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的玄机TXT下载>>历史的玄机>> 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1)TXT下载

    历史的玄机: 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1)

        李鸿章,晚清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举凡军事、政治、外交重大事件,无不与其有关。李鸿章以进士身份转战南北,统率淮军,总制北洋,内则参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外则身担中外交涉重任,历三十年之久。其目光之远大、心胸之开阔,当时无疑首屈一指。他的老师曾国藩称其“才大心细,劲气内敛”。

        带领淮军剿灭太平天国

        李鸿章于道光三年生于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官僚地主家庭。后人称之为“李合肥”即源于此。李鸿章排行第二,本名章铜,字渐甫。他从小聪慧好学,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熏陶,希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跻身高官显贵的行列。他先后受业于他的父亲李文安、堂伯父李仿仙、徐明经和曾国藩四位理学大师,在义理、经济之学和治世技巧方面有很深的体会。他于道光二十七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达到“少年科第”的高峰,迈出了仕途上的第一步。

        咸丰元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咸丰三年三月,李鸿章随工部侍郎吕贤基回到安徽办团练。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不久就进行西征和北伐,并夹击安徽。李鸿章以一介书生回安徽协助吕贤基、李嘉端等人办团练,开始时当然并不那么顺利,多次连身家性命都险些不保。但李鸿章凭着他对人地的熟悉和对农民起义的仇视,拼命阻止和打击太平军在安徽的进攻,在咸丰六年以前立有三次大功,被赏加至按察使衔。此后两年左右的时间,太平军在陈玉成的指挥下,连战连捷,基本上控制了重要城镇。而李鸿章在与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中连吃败仗,并且和同事的关系也搞得相当紧张,似已穷途末路了。

        咸丰九年一月,太平军攻入了李鸿章的家乡。李鸿章家破人亡,其父也死去。潦倒失意的李鸿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投奔正在江西南昌“围剿”太平军的恩师曾国藩,成为了曾国藩的亲信幕宾。同年十一月,曾国藩推荐他为福建延津道道员,但无缺可补;咸丰十年八月又被曾国藩推荐为两淮盐运使也未成,不得不继续留在曾国藩幕中。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曾国藩曾多次遭遇困境,很多次都是靠李鸿章出谋划策,才得以化险为夷。这样一来,李鸿章越来越受曾国藩的倚重。因为曾国藩有了节制四省军务与人事的权力,便命李鸿章四处招募人马,去上海作战。从此李鸿章终于可以独当一面,有了崭露头角之日。

        受曾国藩之命,李鸿章并没有返回故里,而是坐镇安庆,通过派人或通信等办法召集原来在安徽的一些旧部下,如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张树声、吴长庆等部将。此时曾国藩又把太平天国安徽籍降将程学启等部拨给李鸿章。于是李鸿章共募得7500人,按湘军制度制定了营制。从此,中国近代继湘军之后,又有一支地主武装——淮军组成了。

        同治元年三月底,上海士绅雇了7艘英轮溯江而上到安庆迎接李鸿章。四月上旬至六月上旬,13营淮军全部到达上海。到上海不久,根据两江总督曾国藩的提议,李鸿章由一个候补道员破格授予署理江苏巡抚的职务,从此进入朝廷上层,终于成为了清王朝的封疆大吏。

        李鸿章带着战斗力很脆弱的7500名淮军到达上海后,地方上面临着吏治败坏、时局动荡的现实;在军事上有太平军大兵压境。当时淮军的武器简陋而且破旧。从重视经世致用的科举进士,到经过十年军旅生涯磨炼的李鸿章,已经成为一个性格倔强而又极为自信的人物,面对这一切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大胆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和壮大自己的势力。有了曾国藩作为外援,他大刀阔斧进行工作,首先撤换了江苏省一些庸碌无能、贪污的官吏,整顿了吏治;同时结好外国势力和新兴买办阶层,广筹财源,迅速扩编了淮军并更新其装备。淮军很快就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了起来,并请洋人进行训练。这样淮军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不仅没有在两年多与太平军的拉锯战中被消灭,反而在不长时间内发展成为牵制太平军东线战场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

        同治二年,太平军形势已危在旦夕了:南京处在湘军的三面包围之中,江浙根据地也仅剩杭州、苏州以西的据点。李鸿章的淮军厚禄诱降太平军将领的策略在顺利地进行着,太平军也由此而分化瓦解。太平军后期的支柱忠王李秀成穷于东西应付,忙于救援,弄得焦头烂额。为了巩固江浙根据地,同治二年九月,太平军与淮军在苏州附近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几经反复,太平军渐渐不支。淮军倚仗武器的优良,把包围圈逐渐缩小,最后兵临城下。苏州是太平天国在天京之外的又一中心根据地。忠王府就设在城内。李鸿章丧心病狂地孤注一掷,调来二十多门巨大的洋炮,轰毁了苏州数段城墙。但李秀成、慕王谭绍光等指挥的太平军却英勇顽强地打退淮军多次进攻,把李鸿章牢牢地堵在城外。李鸿章在久攻不下时,又故伎重演,派人诱降城内纳王郜永宽以下八王。此时天京危急,李秀成奉命回援天京。十二月四日,叛徒郜永宽等人合谋刺杀了谭绍光,卑躬屈膝地向李鸿章投降。但是第二天,李鸿章把乞降的八王全部杀掉。同时还有二千余名太平军将士死于李鸿章的屠刀之下。李鸿章克苏州有“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赏穿黄马褂。从此李鸿章的名字在清廷响亮了起来。</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的玄机,小说《历史的玄机》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的玄机 李鸿章——近代洋务运动的巨擘(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