侯们有约,如果遭到敌人攻击,就在烽火台上燃烧火炬,诸侯们一旦看到山顶上的火光,大家都发救兵来救周王。周幽王为了引褒姒发笑,便无缘无故地在烽火台上举火,诸侯们赶快都发救兵来,各路军马赶来周幽王京城时,什么敌人都没有,褒姒看到有那么许多诸侯和兵马都上了当,于是大笑。周幽王一看,这样闹了玩就能引褒姒发笑,于是就一次再一次的点燃烽火同诸侯们闹着玩儿,几次一来,失去了信用,再怎么点上烽火,诸侯们再也不肯发兵了。
像周幽王这样一位宝货天子,国家政事弄得如何混乱,不问可知,他手下的主要大臣虢石父又是个佞巧善谀而且贪利的人物;百姓十分不满。
周幽王废去的申后是一位诸侯申侯的女儿,申侯看到女儿无故被废,自然恼火,于是和另一诸侯国缯国,联合西夷犬戎,共同出兵攻击周幽王。幽王慌了,再次举烽火,没有一家诸侯发兵来救。于是,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虏,国库里的财宝全部被抢光。
申侯于是同诸侯们商量,共立原来的申后所生的原太子宜臼为周王,是为周平王(前770——前720)。
从周平王开始,周王室就衰弱了。此后,犬戎经常攻击周平王。为了躲避犬戎,平王从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境内)迁都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水北岸)。史称平王东迁。自此以后,诸侯们强大起来,开始了史称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的历史。周平王东迁以前的周代,史称西周;周平王东迁以后的周代,史称东周。
这则故事中神龙和龙沫的材料有近于神话传说,古人迷信,所以古史常是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的,读者自能分辨。
(取材自《史记·周本纪》)
一、春秋
16.郑庄公克段于鄢
郑国是周代分封得较迟的一个国家。郑国最早一代获得分封的郑桓公姬友,是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幼弟,封于郑。郑桓公同时兼任周王朝的司徒。司徒是西周开始建立的官职,又作司土,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是个实权甚重的官位。在犬戎进攻周王朝杀死周幽王的那场战争中,郑桓公也同时被杀。郑桓公之子为郑武公。周平王东迁时,郑国和晋国这两个和周王朝同宗的诸侯国,在支持周王朝上,起了重要作用。
郑武公十年,娶申侯之女为夫人,是为武姜,武姜所生的长子名寤生,寤生难产,武姜受了惊,厌恶这个儿子,因此取名寤生,“寤”,是逆生之意,就是俗话所说的横生倒养。也有人解释说,“寤”,是睡着之意,寤生,就是睡着时生下儿子,醒过来吃了一惊,这说法也讲得通。总之是武姜很讨厌长子寤生,从起名字上,就表示了讨厌的意思。不过,当时周代通行嫡长子继承制,武姜是郑武公的夫人,即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寤生就是嫡长子,所以虽然母亲武姜不喜欢他,按一般继承王位的制度,寤生还是成了郑武公的太子。后来,武姜又生了少子段,段生时是顺产,武姜喜欢段。</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 大玄印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参赛名单 - 仙道少年行
第143章 行路 - 规则怪谈:死亡黑猫饲养指南
第218章 诡梦列车(11) - 骑砍玩家狂想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诺德王国分裂 - 猎天争锋
第1900章 跨越星区的薪火相传! - 秦刀
第八十三章洗脱嫌疑 - 得知真相,七个师姐跪求我原谅
第一百三十三章关键时刻 - 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审问 - 十日诡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强煞(二) - 界起通天
第1069章云尘闭关再入极境 - 开局:葬神峰主,我培养大帝无数!
第九十六章 我应该没有强迫你吧?求推荐 - 灵宠创造模拟器
第1295章 冥府与后土大神的关系 - 重生:我在修仙界大杀四方
第一百零一章一剑斩苍穹 - 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第3645章 你们都还好吗? - 永夜圣典
第九十七章,全新的魔族 - 第一瞳术师
第1882章 番外:现代篇(44) - 道婿下山
第24章 挖祖坟 - 恐怖复苏之全球武装怪胎
第2249章 拔钉(下) - 抛夫弃子,我带六个女儿吃香喝辣
第834章 电棍 - 妈咪轻点虐,渣爹又被你气哭啦
第350章 别让她伤到自己的眼睛 - 刚出娘胎,定亲转世女帝
第182章 赢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