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傅佩荣《孟子》心得TXT下载>>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十七章 千古议亚圣(1)TXT下载

    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十七章 千古议亚圣(1)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十七章千古议亚圣(1)

        —精神高标—

        最早孟子给我的印象,除了在学校里读四书,背诵材料备考外,还听到一段故事。1950年的时候,傅斯年先生担任台湾大学校长,规定全校学生都要修两门课,一门是《史记》,一门是《孟子》。当时台湾有很多流亡学生,非常穷困,而那个冬天很冷,怎么办呢?傅校长就让大家读《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读着读着内心就“发电”了,就不冷了。

        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我听到这个故事觉得很感动。一本书只有白纸黑字,但因为是孟子的思想,读一读就觉得有浩然之气,居然可以抵抗寒冷的冬天。后来,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自传里特别提到,他从三十岁以后做人处世全靠孟子。他是研究物理学的,靠物理学可以得到诺贝尔奖,成为当代第一流的学者;但是做人处世不能靠物理学,不能靠化学,要靠人文思想。孟子就是很好的选择。

        孟子是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贡献主要是哪些呢?可以从三方面来看,第一是他的历史哲学,第二是他的天命哲学,第三是他的人性哲学。

        —历史哲学—

        人类历史的发展有没有规则呢?孟子提出一套观点,所谓天下一治一乱,每隔五百年就有王者出现。

        孟子分析说,从尧舜到商汤五百多年,因为中间夏朝有四百多年;商汤到周文王也是五百多年;接着周文王到孔子也是五百多年。不是很精确,但是至少把它分为几个阶段。尧天舜日,是美好的古代社会;商汤解决了夏桀的问题,商朝开始;后面又慢慢变坏了,出现了商纣王,然后周文王、周武王起来革命,又开始了新的时代;然后周朝慢慢衰败了,又出现了孔子。

        前几个阶段是天子治理天下,孔子没有天子的身份,只是提出一套儒家学说,后代就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就说明,孔子的地位不比前几位开国的帝王低。孔子为中国建立起一种人文精神,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塑造了整个民族,让它可以在天地之间站得稳。

        孟子的愿望是继承孔子。他说,从孔子到现在才一百多年,从我住的地方到孔子的故乡,从邹国到鲁国很近,可是现在很少有人谈孔子的思想了,这就是我孟子的责任所在。他认为,如果五百年之后有新的天子或者重要的孔子学说继承人出现,中间要有人转接,否则儒家就失传了。

        这一种历史哲学,在后代看来不见得合理,每隔五百年就一定有新的帝王出现吗?没有这么标准吧。孟子是要告诉我们,对未来要充满希望,不要因为当下时代很乱,就觉得这样下去就完了。那么我们接着要问,到底什么叫天命呢?

        —天命哲学—

        为什么要谈天命?因为人活在世上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是父母的父母所生,再往前推,推到什么地方?我们怎么也不忍心推到人是猴子变的。这种演化论是近代西方的研究,对于人的生命来源还没有定论。而且,人种演变中再怎么突变,总有一个关键,在于人和禽兽有什么差别,那一线之隔到现在还存在。要承认,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我们是无法解释的。

        中国古人有自己的智慧,认为上天生下老百姓,就命令一个人来教导、照顾他们,这就叫天命。谁得到天命谁就是天子,但是很多时候没有强盛的武力,革命也不能成功,那么所谓天命如何证明呢?

        比如,尧把天子的位置传给舜,舜再传给禹,这叫做传贤不传子。但是禹传给他的儿子启,传子没有传贤。有学生请教孟子了,到底哪一个对呢?

        孟子为什么被说成好辩?因为理论讲得太好了,别人却觉得不太可信了。他说,上天要把天子的位置传给贤者或者传给儿子,都对。他提出一套天命哲学。比如,尧先让舜代理摄政,做了几十年,尧过世以后,舜即位,总共做了五十六年的天子,老百姓早就习惯了,很久以来尧是天、舜是日,真正执政照顾百姓的就是舜。老百姓很愿意接受舜的统治,所以贤者得到了天子的位置。所谓贤者其实也是尧的女婿,就是儿子不够好,所以传给女婿,还合乎人之常情。舜有儿子叫做商均,也不是很好,就把位子传给禹,这就没有亲戚关系了,只是因为禹治理洪水功劳太大了,舜让禹帮他执政十几年。禹把洪水治好,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这是救命的恩典,所以他执政没有问题,加上有十几年的经验,大家都能接受禹了。所以舜就把天子传给禹,也是传贤者。

        但禹过世以后,为什么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呢?并且一传再传,都是禹的后代,就建立夏朝了。有人说这也是合理的,因为禹本来想传给伯益,但是执政才七年,老百姓没有受到伯益太多的恩惠,还不太习惯找伯益。而禹的功劳很大,后来伯益就把天下让给了禹的儿子启。

        其实,这些都是老百姓的选择。尧过世了,舜把位置让给尧的儿子,但是老百姓只来找舜。舜过世了,禹把位置让给舜的儿子,但是老百姓只来找禹。但是禹过世以后,伯益把位置让给禹的儿子启,结果老百姓只找禹的儿子启,不来找伯益。

        这就是孟子的天命哲学,有两个标准,第一上天要给谁,第二老百姓接受谁,最后还是由老百姓决定。这是古代的历史,相当复杂。孟子博学多闻,把道理说得很透彻。</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傅佩荣《孟子》心得,小说《傅佩荣《孟子》心得》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傅佩荣《孟子》心得 第十七章 千古议亚圣(1)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