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历史原来这么八卦TXT下载>>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五篇 良辰佳节(2)TXT下载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五篇 良辰佳节(2)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第五篇 良辰佳节(2)

        除夕还有个特殊的仪式是跳旺火,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燃好香烛。在庭院里准备好草料,也叫“春草”,就是稻秸秆和番薯藤。点燃春草,由辈分最高的男丁首先带头跳过火堆,其他人再按长幼顺序跳过。跳过一次,便从正门进入“厝内”,走到神厅内“天公灯”下,然后再沿原路折回庭院接着跳。跳几趟都可以。等到火势不大时,家中的妇女拿上火钳和瓦片,从火堆里夹出一些未燃尽的番薯藤条,放到瓦片上,再放到“眠床”下。这只针对夫妻睡的“眠床”。最后,辈分最高的男丁,用扁担将火堆往大门方向打,让火星灰烬散开。家中要是没有扁担,也可直接将鞭炮扔进火堆,使火星四溅即可。最后燃放鞭炮。

        春节的由来:

        春节又称“过年”,此“年”竟然是怪兽

        春节,又被叫做新年、大年、新岁,人们也常常将它称为度岁、庆新岁和过年。古时候,春节曾专指立春,被视为新一年的开始,后来才改为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春节的历史十分悠久,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了过“春节”的风俗。

        关于“春节”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头长触角、非常凶猛的怪兽叫“年”。它长年深居海底,但在每年特定的一天,它就会爬上岸来,祸害百姓。这天就是现在的除夕,因此,每到这天,人们就会扶老携幼逃往深山避难。有一年的除夕,村外来了个乞丐,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此时,人们正慌恐地往山上走,村里面是一片忙乱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那老人摸了摸胡子笑着说:“婆婆,如果你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开始不信他的话,但看到老头胸有成竹的样子,就依了他。

        夜晚来临了,“年”闯进了村子。它看到老婆婆家门上贴的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颤抖,到了门口时,院内又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再也不敢往前走一步了。原来,红色、火光和炸响是“年”最怕的东西。这时,院内走出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他哈哈大笑起来。“年”看到后大惊失色,立刻逃窜了。

        第二天,避难的人们下了山,回到村中发现一切安然无恙,很是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明白是乞讨老人兑现了承诺,赶忙将事情告诉了乡亲们。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周围村里的人也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到除夕这天,家家都会贴红对联,放鞭炮,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早上还要走亲访友道贺。后来就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

        还有人说“春节”是由中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腊祭)演变而来的。到了西周初年,就已经有了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这就是“年”的雏形。但“年”的这种叫法,是从周朝才开始有的。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往往重新立新的历法,因此在历史上很多的朝代,年的时间都不一样。夏代定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定十二月为岁首,周代又定十一月为岁首,秦代是以十月为一年之首。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了每年一月初一为岁首,为夏历新年,年的时间才正式固定了下来。如今,“春节”已经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节日,居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节”这一民俗,经过国务院批准后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佳节有因:

        元宵节的来历乃汉文帝纪念平息“诸吕之乱”

        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古人称正月为“宵”,而十五的夜晚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做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的节日。传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的节日。

        汉高祖刘邦死后,刘盈登基为汉惠帝。但他生性懦弱,大权渐渐落到了吕后的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大权,企图将刘氏天下改为吕氏天下,刘氏宗室都惧怕吕后的残暴,因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害怕遭到排挤,怕自己没有好日子过,便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准备谋反。刘氏宗室齐王刘囊无意间得知此事,为了保住刘氏江山,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合谋,设计除掉了吕禄,“诸吕之乱”被平定。后来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为了纪念“平吕”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日子正月十五,定为节日,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这一风俗流传了下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是有所不同的。汉代的节期为1天,到了唐代已为3天,宋代则长达5天,明代是自初八点灯,一直点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整整十天。这天人们要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到了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不过节期却缩短成四到五天了。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据说是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由于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日是下元节。而天、地、人三官分别主管上、中、下三元,因为主管上元的天官喜乐,所以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吃元宵也有一个传说。汉武帝曾有一个叫“元宵”的宫女,常年呆在宫中,不能见自己的父母,思念让她每日以泪洗面,十分可怜。东方朔心生同情,决定要帮她实现愿望。于是他对汉武帝说,火神奉玉帝之命要在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想化解此劫,必须让“元宵姑娘”在这天回家做很多火神爱吃的元宵,并且要全体臣民张灯供奉。后来汉武帝怕激怒神灵,只好按照东方朔所说的去办,便有了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历史原来这么八卦,小说《历史原来这么八卦》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第五篇 良辰佳节(2)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