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库
  • 我的书架
  • 最近更新
  • 收藏本站
  • 您的位置:首页>>传统国学>>也是历史TXT下载>>也是历史>> 1991 中国加快住房改革步伐(4)TXT下载

    也是历史: 1991 中国加快住房改革步伐(4)

    上一页 返回最新章节列表(回车) 下一页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 www.41nr.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41nr.com

        1991 中国加快住房改革步伐(4)

        至于相当一部分已大大改善居住条件的居民,暗中“吃”房租,充分享受福利性分房制度的优越性,有谁愿意主动多掏腰包呢?

        说起房改确实难,要解决低房租,有个工资补偿问题;鼓励职工买房,有个企业能否补起的问题。它涉及价、税、财联动这样大口径的分配结构调整。利益结构调整的风险与难题,使得住房商品化的速度延缓。大多数地区和单位的领导望而却步,宁可观望等待。等红头文件下来,不搞不行时再硬着头皮推进。

        国务院房改办主任张元端说,在治理整顿的形势下面,经济形势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搞提租补贴,一些城市觉得财力上有困难。这只是一方面因素,房改能不能搞下去,主要还是思想认识问题,其次才是经济问题。唐山为什么能够把后两步并作一步走?就是五大班子认识一致,决心大。

        重庆长江轮船公司曾就房改做过调查:

        赞成适当提高福利房租金的代表占93.5%,弃权代表5%,仅1.5%的代表不赞成,公

        司实行的超标加租措施,得到了94.8%的代表支持,1.5%的代表反对。有84.6%的代表赞

        成企业、职工双方合作多建房。8.1%的代表表示,企业能贷多少钱就建多少房,持这种态度的代表住房已基本解决,一般干部比重较大。有79.6%的代表认为房改有利于稳定,13.1%代表持反对意见,这部分代表的住房条件较好。

        以上调查表明,大多数职工通情达理,拥护房改,支持房改。

        可喜的是,一个推进全国房改的方案将在1991年实施:继续鼓励职工买公有住房,在房价上采取补贴、优惠等措施;要继续调整不合理的房租,将住房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例从目前的1.2%先恢复到“一五”期间的4.6%,今后逐步提高到6~10%的水平;要实行新房新制度,先卖后租,新房新租。此外,还要猾组织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等。

        国务院的红头文件下来以后,各地的执行情况会千差万别,主动创造性地干和推着干效果会大不相同。那么深化房改最关键的是什么?

        实现机制的卒--由国家包变成国家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杨鲁,他设计的房改思路是:实现住房社会化经营和企业化经营,把住房投资从企业占用资金中分离出来,组成一定形式的住房公司,逐步按等价交换的原则,统一对居民进行住房的出租和抵押出售。

        住房公司可采用股份制形式,由政府股、企业股和个人股组成。

        建设部住宅研究所所长严正认为:住房改革的关键是把价格改革和权属改革结合起来,最终要把基点转到以个人投资为主,即由现在的国家包居民住房变成将来国家帮助居民建房,以实现机制的卒。他说:“建国40年的实践证明国家包不了,也无法全包。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几个小国能包下来。许多国家以个人投资建房买房为主,国家帮助扶持中低收入者成立住宅合作社,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像新加坡等国是实行住宅基金制度,我看北京、上海的房改方案都把建立个人住房储蓄,实行公积金制做为‘主菜’端了出来,这就保证了个人建房投资的资金渠道,否则,建立住房合作社和股份公司都难以实现。”

        北京方案提出实行法定住房储蓄,建立个人住房基金制度,即每个职工依工资总额15%的比例按月储蓄,期限为25年。同时由所在单位按10%比例给予买房者资助。

        上海实行的是公积金制,这是义务性长期储蓄。每人每月储蓄月工资的5%,所在单位也按月提供5%,归个人所有,可用于买房、建房翻建大修等。

        北京、上海方案抓住了房改中最关键最棘手的问题,住房基金或公积金都把住房“强行”做为生活资料纳入个人消费领域,变国家、单位两个猾性为国家、单位、个人3个猾性。

        怎样才能尽量减少阻力,使房改顺利推进、最终达到大大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目的呢?

        林汉雄认为割舍几十年形成的旧观念很重要,认为有3种观念要破除、要更新。即:低房租、分配制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福利观念;住房是政治待遇的等级观念;把住房排除在个人消费支出之外的供给观念。领导人观念已卒,群众怎么办?

        上海市委、市政府抱着“没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改革就不能进行”的想法,将房改方案(讨论稿)在报上发表,并用各种形式吸尧组织群众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大讨论。《文汇报》载:这场关系上海今后改革和发展的讨论,从一开始就不仅仅限于房改措施的优劣利弊,而是在启动市场、发展生产、振兴上海、卒观念和提高改革意识的高度上进行的。

        另外,上海还别具一格地成立了房委会,这个思路是从香港引进的。房委会由房改、建设部门的官员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社会贤达组成,其职能是监督实施房改,负责房改筹资、制定分配办法并监督住房分配,还参与建房的决策和管理等项工作。

        众所周知,再好的改革方案,没有公正、权廷代表民意的机构去监督,很可能在实施过程中走样、变形,甚至产生新的不公平和以权谋私。在中国的改革中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回顾我国房改走过的路,不仅得出结论:房改难是难,但不改不行。它也同经济领域其他改革一样,只有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深化,舍此别无他路。

        ■杨晓平</p>

        <b>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狠男人网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收藏狠男人小说网(www.41nr.com)

    相关书籍推荐
    别人都在看什么......
    申明:也是历史,小说《也是历史》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也是历史 1991 中国加快住房改革步伐(4) Copyright 41男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41男人小说