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原来这么八卦TXT下载>>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七篇 官衔职务(3)TXT下载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七篇 官衔职务(3)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七篇 官衔职务(3)

        在古代,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其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此时的“使节”又称为符信、符节,有很多用途。比如在汉代,除了使臣,凡传达皇帝命令的,也以凭节为信。魏晋时期,“节”多用于军事方面,传达皇帝命令。南北朝时,出任地方领兵将帅的,以持节为凭信和标志。凡持有节的使臣,就代表皇帝亲临,同时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权力。持节者也镇守边疆,到后来便成“节度使”的前身。

        《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郑玄注释到:“使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并称:“如今官中诸官诏符也。”

        战国时期,我国正式进入封建社会,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空前频繁。那时,以东周王都洛阳为中心,东至齐鲁,西到关中,北抵燕赵,南达吴楚,都有驿道相通。当时各国谋士,往来于诸侯国之间游说,通信事业于是有了巨大进步。符信便成为通信的信物,即通行的凭证。符节还是身份证明,持有节者,沿途住宿伙食一律由驿站传舍供给。战国时期便有一个“窃符救赵”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战国末年,秦国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危在旦夕,赵国平原君与魏国信陵君交好,便写信求救。信陵君几次请求他的胞兄魏安厘王出兵,但魏安厘王不同意。信陵君说服魏王宠妃如姬,在魏王睡觉时盗出虎符,夺得兵权,率领八万精兵解了邯郸之围。可见虎符便是当时调兵的凭证。作任职凭证的“使节”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国”任职的,授“虎节”;在平原国任职的授“人节”;在湖泽国任职的授“龙节”。汉朝时,中央还设有专门掌管符工的官员,名叫“符节令”,以防诸侯王谋叛时,伪造汉节。

        出使其他国家的凭证“使节”一般都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牦牛尾等装饰品,又称“庭节”。汉代的节,“以竹为主,柄长八尺,以牦牛尾其眊三重”。大概是约长1.8米的竹柄上,束有三重用牦牛尾制的节旄。大使手持外交“使节”出使他国。苏武出使匈奴时,因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一行人被扣留了下来。起初单于极力说服他背叛汉朝,苏武严词拒绝而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达十九年之久。

        割据的地方政权首领:

        唐时设置的节度使危害几何?

        唐朝是我国最伟大的一个时代,尽管唐太宗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但在制度上仍有缺陷。如藩镇政策和募兵制的隐忧。唐初时实行募兵制,以补充兵源,随着府兵制逐渐破坏,募兵制开始盛行。戍守边防的士兵称健儿,那些经常性的防御据点叫镇戍。唐高宗、武后时期,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屯戍军设置更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很多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并各自置使。唐玄宗开元年间,于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全国已基本上都实行募兵制。同时长驻专任的节度使也出现了。

        节度使之所以会产生,起初是为了防御。唐初的时候,已在军事要地留驻部分征行军队,并每年派遣士兵轮番戍守。那时镇戍兵力单弱,战事发生时,须由朝廷调发府兵、兵募,派遣大将统率出征。此时的大将称为行军总管;如果战役的规模大一些,便设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武后时期,突厥、吐蕃、契丹发展强盛起来,对边关造成威胁,屡次骚扰入侵。于是朝廷便设置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与此同时,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这时的大军区叫朔方道、陇右道等。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四月,第一个节度使是河西节度使贺拔延嗣。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八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十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初兼调度军需和管理屯田之责。天宝后,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如安禄山一人便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由于外重内轻,到天宝末终酿成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节度使的不受节度,促使了唐朝的衰落。节度使林立,拥兵自雄,互相兼并,朝廷逐渐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朝廷名存实亡。随后便进入半个多世纪的“五代十国”之乱。所谓五代十国,指在藩镇割据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立国改元自传子孙者为十国。即使在五代十国时期,境内的节度使也多桀骜跋扈,其部下悍将骄卒所行逐帅杀使之军变事件也不断发生。为各朝所忌。直到赵匡胤乾德三年(965),剥夺了节度使处理地方赋税的财权。同年命令诸州府选送精兵给中央,以削弱地方的兵权。后宋太祖令湖南各州府直属中央,不再隶属于节度使,节度使从而没落,到元朝废除。综其唐灭原因,是节度使不受制衡使然!

        总督和巡抚的由来:

        明朝中央政府外派的临时性官衔

        总督和巡抚是两个官名,起始于明朝。明朝和清朝又各有不同。

        明朝的时候,中央政府派遣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这类大臣有个特点,便是因事而设,事毕即撤。一般有两个头衔,分别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前者便是总督,后者便是巡抚。</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原来这么八卦,小说《历史原来这么八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七篇 官衔职务(3)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