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秋风辞TXT下载>>秋风辞>>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7)TXT下载

    秋风辞: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7)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四章打工仔的类型(17)

        贾谊的提议固然有些不切实际,但刘恒还是很给面子:小贾同志,你提的建议是对的,但我刚上台,能力有限,胆量也很有限,俺爹定下的政策,实在是不敢纠正(孝文帝初即位,谦让示遑也)。

        这等于给贾谊碰了个软钉子,但是贾谊小伙子人年轻,冲劲足,越挫越勇。

        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年),贾谊换个角度再次向皇帝提出建议报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论积贮疏》。

        在这份建议中,贾谊指出,天下太平的基础是粮仓充足,粮仓充足的条件是以农为纲。至于手工业、商业,统统是旁枝末节,政府必须打压其发展,强制工、商从业人员改行务农,于是,国家自然富裕,社会必定和谐。

        史书说,刘恒看完报告后,大受启发,深以为然,就在当年春天,刘恒亲自下田耕作,作为重农榜样。

        这是个历史性的事件,自此,皇帝亲耕成为历任皇帝每年的重要仪式,这项保留节目一直上演了二千多年。其所体现的,是贾谊率先提出的“重农抑商”的基本治国理念。

        顺便说一下,皇帝的“自留地”,面积为一亩三分,这是俗语“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建议既被采纳,贾谊深受鼓舞,于次年(公元前177年)再次发表高见。

        贾谊认为,帝国的侯爵各有封地,可是这些侯爵大爷们留念首都的繁华,不肯离去,既影响首都风气,也不便于管理。

        当时,绛侯周勃还在世,并且还在首都长安担任帝国宰相,于是贾谊进一步建议周勃先作表率,辞去职务,回到封地。

        这项建议立刻被刘恒采纳,一道诏书,把周勃请下了岗,赶回了家。

        这下,捅了马蜂窝。

        不问苍生问鬼神(三)

        平心而论,贾谊提出此项建议,完全出于公心,对事不对人。

        然而,这事的后果——贾谊得罪了一大批人。这些滞留在首都的侯爵,功劳大、资格老、人脉资源丰富,总之,他们是身为年轻干部的贾谊得罪不起的。

        于是,倒贾阵营形成,有史可查的领军人物是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和最高检察长(御史大夫)冯敬。

        对张相如和冯敬似乎并不熟悉?不好意思,我也不太熟悉。好在周勃和灌婴打从汉高祖刘邦造反夺天下那会儿,就是我们的老熟人了。

        在倒贾谊之前,他们曾经联手倒吕,彻底清理了吕家班,把刘恒拉上了台。

        在他们看来,贾谊小子,没事乱提意见,不知天高地厚,纯属显摆逞能,没事找抽。

        于是大家共同向贾谊砸砖,向刘恒上疏,内容大致是:贾谊,不过雒阳(洛阳)一个小子,不过仗着读了几年书,就想玩弄权术,搞乱政府秩序(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似乎刘恒被周勃、灌婴等人说服。具体表现是,自此皇帝开始疏远贾谊,不再听取采纳他的建议,稍后,将贾谊调出中央政府,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真是这样吗?

        我一直认为,刘恒是欣赏并信任、理解贾谊的,因为他在处置贾谊时保留了他的高级干部身份,只是,将他调离了权力旋涡中心。

        毕竟,贾谊现在招惹出的对手过于强大,强大到皇帝也需要暂时妥协。

        贾谊还很年轻,他有学识、有理想,所欠缺的是经验,是实现理想所必须的圆滑和手段技巧。这恰恰是书上学不来的,只有在人生的阅历中慢慢领悟。

        刘恒以为,对贾谊来说,挫折,是一种教育;疏远,是一种保护。</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秋风辞,小说《秋风辞》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秋风辞 第四章 打工仔的类型(17)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